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5-4-23 13:30:50

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改制是-国企改制单位是什么意思

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这起案件,武汉市监察局进行了调查认定,全市还通报“以案学法”。这是一起国企违规改制导致数千万元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时隔 14 年仍未得到纠正。并且,如今价值数亿元的国有资产,或许会被弄虚作假的收购公司合法占有。

这家国企叫做武汉冠生园食品公司。(注:以下简称“武汉冠生园”,此公司与上海冠生园没有关联。)

澎湃新闻调查得知,在 2004 年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之后。湖北武汉市江汉区政府曾制定纠正改制问题的实施方案。收购公司也签订了同意退出的承诺书。

武汉冠生园方面称,添地公司以规避银行债务为缘由,通过欺骗当时担任武汉冠生园法定代表人的韩建强,从而获得了该资产出售协议。

4 月 10 日,江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的相关负责人称,武汉冠生园当年的改制存在问题,这种问题需要得到纠正,流失的国有资产必须被追回。

武汉冠生园的法定代表人唐星以及知情人士予以证实,在 2017 年底的时候,武汉市纪委监察局(如今已变为“武汉市监察委”)重新开始对这件事进行调查,他们被相关部门约谈,同时各相关单位人员也被约谈,大家被询问为何违规改制在 14 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纠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出最终的结果。

国企改制变“空手套白狼”

提到武汉市添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添地公司”)时,江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的相关负责人直接说道:“他们获得了便宜,然而却没有去履行相应的义务。”

2000 年 12 月 19 日。当时武汉冠生园经营出现困难,依据当时的国企改制方针,武汉冠生园与添地公司签订了《产权转让协议书》。协议约定将企业资产出让给添地公司,由添地公司对武汉冠生园进行“整体接收,全面托管”,并且要对职工予以妥善安置。出售的价格被用来支付职工安置费和一定比例的债务。

2001 年 9 月 18 日,武汉冠生园与添地公司签订了第二份《产权转让协议》。之后,武汉冠生园变成了由添地公司对其进行“产权接收,职工全面托管”。并且规定,转让价格“以不超过土地评估价格为限”。

这两份《产权转让协议书》,都附有添地公司的职工安置方案。

蹊跷的是,在 2001 年 12 月 19 日这一天,武汉冠生园与添地公司签订了新的《资产出售协议书》。此协议约定,要把武汉冠生园的部分资产,也就是北湖西路 6 号的 19 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地面附着物出售给添地公司。出售的价格是以评估价每亩 75 万元作为基础,按照优惠 8%的标准进行出售,也就是每亩 69 万元,总价为 1311 万元。该协议书没有涉及到添地公司对武汉冠生园职工的安置事宜。

江汉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此前确认,武汉冠生园的资产总额为 3680 万元,负债总额为 1 亿元。

通过上述三份协议,原本的改制变成了资产出售。添地公司以极低的价格,成功拿到了武汉冠生园最有价值的资产。

https://img1.baidu.com/it/u=1993840841,411707707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93

武汉冠生园的代理律师陈福安介绍称,当时周边的地价大概是每亩 150 万元。而 75 万元每亩的评估价,是通过职工安置大约需要 1300 万元而计算得出的。当时,添地公司借助时任江汉区体改委主任廖府庭(此人在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后被查处,因接受添地公司等多家兼并改制企业贿赂而获刑),以躲避对外债务为借口,欺骗时任武汉冠生园法定代表人韩建强,让韩建强与添地公司签订《资产出售协议书》,同时声称实际上仍会按照《产权转让协议书》来执行。

2004 年央视进行曝光之后,武汉市成立了调查组。武汉市监察局作出通报,表明武汉冠生园在改制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媒体报道称,在《资产出售协议书》签订后的数月,也就是 2002 年的四五月期间,武汉冠生园依照《产权转让协议书》进行了操作,把北湖西路 6 号的 19 亩土地以及地上的建筑等其他资产一起办理了过户手续,将其过户到了添地公司的名下。添地公司表示是按《资产出售协议书》执行。

