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创业大赛作品-互联网创业大赛方案-联网大赛创业作品有哪些
新华社于 10 月 12 日在北京发布一则消息,题目为:为青年筑就创新创业成才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综述。新华社记者王鹏、黄浩然
十月的南昌,天气秋高气爽。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总决赛于 12 日在南昌大学拉开帷幕。
2015 年举办了首届大赛。从那之后,累计有 603 万个团队参与。还有 2533 万名大学生参赛。这些一个个的数字,表明青年创新创业的热情在不断攀升。这项赛事已经成为了助力众多青年实现创新创业成才梦想的地方。
坚守育人育才“本色”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双创教育里。它使得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某种定位转向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定位。并且实现了育人与发展的统一。
今年大赛回归教育本质更为深入,始终坚守育人育才的“本色”,努力在“稚嫩”中展现出“不平凡”。新设立了“本科生创意组”,还设置了单独的晋级通道,以此保障在校大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参赛,促使更多创新创业的“未来之星”能够崭露头角。参赛人员的年龄限制增加到不超过 35 周岁,这样能让更多青年学生拥有展示的机会。大赛在同期举办了创新创业成果展。这个成果展突出地展示了各地的成果,也展示了各高校的成果。它展示了各地各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成果,同时也展示了它们在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方面的成果。
七年来,我国以大赛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设了 3 万余门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建立了一支由 3.5 万余人组成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了 200 所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这些举措,为中国双创人才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犹如厚植了一片成长的沃土。
大赛起到了带动作用,青年学子的实践锻炼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当下,有超过 1000 所高校的 139 万名大学生参与到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并且,累计约 34 万个国家级项目获得了总计超过 58 亿元的资助。
擦亮创新创业“底色”
https://img1.baidu.com/it/u=1242507953,204347407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大赛举办已有七年。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梭动力”团队研发出的“北航 4 号”固液动力高空高速飞行器顺利发射了。该飞行器实现了固液动力飞行器在高空高速状态下的有控长时飞行。
重庆大学“一脉相传”团队率先开创了共享通道无线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技术,并且研制出了“油脉”系列产品,这使得钻井速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今年大赛新增产业赛道,以引领科研成果转化。通过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借此助力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有力地深化了高校与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的合作,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的动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称,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大学生具备了敢闯会创这一可贵的素质。同时,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让大学生能够在此绽放自我、展现风采以及服务国家。
点亮课程思政“红色”
红色,同样是标注大赛特色的关键词。
今年 6 月,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全国启动仪式在江西井冈山举办。此次启动仪式与上海、深圳、嘉兴、延安、雄安等地进行了联动。通过这些联动,串起了建党百年的历史,也弘扬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在本届大赛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中,大学生朝气蓬勃。他们更加关注革命老区。青年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不断得以彰显。数据表明,今年全国有 2586 所院校的 40 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81 万名大学生扎根于革命老区以及城乡社区进行创新创业。他们对接了 105 万户农户,与 2.1 万多家企业建立联系,签订了 3 万余项合作协议。
https://img0.baidu.com/it/u=3976346489,262750177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3
投身革命老区,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南昌大学“珍蚌珍美”团队负责人邹青青如是说道。
统计显示,多年实践探索后,累计有 450 余万名大学生走进延安等革命老区,他们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接受思想洗礼,同时加强实践锻炼,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再添高质量发展“成色”
2017 年首次设立了“国际赛道”。今年,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高校都组队参赛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在不断搭建起一个全球创新创业教育的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很宽广。
大赛在每年总决赛期间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会议。各国高校代表在此畅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国高校代表在此共商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这些举措有效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统计显示,七年间,大赛将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大学生聚集在一起,为国际青年搭建了一个对话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交流思想、互相学习借鉴、增进友谊,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了更多具有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特点的双创力量。
吴岩认为,大赛成为了展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同时,大赛也成为了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
青年一代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正在努力奔跑,以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同时,他们也在展开竞赛,赛出了中国创新的“最强大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