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海书法-军海书法字帖-军海书法作品视频
2013 年 12 月 5 日,国家军事博物馆书画院副院长李洪海带领一行人共五人来到我们学校。他们准备在图书馆一楼开展为期 3 天的“美丽中国”书法作品展。本次书法作品的作者李洪海紧紧抓住时代的节奏。他将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他怀着对党的无限热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他精选了历代名人赞颂祖国的壮丽诗篇和精美联句。并创作了近百幅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祖国的诸多地域。其中包括 23 个省的名山大川等;还有 5 个自治区的相关景致;4 个直辖市的相关内容;以及 2 个特别行政区的名山大川、人文景观和旅游胜境。在 3 天的展出期间,佛山一中近两万名校友观看了展览。他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每一幅作品都经过了精心的构思,并且进行了巧妙的安排。在用纸、用墨、用色等方面,都力求做到新颖别致,给人带来一种焕然一新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他们也感慨道:当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赞美自然的时候,能够深深体会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和谐”的时代性阐释,也能感受到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憧憬与真诚呼唤。附:李洪海简介
李洪海,字一鑫,号方舟,是天津市武清人。他现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院副院长等多个职务,包括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国防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书法创作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七十年代向启功先生学习,在先生的指导下握笔,逐渐形成了内紧外拓、疏密相间、骨势清秀且精美洒脱的书风。篆刻作品先是从练习篆字开始,接着临摹古玺汉印,用心去追求、用手去揣摩,在治印上坚持不懈,其章法变化多样,富有古典雅丽的韵味。运刀沉着有力、苍劲古朴,呈现出方整奇峭的风格,所成之印自然天成。书法篆刻作品在《中国画报》等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多次有发表。《中国画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欧洲时报》等报刊杂志都刊登过其作品。同时,还应邀为中央办公厅等单位创作书法作品。李洪海对社会和人生十分关注,他把自己的书法作品赠送给了基层部队的广大官兵以及慈善事业。2005 年起,救助失学儿童,支援母亲水窖工程,为残疾人帮困解难。将义卖书法作品所得的 240 万元全部捐给公益事业,并且累计捐献了 900 余件书法作品。玉树地震之后,有人捐赠善款,还有人创作书法作品并捐赠给灾区学校的师生。这些行为受到了总政首长以及青海省委的高度称赞,被灾区群众誉为“爱心大使”,同时此人也被评为“共和国 60 年功勋文艺家”、“献爱心优秀人民艺术家”、“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主要著作包含《红楼梦诗词歌赋钢笔书法》,还有《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以及《李洪海书王羲之兰亭序》,另外有《李洪海斗方书法作品集》,以及《翰墨系海疆》,再有《李洪海学录雷锋日记》,同时有《李洪海书法美术精品汇编》,还有《李洪海书廉洁奥运赋》等。其艺术经历及作品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也被收入《世界当代书画家作品集》,并且被收入《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1992年被列入世界书画名人。
佛山一中校长谭根林和李洪海院长一同参观展览
佛山一中校长谭根林在展览启动仪式上讲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