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7 天前

新华社:即将出台监管文件缓解小微企业‘喊渴’银行‘打鼓’矛盾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题:不敢贷款?不愿贷款?不会贷款?这份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指南”请查收

新华社记者 李延霞

在关键时候 一笔贷款能够决定一个小微企业的生死 可是 如果缺少抵押物 没有政府增信 银行给这些小微企业放贷时心里会担忧 一份即将出台的监管文件或许能缓解当前小微企业急需资金 银行却心存顾虑的矛盾状况 使更多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

老任务遇上新挑战 这是道“必答题”

有心人留意到,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近日发布了11条金融改革举措。其中第一条是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这11项金融改革措施中,金融委为何把这项放在首位呢?

从名称就能看出,这份文件旨在解决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力度不足的问题。它是在当前复杂形势下,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适时举措。

实际上 加强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这既是一项老任务 又是一个新挑战

大家都知道小微企业融资一直是难题。特别是这些年经济下行有压力,小微企业日子不好过。所以国家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极为重视,监管部门已出台很多措施。

今年以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不少小微企业遭遇生存困境 其纾困救急的融资需求愈发迫切 国家提出的“六保”任务 很多都依赖小微企业平稳经营 这需要小微金融发挥更大作用

从数据方面来看,在4月末的时候,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2.79万亿元。其同比增速是27.34%。虽然增幅十分大,不过在总贷款里的占比仅仅在7%左右。这表明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为小微企业给予融资支持的主要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里,大部分都源自银行贷款。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得抓住商业银行这个关键主体。并且,这更离不开监管“指挥棒”的引导作用。

https://img0.baidu.com/it/u=853385076,172012305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1868

所以 看似只是监管对银行一项业务的考核评价 但实际上 这背后关系到落实“六保”任务 关系到数千万市场主体能否顺利渡过难关 这个文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症治疗”融资“痛点”

那么,这个即将出台的监管文件都有哪些新招数呢?

银保监会已披露征求意见稿。这个监管评价办法整合以往监管要求。其涵盖信贷投放、体制机制建设、重点监管政策落实、产品及服务创新等内容。这是当前对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最全面、最系统的要求。

皆是对小微企业融资“痛点”的“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一:重视“首贷”。小微企业融资难是普遍问题。但并非所有小微企业都融资难。其中初创型企业在首贷时最为困难。

当前银行信贷对小微企业的覆盖率约为20%。面对疫情影响下不少企业“喊渴”的现实情况。银行需要主动挖掘企业需求。加大对首贷户的信贷投放力度。而不是对优质小微企业过度授信“垒小户”。

对症治疗二:提升信用贷。缺少抵押物,始终是小微企业融资途中的“阻碍”。当下,部分银行因防风险考量,更看重抵押担保,致使不少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提高信用贷款占比,是不少小微企业的诉求。

对症治疗三:存量贷款“应延尽延”。由于受疫情冲击,市场主体恢复生产比原预计更久。评价办法充分体现“应延尽延”原则,对续贷考核予以充分重视。

企业需要首贷。企业需要信用贷。企业需要存量贷款。监管部门都考虑到了。监管部门设置专项指标。督促商业银行“强弱项、补短板”。

而且 据了解 鉴于当前现实情况 即将出台的正式办法 会提高这几方面的考核权重 权重还会有所提高

https://img1.baidu.com/it/u=3353828345,122036087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1551

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既要关注企业诉求,也要关注银行难处。

对症治疗四:近些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银行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然而,出于审慎管理风险,尤其是防范业务操作中道德风险的考虑,不少银行的尽职免责制度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得以实施。“坏账必问责”这把高悬的利剑,致使基层信贷人员对小微企业始终怀有畏贷情绪。

针对这些情况,评价办法对落实尽职免责提出更严格要求。若未制定专门的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文件,经监管约谈提示或检查后,在下一年度监管评价时仍未有效整改出台文件,倒扣5分。若内部未建立明确的授信尽职免责工作机制和申诉异议渠道,倒扣3分。

能够得到极大缓解

不只是“放贷”,这些更要重视!

评价办法为商业银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了“指南”。但需要注意的是。监管引导并非要求商业银行进行运动式放贷的行政命令。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这和其自身特点有关系。还与商业银行体制机制存在不足有关。另外也和外部配套环境不完善有关。

在监管考核“指挥棒”引导下。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实际。完善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提升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分析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这才是根本之道。评价办法在产品及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考核要求中也明确体现了这一点。

如果能够做到长短结合。并且做到标本兼治。那么在监管考试中取得高分。取得满分。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然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难题 仅靠监管激励与约束难以实现 小微金融业务风险补偿问题 需要各方面共同推进 中小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 需要各方面共同推进 涉企信用信息共享不充分问题 需要各方面共同推进 各方面要齐头并进 共同推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华社:即将出台监管文件缓解小微企业‘喊渴’银行‘打鼓’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