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法学系-广东财经大学法学专业组
法学院OF LAW
图片1李步云法学奖颁奖典礼暨“法治与人权”座谈会
信息发布及咨询方式
电话:
招生专业(3个)
法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法学(数字法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法学专业有一个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即广东财经大学与西澳大学的 3+1 本硕连读项目。
学院简介
法学院的前身是广东商学院法律系。1993 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到 2023 年。一共向社会输送了 12400 余名本科生。还输送了 2900 余名硕士研究生。
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很雄厚,在广东省法学教育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它有 80 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有 25 人,副教授有 27 人。有 58 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10 位是博士生导师,47 位是法律硕士导师,38 位是科学学位硕士导师。有 1 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 1 位国家级人才,有 1 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有 2 位广东省教学名师,有 2 位南粤优秀教师;有 2 位广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有 2 位广州地区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有 3 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有 2 个省级教学团队,有 2 个省级科研团队。有 30 余人次担任全国性学术研究会的理事及以上职务。
法学院设立了法学专业。法学院开展法学本科教育,开展法学硕士教育,开展法律硕士(含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教育。专业教育突出财经院校的特色,以培养精法通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目标。
法学专业具备多个国家层面以及省级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在 2019 年,法学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 年广东财经大学老龄社会法治研究中心获批为广东省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2024年,该中心获批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基地。
2007 年获得法律硕士(JM)的授权资格。2011 年,法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2 年和 2016 年,法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目前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法学理论、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这七个硕士研究生授权点,还有法律硕士专业(J.M)授权点以及一个博士后工作站。
2010 年之后,学院获得的课题数量超过 200 项。其中,国家级课题有 9 项,省部级课题有 100 多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 900 多篇。出版的学术专著数量超过 30 部。获得的科研教研奖励有 50 多项。
学院为保障实验教学的需要,建有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多种实验设施,这些设施涵盖了实务实训、模拟仿真、虚拟仿真这三种实验手段。还设有法律诊所以及法律大数据研究室等实训机构。并且与实务部门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 40 多个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建立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其中设有“粤港澳大湾区法务”实验班和“企业法务”实验班。企业法务方向开设了一系列法律实务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法商融合类课程,旨在突出训练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粤港澳大湾区在法务方向开设了港澳法律制度课程,采用国(境)内外协同培养的模式,挑选并送学生前往港澳台高校进行访学交流,还聘请了港澳台高校的教师来授课。对于实验班,采取在入学后进行考试遴选的方式,并且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建立了学生分流机制。在 2022 年,开设了数字法治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该方向开设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这门课程,同时还开设了网络法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出熟悉数字法治且精通数字法律规则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在 2023 年,还开设了涉外财经法治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此外,该方向还开设了国际投资法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法等课程,其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熟悉国际法和国际经贸规则等最新发展动态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法治高级专门人才。
广东财经大学老龄社会法治研究中心获得了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的研究基地批准。
专业介绍
法学
https://img2.baidu.com/it/u=1078175858,147989318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4
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以及德法兼修。要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需培养出具备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与熟练职业技能的人才,具备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要让其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还要让其熟悉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成为复合型、职业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毕业生流向包括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还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同时也有考研、出国深造等情况。
培养规格:标准修业年限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包括:法理学这门课程;宪法学这门课程;中国法律史这门课程;刑法学这门课程;民法学这门课程;刑事诉讼法学这门课程;民事诉讼法学这门课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这门课程;国际法学这门课程;商法学这门课程;国际经济法学这门课程;知识产权法学这门课程;国际私法学这门课程;合同法学这门课程;证据法学这门课程;经济法学这门课程;环境资源法学这门课程等。
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在公、检、法、司等机关进行见习;到律师事务所进行实习;在企业单位开展实习;以及进行实验实训等。
主要的专业实验包括 ERP 模拟仿真实习,还有模拟法庭,以及法庭辩论,也有仲裁模拟,包含法律诊所,以及法律谈判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读研、出国学习。
学生就业情况:学生就业率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生的就业方向包括: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律师事务所;还有读研或者出国深造。
