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路的日子谁唱的-北京东路日子歌词全部-北京东路的日子唱歌
去拥抱每一个在此生长的人我一直认为北京东路是个充满生命力的所在。牙牙学语的稚子在此留下印记。风华正茂的青年在此留下记忆。白发苍颜的老者在此留下故事。一代代人将记忆刻入这座城市的肌理。于是这条马路变得鲜活起来。
就像这样一个爽朗的秋天 我再次来到北京东路 走走停停 重新回味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 捡起一段段如东流入海般的往事
| 01
开始的开始
我们都是孩子
北京东路起始于九华山,一直往西延伸至鼓楼广场。它是一条长达两公里的马路。这里有市机关幼儿园、北京东路小学、南外、东大等诸多学校。因此,它见证了无数孩子的成长历程。
追溯到更远的过去 北京东路小学的前身是蓝家庄小学 在没有手机的年代 小朋友娱乐项目简单纯粹 公教一村的孩子常和隔壁和平新村及军区的孩子踢足球 每逢周末还会去大操场看露天电影
原来的和平大楼是个热闹的百货公司。孩子们放学路过此地。总会用偷偷攒下的零花钱买些吃的。一枚甜丝丝的炸油球。能让人记挂许久。
驶过北京东路的有轨电车(图源网络)
后来时光匆匆流逝。从下关呼啸而来的火车没了踪迹。头顶挂着电线的“辫子车”也慢慢消失。曾经的孩子长大成人。北京东路又迎来了下一代孩子。
如今生长在北京东路的小孩,有了另外一套长大流程。
从市机关幼儿园升入北小。之后一路顺利前行。满心期盼着能考入心心念念的南外。也有可能最后大家在十三中相遇。
现在的孩子们为了能进入那些有着“省重点”光环的学校。要从起跑线就开始努力。小学三年级时就要去成贤街上的少年宫学习奥数。
https://img1.baidu.com/it/u=4184545228,325402576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熠熠生辉的青春岁月即将到来
| 02
谁把青春的故事
写成一首散文诗
唱的皆是“青春”二字
满街都是学乐先本子。几块钱的海报照片。它们都被唱进了歌里。十一年过去了。这些琐碎日子里的平凡物什。竟然也成了时代的眼泪。
“表示从一楼到四楼的距离,原来只有三年。”
回想这三年岁月,你可能已忘掉三角函数,也忘掉季风洋流,可你一定记得某个午后,老师用粉笔写下一行行板书,那温柔的笔触。
荣军巷在南外门口。它承载着美妙的味觉记忆。比如鸡蛋煎饼。还有老鸭粉丝汤。以及手工水饺。还有杂粮菜煎饼。这条不足百米的小巷。藏着许多能抚平饥饿的好味道。
当然 北京东路的青春故事 不只是在南外发生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也位于此地 不要忘记这一点
早在六百年前的明朝 最高学府国子监设立于此 百年时光流转后 东南大学的文气依旧一脉相承
年轻学子们在南京这所顶尖高等学府开启求学生涯。青春在整条街上流淌,四处活跃。学子们有的言笑晏晏,有的阔论高谈,尽显年少风华的美好模样。
要是问北京东路上何处可安放躁动的青春。答案大概会是环亚凯瑟琳广场。
年轻人爱来LINE喝咖啡。入夜后MIU成了主场。霓虹闪烁,人们觥筹交错,费洛蒙在其间蔓延。那些借着酒劲说出的情话。大概都被路口那团巨大花球听去了。
说起位于凯瑟琳广场中心位置的LINE ,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前些年门口打卡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如今却只有布朗熊与可妮兔,守着空旷的广场,等待着为数不多的客人。
https://img2.baidu.com/it/u=1843444666,84463468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却发觉它已在不经意间渐行渐远
好在城市存有记忆。当你再度踏上这条路。那些闪耀的岁月会逐渐清晰起来。
| 03
也许谁都忘记谁的名字
但记得北京东路的日子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光阴的故事静静流淌。那些在北京东路变老的人如今怎样了?
当然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退休后 更加关注粮食与蔬菜 北京东路36号有个兰园市场 那是大爷大妈们每日必去之处
重新装修之后 这里已不是过去那种低棚矮户的样子 选购区整洁又明亮 里面瓜果蔬菜应有尽有
天气晴朗的时候。吹萨克斯的大爷们会在公园相聚。他们会翻开乐谱。还会支起音箱。然后吹奏一段悠扬欢快的曲子。这让人心情愉悦。
和平公园里总有阿姨们在跳舞。红色裙边随着音乐上下舞动,十分美丽。要是你在现场,定会被空气中弥漫的快乐氛围环绕。等你回过神,笑容已然绽放在脸上。
人生岁月总得有些梦不同,不是吗~
往事如流水般慢慢流过,翻滚着过去的故事,又卷来新的浪潮。
老人拉起孙儿的手。再次来到儿时的公园。望着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奔跑玩耍。瞬间恍然。时代终究大步向前。但北京东路的日子。似乎从未改变
见证着年迈时紧紧握住的双手
北京东路的时光,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平平静静一年接一年,在此处生活的人们,不愿和这里道别。
作者 :槿川 |图片:槿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