aizixun8 发表于 2025-4-22 11:14:13

汉字与书法-汉字书法图片-汉字书法资料简介

从文字发展的视角而言,读音能被表示出来的文字更利于阅读与记忆。不过,在汉字当中不存在纯粹的用于表音的符号。正因如此,古人便借用一些结构较为简单且较为常用的象形字或指事字当作表音符号,接着把这些表音符号与具备表义功能的汉字组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了数量繁多的新汉字。这类汉字被统称为“形声字”。它们的数量占汉字总量的 90%左右,是现代意义上更为科学的文字。一个形声字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表示读音,被称作“声符”或“声旁”;另一部分用于表示字义,被称作“义符”或“形旁”。

形声字的声旁通常是一个较为简单且有代表性的汉字。比如“白”字,它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汉字声旁,就像图 7.1-1 所展示的那样。甲骨文的“白”字是一个象形字,其形状像燃烧着的白色火苗或者一颗白色的稻米,之后它泛指白色,像“白发苍苍”中的“白”就是这个意思。“白”字还能引申出清楚、明白的意思,例如“真相大白”里的“白”。进而它又引申出陈述、表明的意思,就如“表白”一词中的“白”。“白”字这类汉字含义丰富且造型简单,它最适合被用作形声字的声旁。

图7.1-1“白”

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能,然而其表意功能实际上很有限,通常只是表示该字的大致类别或属性。形声字在表意方面不像会意字那样精准,但能让我们对一个字的含义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在图 7.1-2 中,“伯”字的单人旁是它的“义符”,它由“人”字演变而来,单人旁表明“伯”字的含义与“人”有关。“伯”的声旁是“白”,这表明这个字的读音与“白”字相近。将二者结合起来,能让我们更快速、更轻松地认识这个字。“伯”字的本义是兄弟中的年长者,在古代,弟兄的排行次序为“伯、仲、叔、季”,“伯”为老大。古人还依据兄弟之间老大和老二的次序,创造出了“难分伯仲”这个成语,其意思是比喻事物不相上下。形声字的形旁有很多种类。比如“柏”字带有木字旁,“拍”字带有提手旁,这些形旁都是常用的。

图7.1-2“伯、柏、拍”

古人在安排形声字形旁和声旁位置时很用心,他们会依据汉字部件的不同形态来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形声字且为左右结构,包含“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像“伯”“柏”等;还有“右形左声”的形声字,如“故”“刚”等。其次是形声字且为上下结构,包括“上形下声”的形声字,像“崔”“宁”等;以及“下形上声”的形声字,如“忘”“熟”等。形声字有半包围结构和全包围结构的。比如“园”和“围”,它们属于“外形内声”的全包围结构形声字;“问”和“载”则属于“内形外声”的半包围结构形声字。

https://img0.baidu.com/it/u=292695525,65009816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有一些特殊的形声字,形旁被从中间拆开,声旁被夹到里面从而构成了这些字。像图 7.1-3 中的“衷”“裹”这两个字,是把“衣”字从中间分开,接着在中间分别夹入了“中”和“果”这两个表示读音的声旁,进而构成了形声字。甲骨文的“中”字形似一面直立的旗帜。居中的“口”有着正中间的含义。它是由古代氏族的族旗形象演变而来的象形字。此字表示权力集中的地方。因此,“中”字后来被引申为“中央、中心”之意。“果”字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写法如同一棵树上结满了果子。后来,上面那三颗比较难写的“果实”被简化成了“田”字,然而下面依然保留着“木”字的原本样子。古人创造“衷”和“裹”两个字时,将“衣”字从中间分开。因此,不了解它们来历的人,难以看出这两个字的形旁实际上是“衣”字旁。在分析这类形声字时,从字义上依然能体会到它们与衣服有关。比如:“衷”起初指贴身穿的衣服,后来引申出内心的意思;“裹”原本指用衣服缠绕身体,后来引申为包裹物品。

图7.1-3“衷、裹”

古人在选择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方面很有讲究。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不仅表示读音,还兼具表义功能。比如“内形外声”的“问、闻、闷”等字(如图 7.1-4),是用里面的“口、耳、心”来表义,外面加“门”作为声旁以表示读音。因此,“问、闻、闷”的发音与“门”字相近。我们有理由相信,古人选择“门”字作为声旁这件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问、闻、闷”这三个字的字义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出,“门”字不单单只是被用作声旁,其实还具有表义的功能。陌生人来访时,我们会张口在门前进行询问,此为“问”的本义;打开门后,我们的耳朵才能听到更多的消息,此为“闻”的本义;内心不能敞开心扉的人,心里就会感觉烦闷,此为“闷”字的本义。像“问”“闻”“闷”这类形声字,应被称作“形声兼会意字”,也就是说它们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所以,在分析形声字时,我们不能将汉字的形旁和声旁完全孤立地去理解,也不能忽视那些特殊的“形声兼会意字”。

图7.1-4“问、闻、闷”

形声造字法在汉字造字方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古人凭借智慧创造出了它,它是最科学、最实用且最具现代气息的文字。有了这种造字方法,我们就无需为创造一个汉字而费尽心思,汉字批量创造的大门得以开启。现在我们又发现了新的化学元素或者未被命名的昆虫。我们能够用“钅”当作形旁,接着挑选一个能表示读音的汉字当作声旁,这样就能很快创造出一个新的汉字,用以给它们命名。

古人凭借象形、指事、会意以及形声这些造字方式,创造出了数以万计、形态各不相同的汉字。汉字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发展历程,正是古人创造汉字的过程。每一个字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因此,我们既要把汉字学好,又要把汉字用好。因为汉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https://img1.baidu.com/it/u=2651884971,44839983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69

(本文节选自《图说汉字与书法》)

《图说汉字与书法》

段继魁著

新华出版社 2018年5月

ISBN:978-7-5166-3976-4

定价:108.00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字与书法-汉字书法图片-汉字书法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