法学专业(数字法治方向)
为了适应数字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的需求,在 2022 年开设了法学(数字法治)方向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这个方向开设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这门课程,同时也开设了网络法学等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出既熟悉数字法治,又精通数字法律规则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
培养目标:要坚持立德树人,做到德法兼修。要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需求,也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培养有深厚法学专业知识功底,具备熟练职业技能,拥有合理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及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熟悉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特别是能满足数字中国建设对数字法治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法学类
主要课程包括:国家领导人的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这门课程;宪法学方面的内容;中国法律史的相关知识;刑法相关内容;民法的相关部分;刑事诉讼法的知识;民事诉讼法的内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知识;国际法的内容;法律职业伦理方面的内容;数字经济学的知识;区块链原理及应用的内容;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知识;大数据技术原理的相关内容;网络法学的知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的内容;信息安全法的相关知识;智慧司法的相关内容;网络犯罪治理的相关内容;在线诉讼和调解的相关内容。
法学专业有一个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即广东财经大学与西澳大学的 3 + 1 本硕连读项目。
法学专业(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是由广东财经大学与“世界百强大学”西澳大学合作开办的本硕连读学历教育项目。该项目按照 3+1 模式进行联合培养,其中广东财经大学负责执行第一、二、三学年的本科教学计划,而西澳大学则负责执行第四学年的硕士教学计划。满足两校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能够获得广东财经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以及西澳大学的法律硕士学位,这些学位涵盖以下一个法律类专业:国际商法、国际法、税法、商业与资源法、采矿与能源法、法律、政策与政府。该项目的合作机构为澳中国际文化交流协会。
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且德法兼修。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具备深厚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的人才,培养出具备熟练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出具备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使其具备依法执政的能力、科学立法的能力、公正司法的能力、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的能力。让其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尤其熟悉港澳基本法律体系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法律和政策。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能够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法治人才的需求,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高级法律人才。
培养模式:标准修业年限四学年。学生按照 3+1 模式,先在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学习三个学年。在此期间,要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同时取得雅思成绩,要求总分不低于 7.0,且听说读写各单项成绩不低于 6.5;或者取得 PTE 成绩,总分不低于 70 分,且听说读写各单项成绩均不低于 70 分。第四学年则在西澳大学对接学习,可选择以下一个法律类专业修读规定的硕士学位课程:法学硕士、国际法硕士、税法硕士、资源与国际法硕士、采矿与能源法硕士、法律、政策与政府硕士。达到两校毕业条件且达到两校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会获得广东财经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同时也会获得西澳大学对应的法律硕士学位。
主干学科:法学
国内学习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这门课程;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合同法;证据法;环境资源法等。
国外学习阶段有专业核心课程。需要从以下这些法律类专业中选择一个来修读规定的硕士学位课程:有法学硕士;有国际法硕士;有税法硕士;有资源与国际商法硕士;有采矿与能源法硕士;还有法律、政策与政府硕士。
学生的就业方向有:在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工作,从事法律服务;在海关、工商、税务等国家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从事法律服务;在银行、保险等涉外企业单位工作,从事法律服务;还可以在国内外继续深造。
收费标准:
https://img2.baidu.com/it/u=3850590441,347632409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61&h=500
(一)广东财经大学的收费标准
本项目在国内学习期间,需要交纳专业方面的学费,需要交纳学分方面的学费,还需要交纳专业培训方面的费用。
每学年按照学年学费标准 5510 元,将其换算为学分制收费标准。然后分别交纳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在本科学习期间,包括国内和国外修读阶段,专业学费是按学年进行交纳的。而每学期则按照在广东财经大学修读的学分来交纳学分学费。
广东财经大学第一学年需交纳 33800 元专业培训费;第二学年需交纳 33800 元专业培训费;第三学年需交纳 33800 元专业培训费。
3.在广东财经大学第一、二、三学年的住宿费等另计。
(二)西澳大学的收费标准
本项目在国外学习期间,学费方面按照西澳大学官网当年公布的收费标准来收取。同时,住宿费也按照西澳大学官网当年公布的收费标准进行收取。
以该校 2024 年公布的总费用来举例:学费是 45100 澳元每学年,基本食宿费大概是 29710 澳元每学年;这些费用加起来总计约 74810 澳元,按照 1 比 4.7 的汇率来计算,大约折合人民币 35 。
元/学年。
学生若要在西澳大学修读本项目教学计划外课程,费用另计。
(三)合作机构的收费标准
澳中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收取项目管理与服务费的标准是每人 26,600 元人民币。同时还收取每人 20,000 元人民币的回国保证金,在学生完成学业或者终止学业回国返校之后,会全额无息地退回给学生。
【注】
澳中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是澳大利亚注册机构,且是西澳大学唯一授权负责本项目管理与服务的机构。
本项目的新生需要在入学报到的当天,把项目管理与服务费 26,600 元一次性交给澳中国际文化交流协会。
澳中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的收退费办法,具体内容可在该协会的《项目管理与服务合同》中查看。
本项目的学生在前往西澳大学对接学习之前,需要申请签证。同时,还需要向澳大利亚使领馆提供大约 35 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存款证明。
⑤该项目部分课程为全英授课,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图片3优秀校友黄海钦
图片 4 中的法学院辩论队在第六届“版辩羊城,权论新篇”辩论赛中荣获冠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