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名著-现当代文学名著-当代文学名著欣赏
文|书房菌当代文学由于描绘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特殊的人物命运,所以受到了广泛关注。以下有 5 本当代文学作品,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谱写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之曲。
以上是官方的评定,听起来索然无味,给人一种空旷且很难啃的感觉。
但书房菌认为,由于年代存在距离感,以及读者有着从远被拉近的渐入感,当你在细细品味之时,会有一种奇妙的乐趣将你包围。
这种美妙,谁啃谁知道(书房菌深有体会)。
01《黄金时代》
王小波
书房菌觉得,一个民族对待性的态度,是能够洞悉这个民族精神密码的极为隐秘的通道。
性太奇妙了。书房菌认为,你懂的。
全世界范围内存在三本关于性的世界级名著,分别是《金瓶梅》,还有《北回归线》,以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黄金时代》这本小说出现于世界上的时间,相较于那三本书而言是更晚的。
但是,它的光芒万丈,已经晃瞎了无数年轻人的眼睛。
书房菌觉得,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将性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成为了一个人追求自由的标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成了一个人对世界仅有的全部兴趣,甚至成为了他生存的意义。
读懂《黄金时代》,书房菌感觉比看上1万部岛国动作片还要爽。
你能够通过性来进入道的境界,在书房菌的视角里,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让你可以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人性,也能重新认识什么是爱与自由。
02《活着》
余华
https://img0.baidu.com/it/u=546465078,149319796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9
在这本名为《活着》的书中,主人公福贵身边有 11 个重要人物。这些人物都相继离世。他曾有过一段好日子,但仅持续了二十多页。之后他嗜赌,输光家产,还气死了老爹。这只是所有苦难的开端。到最后,他的所有亲人都先后离开了他。最后,只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他的叙事宏大,其中蕴含着某种因果和意义。活下来的人拥有目标,怀有翻身的希望。海那边的人是为了骑龙的女王而努力,海这边的人则是为了爱人、家人,或者是赤裸的欲望而拼搏。每个人都在进行抗争,都在采取行动,活着是为了这些,死去也是为了这些。
然而在《活着》中,我们无法感受到主人公遭遇巨大不幸时理应表现出的绝望情绪和反抗欲望。他始终在默默忍受,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让人产生一种“这或许就是他命中注定的”的错觉。这便是余华比乔治·马丁更为残酷的地方。
在生命的残忍面前,作家的残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你赋予人生的意义,不过是包裹苦涩本质的糖衣。
活着,不过意味着挺住,等风暴过去。
03《人生》
路遥
路遥他最广为人知的小说作品是《平凡的世界》。
书房菌觉得,能够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世界观更好地表达出来的作品是《人生》。
世界有平凡的一面,也有不平凡的一面。仅“平凡的世界”这个书名,其本身就已经蕴含了作者的倾向。
而人生,则是一个相对而言,更客观的概念。
人生就是人生。没有任何形容词有资格修饰它。
作者提供的是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世界。作者如同上帝一般,在小说世界里对自己的喜好进行着克制。
因为这种克制极为罕见,就如同上帝一般,所以每个读者都能够在这篇小说里,读到属于自己的、如同宿命般的人生。
04《斗鸡》
阎连科
https://img0.baidu.com/it/u=169714341,379045965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48&h=500
一个圆形的土俵,两只浑身鲜血淋漓的斗鸡,一堆围观叫好的人。
斗鸡这种古老的竞技,有时不仅仅代表着博弈。它更代表着一种全民的狂欢。
在这场狂欢里,人们就好像化身为土俵中的斗鸡一样。他们在癫狂的状态下,一直到精疲力竭。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忘却了不幸和烦恼。
阎连科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斗鸡世家的家史。书中主人公的祖辈因斗鸡而走向破败,后代又因斗鸡而重新整顿家业。在这兴衰的过程背后,作者带我们回顾了一个国家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大部分围观的群众认为斗鸡仅仅意味着赌博和发泄。然而,世代的养鸡人却觉得斗鸡早已成为了他们生命的寄托。
因为这个原因,当斗鸡人不能再豢养斗鸡时,书中的一个主人公果断地选择投身到那滚滚的炼钢熔炉里面去。
有时候,肉体遭受折磨也难以将人打垮。然而,一旦精神失去了寄托,人就真的会变成行尸走肉。
05《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中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有些民族为大家所熟知,而有些民族知晓的人却很少。鄂温克族便属于知晓的人很少的那一类民族。
它古老又神秘。
作者以一位年届九旬的、这个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的口吻,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向我们细细讲述了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
其中让书房菌印象极为深刻的,就是萨满这个角色。他们与生俱来便拥有治病救人的神力,然而这种治病方式所付出的代价是要用一条生命去换取另一条生命。
所以当小说中的女萨满为救治他人而失去自己的三个孩子时,书房菌被深深地震住了。因为大部分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在她救的人中,有陌生人,也有坏人,甚至还有部落的敌人。
这份尊重和包容着生命,这种生死观超越了世俗,为这个民族披上了一份光辉,这光辉带有神性。
在这份光辉的笼罩下,鄂温克族的世间万物都拥有了灵魂。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它们都在热烈地生长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