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5-4-27 20:10:32

赵朴初书法欣赏-书法欣赏赵朴初作品-赵朴初书法字帖

赵朴初出生于1907年,逝世于2000年。他是佛教居士。他是书法家。他是诗人。他是著名社会活动家。他是杰出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出身于安徽太湖县四世翰林世家。他幼年学习书法。其书法底蕴深厚。1981年。他任中国书协副主席。1993年。他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生前。他还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还曾任中国佛学院院长等职务

赵朴初习书方法正统且有主见。他早年学书法时,碑学昌盛。但他没随波逐流,最爱的是晋唐宋元名家法书。后期才学魏碑。他一生受佛教影响日深,诗词修养深厚。其书法风格虽受苏东坡书风影响明显,但形成了俊逸神秀、静穆内蕴的独特个性风格。

赵朴初书法:由青年英气,到厚重浑朴

赵朴初前期书风清秀,有青年英气。这和他青年时多习唐楷相关。赵朴初青年时期,中华民族遭遇空前民族危机,他积极投身抗击外敌的革命工作。青年人特有的血气方刚的家国情怀,悄然融入赵朴初早期书风。

赵朴初早年小楷

赵朴初中后期书风受苏东坡书风显著影响。这一时期书法,火气渐消。气息变得平和文雅。字形略偏圆扁。借翰墨弘扬佛学。佛学滋养其翰墨,二者水乳交融。使他此时期作品更富禅意和洒脱之气。

https://img0.baidu.com/it/u=2800548082,371875712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827

赵朴初后期书风有所丰富。他开始研习《张猛龙碑》与《书谱》。其书风增添了碑学的厚重气息。当然也有灵动之处。从章法来看。赵朴初此时期书法作品大多上下空阔。四旁疏通。细看每个字。形短意连。自然一气。笔法多呈现厚重浑朴之形态。

赵朴初以经文、牌匾、自书诗文作为自身书法的承载体。

好的作品要求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精湛的书法技艺与富有思想的文字相结合,方能诞生千古流芳的佳作。这正是赵朴初的创作理念

赵朴初是虔诚佛教信徒,一生修佛且身体力行。他为中国佛教发展贡献卓越,有诸多抄写的佛经作品。其中有篇幅较大的,像《心经》与《华严经净行品》。也有《六祖坛经》等经书中的醒世名言。其风格浑厚圆润,与教义呼应,传达出他对佛教的理解和智慧

赵朴初《心经》册

赵朴初身为书法家且是佛教界知名人士,凭借自身身份与修养,一生题写的牌匾多得数不清。这些牌匾成了环境里的醒目景致,进而被社会民众广泛知晓。其中,“大雄宝殿”“天下第一关”“司空山”“甲午忠烈祠”等匾额的书法,影响力最为突出。

这些题字字体隽秀。字体浑厚稳重。用笔爽劲。干净利落。体态丰腴。给人雍容敬重之感。这些题词恰到好处展示朴老深厚书法功力。将融合佛法的书法风格展露无遗。

佛学家身份和佛学修养。

https://img1.baidu.com/it/u=1702730064,63993216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689

赵朴初书法有别于其他书家存在一层重要原因。即他具有佛学家身份与修养。书法和佛道相结合。这使他成为继安道一、智永、怀素、弘一法师之后的又一位佛教界书法名家。

在赵朴初眼中,普度众生、善结万物是他坚定信仰并传播佛法的主要信念。他对佛教的这种信仰,不只是体现在践行和宣扬教义上,与翰墨结缘同样是弘扬佛法的一种行为。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赵朴初得以几十年如一日地书写经文。他还题写书名、牌匾等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珍贵墨宝

结语

朴老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学习。这让他拥有了厚重的艺术积淀。还引导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其中有佛家善结万物的思想。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也有道家自然虚静的思想。正是这种融合三家之长的思想。促使朴老不断提升自己。即便在中后期。他在书法风格上仍有变化与突破。

赵朴初遗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赵朴初书法欣赏-书法欣赏赵朴初作品-赵朴初书法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