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7 天前

12 月 24 日上海银行公示 2023 年度高管薪酬,投资收益存疑

12月24日 上海银行公示2023年度高管薪酬情况 整体而言 上海银行高管年薪超百万 其中 业务总监朱守元年薪最高 达180.6万元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 上海银行行长 副行长去年人均降薪近50万元 在高管降薪背后 2023年上海银行营收 拨备前净利润已连续两年下滑

2024年的前三季度,上海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接近140%。这使得营收增速同比实现转正。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上海银行股价累计上涨幅度超过70%。在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一。多名高管因此在今年获得了近200万元的投资收益。

然而上海银行投资收益持续性令人怀疑。其利息净收入在前三季度进一步下滑。净息差在 A 股上市银行里排名倒数第二。此外因踩雷“宝能系”等。该行在珠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这些或许都是上海银行股价亮眼背后的“阴影”。

行长、副行长人均降薪近50万

12月24日 上海银行发布2023年度高管薪酬公告 公示上海银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薪酬情况 整体而言 上海银行高管年薪超百万元

上海银行董事长是金煜,其去年年薪为122.4万元。原行长是朱健,去年年薪为127万元。施红敏、胡德斌、汪明、崔庆军四人为副行长(含原副行长),施红敏去年薪酬为112.9万元,胡德斌去年薪酬为108.1万元,汪明去年薪酬为108.1万元,崔庆军去年薪酬为9万元。2023年12月 施红敏被聘为该行副董事长 施红敏被聘为该行行长 施红敏兼任首席财务官 2023年1月 崔庆军因组织工作调动辞任该行副行长 上述薪酬是其任该行高级管理人员期间的薪酬

记者经统计发现,副行长崔庆军于去年初离任。朱健、施红敏、胡德斌、汪明去年年薪同比下降。朱健降薪55.7万元,施红敏降薪51.7万元,胡德斌降薪47万元,汪明降薪48.3万元。也就是说,去年该行行长、副行长平均降薪近50万元。同时,四人去年获得的中长期激励收入也有变化。朱健获得83.4万元,同比下降30.6万元。施红敏获得72.8万元,同比下降31.7万元。胡德斌获得71.1万元,同比下降29.7万元。汪明获得71.1万元,同比下降28.3万元。

另外,依据公告内容,在2022年的时候,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获取到了任期激励收入,这笔收入为35.8万元。到了2023年,金煜就没有任期激励收入了。

多名高管年内股票投资收益近两百万

https://img2.baidu.com/it/u=732605099,215765475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2&h=381

上海银行行长、副行长去年年薪降低了许多。然而今年他们在股票市场收获颇为丰厚。据wind数据,截至12月26日,今年上海银行股价已上涨73.4%。在42家A股上市银行里排名首位。

据公告显示,在2023年9月6日至7日期间,朱健、施红敏、胡德斌、汪明用自有资金增持了该行A股股票。成交价格在每股6.09元至6.14元这个区间。增持之后,朱健的持股数为37万股,施红敏的持股数为43.4万股,胡德斌的持股数为43.5万股,汪明的持股数为46.7万股。

到2024年12月26日时,上海银行收盘价是9.07元每股。按照去年持股数量来算,行长施红敏持有的上海银行股票今年已升值约166.7万元。副行长胡德斌持有的上海银行股票今年已升值约166.9万元。副行长汪明持有的上海银行股票今年已升值约179.2万元。

此外,近年来,上海银行实施了2023年年度分红。还实施了2024年中期分红。每股合计分红0.74元(含税)。这意味着上述三名高管年内分别获得利息收入超30万元(含税)。再叠加股票增值。三人今年平均投资收益已近200万元。

今年11月26日至28日期间,上海银行有多名董事、监事以及高管再次增持该公司股票。其中包括三名行长、副行长,还有今年新上任的副行长俞敏华。另外还有董事会秘书、业务总监、职工监事等人。他们增持股价的区间为每股8.03元至8.2元。本次增持之后,按照最新股价来计算,施红敏、胡德斌、汪明持有上海银行股票的平均市值已经超过了450万元。

需要留意的是今年上海银行中期分红股权登记日是11月27日本次高管增持恰好处于分红股权登记日这个节点上

利息净收入继续负增,投资收益大增近140%

一方面,高管去年大幅降低薪资。另一方面,高管今年借助股票大幅上涨,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前后形成强烈反差,这或许与上海银行的经营业绩存在紧密联系。

根据wind数据显示 2023年 上海银行营收为505.6亿元 同比下降4.8% 已连续两年负增长 其拨备前净利润为373.3亿元 同比下降7.5% 也已连续两年负增长

2023年 上海银行利息净收入为351.6亿元 其营收占比69.5% 是该行主要收入来源 不过收入已连续两年下滑 截至2023年末 该行净息差为1.34% 较上一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其总资产约3.2万亿元 同比增长5.5% 同期国内银行业总资产同比增速为9.9%由此可见 上海银行利息净收入 面临着净息差下行的压力 还面临着资产规模降速的压力 这是双重压力

https://img1.baidu.com/it/u=3792132631,945652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53

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银行实现营收395.4亿元。实现净利润175.9亿元。营收同比增长0.7%。净利润同比增长1.3%。营收增速结束了连续两年下滑的趋势。实现了转正。然而,根据wind数据,上海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进一步下降到1.13%。在42家A股上市银行里,其排名倒数第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8.3%,营收占比下降到63.2%。

今年债市呈现走牛态势。前三季度,上海银行投资收益为10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9.4%。营收占比翻倍,达到26.8%。这是上海银行前三季度营收重新实现正增长的关键原因。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产生的收益为33.8亿元。同比增长228%。这等同于上海银行将部分投资提前进行了“止盈”操作。未来投资收益的持续性存在疑问。

珠三角地区贷款下降,不良率持续上升

近年来 上海银行一直承受着较大的信用减值压力 2021年 据wind显示 该行信用减值金额高达199.7亿元 占营收比例为35.5% 对营收的侵蚀较为明显2022年以及2023年,上海银行借助减少信用减值损失这一举措。在营收持续下滑的状况下。维持了净利润的正增长。然而该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在两年内累计下降了28.47个百分点。降至272.66%。这使得其风险抵补能力有所下降

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曾是上海银行两大对公贷款行业,2019年二者合计占比超50%。此后,该行在这两个领域的贷款不良率先后出现上升。到2021年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率从2019年的0.1%升至3.05%。随着近年加大不良资产化解处置力度,到2023年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率回落至1.39%。

这件事情逐渐显现出来今年9月28日 上海银行发布诉讼事项公告 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对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 对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 对姚振华提起诉讼 涉案金额含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等 合计约74亿元 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已收到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

上海银行称,在2021年末,已把上述诉讼相关的两笔授信归入不良范畴。这两笔授信存在相应抵质押物,并且公司已足额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该诉讼事件不会给公司本期利润带来重大影响,也不会对期后利润造成重大影响。

实际上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和“宝能系”有过纠纷这不是第一次去年10月双方因宝能系25.8亿本金借款纠纷打官司两次诉讼本金总计已近百亿元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到上半年末时,上海银行在珠三角地区(包含香港)的贷款余额占比为12.2%。与2020年末相比,占比下降了6.6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减少了322亿元。而该地区的不良贷款率从0.82%升至2.28%。上海银行踩雷“宝能系”,在珠三角地区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对于该行而言,在珠三角持续经营,压制不良、恢复业务扩张是无法绕过的问题。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2 月 24 日上海银行公示 2023 年度高管薪酬,投资收益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