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荆川小学体育冬日特色课程成寒假作业亮点
三人跳绳是江苏省常州市荆川小学体育冬日特色课程。踩高跷是该校体育冬日特色课程。冰冻人游戏是该校体育冬日特色课程。这些也是该校学生寒假体育家庭作业选择项目之一。学校体育教师为孩子们“量身定制”寒假作业。孩子们对这些作业颇感兴趣。他们每周完成3至4次。每次30到40分钟。他们把视频上传至区里教育公共平台。老师们查收并反馈。该市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张逸表示 “体育冬日课程” 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迎接大自然气候环境的挑战 在冬日里运动 游戏 拼搏 他还说冬日积累的充足能量定会让孩子们在春天茁壮成长荆川小学体育冬日特色课程是常州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例子。从2017年起,该市大胆创新体育课。倡导深化学校体育课改“六个一”行动。要求每所学校每天开一节体育课。同时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和校本资源创造适合学校的体育课程。让体育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私人定制”。
加强顶层设计,为体育课改“破题”
何为“私人定制”?常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陆绯岱向记者表示,这里面涵盖两层意思。其一,区域内各学校依据自身教育文化与学生需求,贯通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打造契合本校的课程。其二,以学生需求和发展为根本,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创新体育社团,助力每一位学生寻得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推行低年级教师“走班”制度。学生在两年里能体验12个运动项目,像羽毛球、足球、轮滑等。基于此,中高年级学生开始自主走班。他们依据前两年的亲身感受挑选合适项目“进修”。每个“进修”项目为期一学期。按照学生能力细分成“基础班”和“提高班”两类。每次都有两名教师同时授课。副校长徐叶表示 这12个项目并非固定不变 每学年初 学校都会开展问卷调查 目的是确保开设的项目 都是学生真正喜爱的
在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仁飞眼中,“私人定制”启动是该市体育课程改革长期探索的必然结果。早在2007年,该市就在全国率先提出“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的概念与实施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本土行动”为方向。以“特色发展”为关键。达成阳光体育运动的升级转变。进入新时期 该市体育教学改革有个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立足本土 校本的基础上 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涵 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从而更好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常仁飞说,前些年不少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因缺少高位顶层设计,感觉遭遇瓶颈。正是在此背景下,该市2017年启动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分两批挑选不同学段共30所实验学校。还把钟楼区作为区域实验对象整体纳入。
针对实验学校 常州市教育局提出学校体育“六个一”改革发展目标 要在每所学校建设适宜的体育课程 每所学校每天开一节体育课 每所学校至少创一个体育特色项目 每个年级至少成立两三个体育社团或俱乐部 每个班级至少开展一项经常性体育活动 每个学生从小学起至少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 使其成为终身喜爱且坚持锻炼的运动项目
https://img0.baidu.com/it/u=467350475,381441083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50
“六个一”工程被提出。它为各校体育教改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校参与其中的热情。截至目前。常州有96所中小学参与到“六个一”工程里。这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2019年。该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了95.7%
以“适合”为核心,探索个性化培养方式
步入常州市初级实验中学校园,能处处体会到学校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里的大型展板、宣传橱窗中的彩色图片、运动场周围墙壁上的海报,都有各类体育项目的活动介绍。路边的窨井盖,被涂成了篮球、排球的样子。该校研发的“3+2+2+X”体育课程体系,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称赞。该校艺体改革中心主任袁建东表示 这个课程体系涵盖每周3节基础型体育课程 2节拓展型选修课 2项活动型课程以及各色体育社团 拓展型选修课有13个项目 包括拳击 柔道 瑜伽 啦啦操 踩高跷等 孩子们十分高兴 称体育课上得极为畅快
常州市体育课改核心目标是创造适合学校的体育课程。遵循此目标。每所学校依托本校办学传统与特色资源。探索更个性化培养方式。历经3年多探索。该市渐渐形成各美其美、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常州市龙城小学破除学科界限,通过“体育+体育选修课”“体育+其他学科”“体育+综合活动”“体育+校外体育”的方式,促使家长、社区一同参与到孩子们的体育活动里。记者采访时,学校正在举办“校外体育大联盟”第二届校园网球小明星挑战赛,孩子们在赛场上玩得十分开心。副校长张勇卫告诉记者校内体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所以特别建立“1+X+X”校外体育联盟模式 该模式以球类项目选修班为基本单位 一名家长志愿者担任主任 联合多名家长指导员和学生部长共同带领学生自主开展体育活动
荆川小学开设了17门体育项目选修课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篮球足球和阳湖拳同时针对小学生身心特点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辅助作用学校把每周一至周五早晨7:30至8:00定为亲子运动时间倡导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晨练在蹦蹦跳跳中开启一天好时光
该市每所实验学校都开展了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这是在精心设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学校针对重点打造的体育项目举办体育文化节。像常州二实小、龙城小学举办足球节,荆川小学举办武术文化节。有的学校开展体育研学与文化体验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专业体育俱乐部,观摩体育比赛,举办足球之夜营。有的学校尝试把体育和其他学科融合。开展“一带一路运动会,一班一国看世界”系列活动。有的学校结合不同时间节点鼓励学生自我展示。比如举办体育达人秀、成长时光轴运动挑战等活动。
上下一心,深化教体融合促进学校发展
https://img2.baidu.com/it/u=2805444863,292895386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131
都说万事开头难,别看“六个一”项目现在开展得热热闹闹,陆绯岱讲,刚开始的时候,各种困难和质疑不断出现,曾让他们很是苦恼。“问题有三个方面,师资、场地以及课时安排。好在大家齐心协力,办法总归比困难多。”
拿新北区河海实小来说 同时开了12门体育选修课 师资缺乏成了大问题 学校管理者反复思考 决定通过两个途径解决 一是让兼职教师专职化 二是外聘培训机构教师 校内教师要是擅长某个体育项目 就能担任该项目授课老师 还能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徐叶表示 全校有专职体育教师13名 兼职体育教师6名 外聘教师8名 基本满足了需求
龙城小学是民办学校。怎样调整课时。要在不打乱原有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确保学生有充足运动时间。这让学校费了不少心思。张勇卫表示。通常是两节体育课连在一起上。还要把大课间、中午户外活动时间等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整合这些时间。保证孩子每天在校运动时间不少于110分钟
荆川小学处在中心城区。体育用地匮乏是实施体育课改的最大阻碍。学校历经波折。与区建设局、街道等单位达成一致。把学校西边6000平方米的空地改建成开放式体育公园。公园里新增的两个笼式足球场成了孩子们的欢乐之地。
因为这种上下一心的努力,“六个一”工程顺利推进,还辐射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对于最初的参与者而言,推进过程里每一个细微变化都让他们惊喜。“最明显的是孩子们体质增强了,每年国家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我们各个项目优秀率在18%至20%之间,国家标准只有10%。”许叶讲道。张勇卫发现 自己学校毕业的学生 一不小心就成了初中学校排球队主力选手 或者成了足球队主力选手 孩子们自信心得到提升 他感到很欣慰
这种对体育的热情推动教体融合不断深入。常州市体育局给予大力支持。该市把篮球、足球等项目和体育特色校创建结合起来。一批名校办名队项目崭露头角。到目前为止 全市创建了77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19所首批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26所省级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培育了100所市级体育特色项目学校 建有学生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的学校超过90% 一大批体育系统退役运动员和专业教练走进校园 为常州体育课改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常州市教育局局长杭永宝告知记者 该市会持续推进“六个一”工程建设 在未来3年再新建两至三个实验区 要让更多学生于体育锻炼里享受乐趣 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 实现健康成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02月20日第4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