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5-4-27 12:20:25

甲醛仪器真的有用吗-甲醛仪器有必要买吗-甲醛的仪器准不准

相信不少朋友近来和我情况相同 在网上刷到了“蔬菜甲醛超标”的视频

图片来自网络

以后我们还能否放心吃蔬果

今天 我们将借助实际实验 以及相关资料文献 为大家解答上述问题

一、用试剂盒测蔬菜的做法,靠谱吗?

为得出结论 我们还原网上实验 首先 在某买菜平台 购买6种常见蔬菜水果 分别是小白菜 干香菇 香蕉 葡萄 鲜香菇 小番茄

然后准备了 6 个试剂盒。

然后把试剂盒放置在装有蔬果的容器里。封上保鲜膜。等待30分钟。

30分钟后结果出来了。借助比色卡对比。得出结论。这6个试剂盒里有5个甲醛超标。其中一个更是严重超标。

那是否意味着网上的视频全都是真实的呢?蔬菜存在严重的甲醛超标问题吗?水果存在严重的甲醛超标问题吗?

先别忙着下结论!让我们看完下面的实验:为进一步验证,我们拿了个空的试剂盒。在通风的草地上做了空白实验。

结果,在室外的草地上,试剂盒也测出甲醛超标了。

需明白,室外空气中甲醛浓度极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曾指出,城市环境空气中甲醛浓度一般在0.001至0.02mg/m³之间。参考标准为室内甲醛浓度≤0.1mg/m³为合格。

https://img0.baidu.com/it/u=1916507794,294137086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室外空气甲醛这么低,为什么试剂盒还得出了甲醛超标的结论呢?

这是由于,试剂盒运用的是酚试剂比色法。该方法是使甲醛和酚试剂进行反应。接着用显色剂显色。依据颜色深浅来判断甲醛浓度。然而在操作进程中。酚试剂也会和其他脂肪族醛类发生反应。进而致使结果出现误判

而且 试剂盒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甲醛 它不能直接代表蔬果内甲醛含量 这个检测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所以,用试剂盒测出蔬果甲醛超标,并不可信。

二、蔬果里甲醛有没有超标?

要是试剂盒不可靠,那么这蔬果里的甲醛究竟超标了吗?还是没超标呢?

前段时间 上海辟谣平台联合两位农科专家做了相关实验 专家们分别采用网上的试剂盒法 以及专门的“水蒸气蒸馏 -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样品中的甲醛含量 依据《NY/T 1283 - 2007香菇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图片源自上海辟谣平台。左边是仪器实测得出的数据。右边是试剂盒显色呈现的结果。能够明显看出。试剂盒显色跟仪器实测存在偏差。

结果显示,检测的几款蔬菜甲醛含量都极低。目前我国没有食用菌甲醛含量限定标准,参照日本进口要求,鲜香菇甲醛含量不超63mg/kg,由此可见这个量很低。其中,被试剂盒判断“甲醛超标”的蟹味菇甚至未检出甲醛

不过看到这里 可能有朋友会问 这不还是有甲醛吗 它还是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啊

这里要引用一句话:谈毒性不能抛开剂量。许多生物(含人类)自身含有极其微量的甲醛。它是细胞代谢的产物。被称作内源性甲醛。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种量对我们正常生活而言。几乎没有影响。

相关文献截图

但应该又有朋友会担心:会不会有不良商贩用甲醛泡蔬果来保鲜?

关于这点,我们也想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

在食品里添加甲醛属于违法行为,会被判刑。商贩在拿甲醛泡果蔬前,得思量思量,卖菜卖水果能赚多少钱,要是被罚了,会被罚多少,要蹲几年监狱。

第二点 用甲醛保鲜省不了多少钱。如今低温贮藏很普遍。控制温湿度等物理保鲜手段也很普遍。这些手段同样能保鲜。而且安全好用。

第三点 甲醛达到防腐作用需较高浓度 会有明显刺激性味道 这容易致使果蔬卖不出去 商贩自己也会担心是否会吸入过多甲醛

https://img1.baidu.com/it/u=1375772211,13784771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00

有这几个限制。如今监管力度越发严格。若从正规渠道买蔬果。应该不用太担心甲醛问题。

如果你实在担心,也可以:

最近 网上关于食品“科技与狠活”的讨论颇多 许多人十分焦虑 担忧自己所吃食物是否存在问题

说实话 我们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情 我们帮家人采买产品时 也会思考同样的问题

但我们认为,更关键的是在焦虑状态下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且要理性地对待它。或许当我们知晓真相后。会发觉这些“危险”实际上没那么可怕

这些年我们的科普也是这样。不管是发现生活里看不见的危害。还是辟除广泛流传的谣言。目的都是让大家更好地认识事物真相。做出正确应对。让生活变得更好一点。

祝我们大家都能够吃得安心、住得放心!

ps:本文中没有一个蔬果被浪费

真香

参考文献:

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银行空气排放手册》,第2版。世界银行。华盛顿特区。

王慧芳、周激、刘永利。关于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的新进展。发表于《天津化工》2013年第26卷第2期,第7至12页。



邢增涛、赵晓燕、谭琦、刘海燕。对2012年食用菌“平菇甲醛”事件进行简要分析。发表于《菌物研究》2012年第10卷第03期,页码为210至212。DOI为10.13341/j.jfr.2012.03.015

励建荣、朱军莉所著《食品中内源性甲醛的研究进展》发表于《中国食品学报》2011年第11卷第9期,页码为247至257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醛仪器真的有用吗-甲醛仪器有必要买吗-甲醛的仪器准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