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6 天前

高校毕业生规模创新高就业难,多地一把手动员企业多招人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伍素文丨广东报道

近日四川省省长黄强呼吁帮助年轻人找工作。其表态冲上微博热搜。当前是没找到工作的孩子们最需帮扶的时候。

今年 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 1158 万人 同比增加 82 万人 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称 目前青年失业率处于高位 16至24岁进入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的有3300多万 大概有600多万仍在找工作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场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各地稳就业政策不断推出,都拿出实际资金激励企业增加招聘人数。

一把手动员,调动企业招聘积极性

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多地一把手都“喊话”企业招人。

黄强于招聘现场发表讲话。其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要运用好就业支持政策。对于可招可不招的情况应选择招聘。对于可多可少的情况要增加招聘数量。对于可早可晚的情况要尽早招聘。企业需在带动就业等方面展现出更大担当。

河南省省长王凯在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提出要完善对接机制。要搭建更多校企对接平台。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的作用。要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

江西省委书记尹弘于全省就业工作专题会上着重指出,需不断扩大市场化就业供给。要推动民营企业增多招聘数量。还要释放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潜力。借助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经营来带动更多就业。

https://img2.baidu.com/it/u=2525657738,406796034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1054

近期 各地纷纷出台新一轮稳就业政策 想方设法挖掘就业岗位 比如扩招科研助理 稳定国企与机关事业单位规模 增加临时性岗位 见习岗位 鼓励基层就业 鼓励创业等 重点在于鼓励企业多招人 这需要切实可行的惠企政策 以调动企业招聘积极性

梳理发现,当前针对企业吸纳就业的激励举措,主要聚焦于支持贷款融资这一方面。还集中在发放各类补贴上。另外也体现在减税降费等方面。

各地都发放与就业相关补贴。只是种类和金额存在差别。比如陕西在企业吸纳就业激励方面提出7条具体举措。其中6条涉及补贴。像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见习留用补贴等。颇为全面。

支持稳岗扩岗的融资贷款激励增多。陕西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承担300万元以内一定比例的贴息

河北、黑龙江等地指明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这些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黑龙江还计划创新推出普惠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服务。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费率。以此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实际上提出“稳岗贷”的地区有不少。除黑龙江外,贵州推出了相关举措。安徽也推出了相关举措。山东同样推出了相关举措。河南也推出了相关举措。江西也推出了相关举措。海南也推出了相关举措。这些都是今年发生的。

江西、广东、河北等地专门安排就业服务专员。这些专员向企业推介就业政策。专员帮助企业落实就业政策。企业能借此兑现惠企激励。

求职难,招人也难

根据麦可思研究发布的2023版就业蓝皮书,多重超预期因素给民企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应届本科生在民企就业的比例有波动。2018届比例为54%。2019届比例为53%。2020届比例为52%。2021届比例为53%。2022届比例为51%。不过民企仍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力。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民企就业比例为51%。2022届高职毕业生在民企就业比例为69%。

从行业角度看,应届大学生在中小微民企就业。其中,在制造业就业的占比上升。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占比为20.3%,高职毕业生为20.8%。与2018届相比,本科毕业生增幅为26%,高职毕业生增幅为15%。这表明中小微民营制造业在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州睿森生物董事长王美贤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称 往年招聘只要适合岗位的人才就行 今年结合科技 高质量发展以及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更注重招聘有技术和专业工程师经验的人才 力争有专业经历的员工在新员工中占比达50%或更高

https://img2.baidu.com/it/u=1172420155,62675482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她指出,公司面临特定技能人才招工困难的情况。当下普通岗位求职者众多,然而真正的专业人才很抢手,并且这类人才在职场的流动率较低。这便是企业招工难的实际问题所在。

王美贤表示 希望政府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降低其招聘成本与用工成本 方式包括贷款融资 补贴奖励 降低税收负担等 还能提供就业市场信息及预测 助企业了解就业趋势和需求 提高招聘效率 且能通过定期沟通交流 知晓企业需求与困难 给予支持帮助 这也是不少企业家的心声

2023版就业蓝皮书还建议,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在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相关地区和行业,要进一步依据中小微民营企业的特点,实施惠企政策。分区域、类别、行业进行帮扶,从而激活经济,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国企招聘的岗位属于政策性岗位。今年多地提出要稳定国企招聘规模。或者扩大国企招聘规模。还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等举措。

一位国企人力资源负责人告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今年他所在公司呈节流增效态势,招聘需求减少,外招严格控制,要求提高。尤其鉴于硕士在人才市场比例扩大,校招及经验要求低的岗位基本只招硕士。

该负责人表示 招人的话确实不太好招 原因有很多 比如求职者要求高 但薪资没有太大竞争力 就会出现这样尴尬的情况

稳就业在总量和结构方面都面临着压力。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伍戈觉得,展望未来,按照季节性规律等进行估算,青年失业率还会上升。过去当整体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时,政策大幅加码的动力不一定强烈,而是更依赖结构性措施。当前总需求政策有了微调的初步迹象,未来可能是一个温和加力的过程。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2期)

2023年第1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校毕业生规模创新高就业难,多地一把手动员企业多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