事发后,由于职工安置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武汉冠生园党委通过公文的形式,多次向江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以及主管部门递交紧急报告,对添地公司的欺骗造假行为进行举报,然而这些报告都没有得到回复。

2004 年 2 月,央视的《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档节目叫《武汉冠生园的命运》。这档节目揭开了武汉冠生园国有资产流失的黑幕。紧接着,武汉市成立了调查组。

2004 年 4 月 13 日,武汉市监察局发出了一份通报,通报的内容是关于对武汉冠生园食品公司违规改制问题的处理情况。该通报要求全市各级政府以及职能部门都要汲取教训。

通报指出,韩建强在未经过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以及企业职代会讨论通过的情形下,私自与添地公司签署了《资产出售协议书》,致使改制转变为单纯的土地转让行为;在对土地价格进行确定时,既未依据评估价格来计算,而是采用了改制优惠政策,按照安置职工所需经费予以确定;此外,还未将价值 709 万元的地面附着物计算在内,并且在转让土地的过程中少算了 1.4 亩的面积,从而导致了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韩违规签订协议之后,又弄虚作假变造职代会决议,接着向市区有关部门申请办理资产变更手续,把武汉冠生园的土地、房产两证过户到添地公司……区体改委明明知道改制方案未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却擅自组织两企业签订改制协议;区体改委和区经贸委违规审批了该协议,而区国资办没有认真进行审核,补办了资产处置批复。

通报表明,在江汉区的改制过程里,江汉区体改委以及区经贸委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违规操作、违规审批,甚至还有弄虚作假等情况。“添地公司在没有依照改制协议将安置补偿费全部付清的时候,就拒绝支付补偿的余额,从而使得企业职工的安置工作受到了阻碍。”

武汉冠生园向湖北省检申请抗诉

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之后,武汉市规划局和国土局在 2004 年 3 月 15 日向市政府发文进行报告。报告中称,依据各方的反应来看,武汉冠生园在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时所提供的职代会决议是伪造的。倘若这种情况确实属实,那么添地公司所获得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就是通过欺骗的手段获取的,应当予以注销。权威部门提供该职代会决议系伪造的证明文件后,具体操作方式如下:该局会依据有关规定,收回添地公司的土地使用权,并且注销其《国有土地使用证》。与此同时,以该证明文件为依据而发生的各项土地处置行为都应该依法被废除。

然而,武汉市监察局作为“权威部门”进行通报,明确指出前述职代会决议是弄虚作假变造的。之后,武汉市国土局并未按照向市政府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去进行操作。

今年 4 月 10 日,澎湃新闻记者进行俯瞰。此地位于武汉核心市区,即北湖西路 6 号地块,这里曾是武汉冠生园原厂址。如今,老厂房、一个加油站以及部分商铺被高楼所包围。

武汉冠生园的现任法定代表人是唐星,当地人士称,若依据当下的土地和房屋市价来计算,这块土地以及地上的建筑物价值达数亿元。不过,武汉市监察局已将其定性为部分流失的国有资产,眼下或许会被添地公司合法地收入囊中。

如今,武汉冠生园的原厂址,其土地以及地上的建筑物,价值已经达到数亿元。

https://img1.baidu.com/it/u=1049194846,28889820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2016 年,添地公司与武汉冠生园进行了互相起诉的行为。武汉冠生园提出了要确认与添地公司所签订的《资产出售协议书》无效这一要求。在当年的 3 月 25 日,江汉区人民法院作出了判决,将武汉冠生园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法院认为,武汉冠生园经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批准而进行改制。并且与添地公司经过协商达成一致后,先后签订了三份改制协议。从第三份《资产出售协议书》的实际履行状况来讲,添地公司实际上全面地接管了武汉冠生园,同时还负责对职工进行安置。其改制的形式从本质上与前两份合同大致相同。《资产出售协议书》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约定。合同签订之后,区体改委以及区国资办等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对该合同展开了审批工作。同时,合同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履行。武汉冠生园在签订《资产出售协议书》之前,没有召开职代会来对该协议书进行表决,这使得改制程序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武汉冠生园的负责人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也有一定的乱作为行为。然而,仅仅凭借这些就否定协议书的效力,是没有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作为依据的。武汉冠生园提出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主张,但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来予以证明。

武汉冠生园对判决不服并提起上诉。在 2016 年 8 月 17 日,武汉市中级法院作出了驳回上诉且维持原判的决定。到了 2017 年 3 月 10 日,湖北省高级法院裁定驳回了武汉冠生园的再审申请。

4 月 10 日,武汉冠生园的代理律师陈福安表明,他们已向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提出了抗诉申请,且该申请已被受理。倘若抗诉申请被驳回,他们将会向最高法提出再审申请。

江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的相关负责人对于法院的判决表示难以理解。他们认为,明明存在造假行为,如果行政部门不进行撤销,那么司法部门也应该把问题弄清楚。并且,市监察局的通报以及多个有关部门联合调查得出的结果,为何法院就不认可呢?

中国政法大学何兵教授在相关研讨会上对此表示,武汉市监察局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察局对事实的通报并非对案件的简单处理,这种通报的性质,至少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将其作为证据使用是没有问题的。法院在认定这类证据时,倘若没有相反证据足以将其推翻,就应当以行政通报所认定的事实为依据。这是行政文书具有公信力、公证力、确定力的表现。”

市监察委重启调查

江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年添地公司拒绝继续付款,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了协调,借款 460 万元用于先安置武汉冠生园员工。多年后,政府为安置武汉冠生园员工,陆续投入了 700 多万元。如今,武汉冠生园仍保留着一个壳,每年职工安置还需要 30 到 40 万元。

武汉冠生园的代理律师陈福安以及知情人士予以证实,在与添地公司进行相互诉讼的过程当中,他们曾经去找过江汉区政府的领导。有一位领导曾经拿出了央视《焦点访谈》进行曝光之后,区政府针对纠正武汉冠生园违规改制问题所制定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含解除协议这一项,使得添地公司退出。同时,武汉冠生园要重新按照法律进行改制。并且,添地公司在武汉冠生园原厂址上立项的“公务员小区”被撤销。另外,添地公司还签署了同意退出的承诺书。

陈福安称,这两份材料,领导将其拿在手中晃动了一下,并未允许进行复印。然而,随着江汉区体改委原主任廖府庭被调查,添地公司负责人田地逃往国外,关于此事,便再没有了后续结果。而在前几年田地回国之后,却与武汉冠生园相互起诉,并且在诉讼中节节获胜。

澎湃新闻给添地公司打了电话,工作人员称田地不在。他们会把澎湃新闻的采访信息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并与澎湃新闻取得联系。然而,到发稿时为止,澎湃新闻尚未得到相关负责人的回应。

在电话中,田地听到询问当年添地公司签订退出承诺书的事情。他称自己当时在国外,对此并不清楚。他还表示法院判决得很清楚,让澎湃新闻去采访法院。

武汉市要求纠正的意见为何 14 年没有落实?区政府纠正违规改制的实施方案为何 14 年没有落实?多名相关人士表示,这是因为牵涉的人太多,且这些年领导已换了好几届。

武汉冠生园的法定代表人唐星进行介绍,在 2017 年底的时候,武汉市纪委监察局曾把他们以及当年武汉冠生园违规改制所涉及的各单位的相关人员召集起来进行约谈,目的是了解武汉冠生园违规改制的问题为何在 14 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纠正。这一信息得到了前面所提到的知情人士的证实。

4 月 19 日,澎湃新闻联系了武汉市纪委监察委的宣传负责人。对方称,若调查结束,将会对外发布相关信息。然而,就目前而言,由于规定所限,无法透露调查的进展情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改制是-国企改制单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