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乒乓球运动六大技术要素及小球改大球后的权重排行
节奏这六项技术里 每个运动员在每个点都有侧重 有的侧重力量 力量大 有的侧重速度 速度快 有的侧重旋转 旋转强 有的侧重落点 落点刁 有的侧重弧线 弧线高 有的侧重节奏 节奏变
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能拿到冠军的选手。必定在这六个方面。尽可能多地具备突出特长。其他方面极少有短板才能成功。也就是说。长板得尽可能长。短板极有可能不短。不然很难成为顶尖高手。
按照小球改大球的时代需求,我对乒乓球运动胜负权重比例的六大要素做了新的排行榜。在这个新排行榜里,小球时代排前两名的速度和旋转,如今让位于力量,屈居二三位。君不见,在今年于美国休斯敦举办的第56届世界赛以及世界杯比赛中,最早被淘汰的几乎都是力量差的技术型选手。而最终晋级走远、挺进八强、四强以及夺牌的选手,几乎都是力量见长的选手,最后胜出了。
还要盘点历史上世界冠军选手中的代表人物
第一是力量。
代表人物男子王励勤,女子陈梦。
王励勤外号王大力。他是2000年奥运后小球改大球时最大的受益者。他先后夺得2001年、2005年、2007年三界世锦赛单打冠军。其中两次战胜马琳。这致使马琳大满贯梦碎。“王大力”正手大力扣杀力道堪称世界第一。至今无人能超越。
陈梦是大球时代力量的代表。她正手暴扣、反手硬抗的能力史无前例。因身体力量有优势,对手很难打死她的球。她正手主动反拉、反手主动加力,能变被动防守为主动进攻,这是她的制胜法宝。她目前世界排名第一,夺得奥运会和世界杯冠军实至名归。
第二是速度。
代表人物男子刘国梁,女子刘诗雯。
天下武功唯有快能破解。刘国梁在小球时代将中国直板正胶近台快攻打法发挥到了顶点。他第一个采用直板横打技术弥补直板反手的不足。其如连珠炮般的进攻让对手难以防范。他曾为中国队走出困境立下卓越功勋。刘国梁单打成绩先后拿到奥运会冠军、世界杯冠军、世锦赛冠军。他成为中国首个乒乓球大满贯选手当代男选手中 以快制胜特点突出的 有马龙 有樊振东 还有张本智和
https://img2.baidu.com/it/u=2117149105,381118467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863
刘诗雯19岁时就拿到了世界杯单打冠军,早早便声名远扬。她先后5次斩获世界杯单打冠军,在运动生涯后期再度绽放光彩,于2019年又拿到了世锦赛冠军。纵观刘诗雯,其制胜的关键法宝就是一个“快”字。刘诗雯俗称“小枣”,她的力量和旋转并非优势,只有将“快”发挥到极致,才能在乒坛占据一席之地。当代女选手中,以快制胜的代表人物里,日本的伊藤美诚最为突出。
第三是旋转。
代表人物男子张继科,女子王曼昱。
随着乒乓球从小球改为大球,球速有所下降,旋转也有所下降。小球时代直板摆短搓长的优势完全消失了。在此之后,横板选手的反手暴拧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一技术带来了革命性进步,解决了大球时代接发球处理台内球时从被动转为主动的问题
张继科的“暴拧”成了他极具代表性的拿手本事。他凭借反手的旋转技术,顶住了王皓直板横打反手的强烈旋转。他以转制转,以暴制暴。张继科是王皓时代唯一能克制王皓无敌反手的选手。在两次世锦赛决赛以及一次奥运会决赛中,张继科保持了对王皓大赛决赛的3连杀要知道那时王皓,两次世锦赛,在半决赛都把马龙挡在了决赛门外。由此可见,张继科反手暴拧以及正反手两面弧圈球,对王皓反手拧拉和正手快攻的压制极为厉害。
在中国女乒的外协会对手中,日本的伊藤美诚是最大对手。从战绩来看,女乒三驾马车里,陈梦对阵伊藤美诚保持全胜,孙颖莎赢的场次更多,但她们都缺乏绝对压制力。只有王曼昱能对伊藤美诚保持绝对压制。最近几次对阵伊藤,几乎都是横扫,让伊藤毫无机会,就如同樊振东最后一次打波尔,完全是把对方摁在地上随意“锤” 。
这主要是因为王曼昱反手拧拉加上正手弧圈,采用以转制快的打法,具有优势。乒乓球大球时代,克制快攻打法的天敌是正反手两面弧圈球。王曼昱是女子打法男子化的代表,她反手暴拧,打两面弧圈,身高臂长,力量不弱,几乎全台没有死角。这是她能在最近多次战胜陈梦和孙颖莎,夺得全运会和世锦赛冠军的核心能力。最有希望获得大满贯
第四是落点。
代表人物男子瓦尔德内尔,女子张怡宁。
世界乒坛常青树瑞典人瓦尔德内尔还有个绰号叫“游击队长。17岁开始出道。与中国乒乓球五代运动员对抗长达21年,时间跨度是1983年至2004年。从蔡振华、谢赛克,到江嘉良、陈龙灿,再到马文革、王涛,又到刘国梁、孔令辉,一路打到二王一马时代,也就是王励勤、王皓、马琳的时代。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中国队近台快攻融入横板技术的欧洲选手。其球风灵活多变、声东击西、变幻莫测。常把对手打得晕头转向,输球都不知怎么输的,甚至死都不知怎么死的瓦尔德内尔赢得了中国队员和中国观众的尊重与喜爱
中国女队中,继邓亚萍之后在国际乒坛具有绝对统治力的女乒选手是张怡宁,她有着大魔王的美称。张怡宁打球时,力量不是最大,速度不是最快,旋转不是最强。但她能将乒乓各项球技术融合在一起,再加上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使得张怡宁成为了打不死的小强。其技术全面,全台攻守不存在死角。打法稳定,能以变制变、随机应变。这使得对手感觉,无论怎么打,都如同打到一堵推不动的墙,又似身处一座翻不过的山。无论怎样加力加转,张怡宁似乎都能准确无误地把球打到台上。球左来就左挡,球右来便右挡,旋转、节奏、速度都不变,仅靠落点变化就能硬生生防住对手
最经典的当属2009年世锦赛女单决赛。当时,面对进攻型打法的郭跃,她曾在上届半决赛中0:4被其零封。此次二人再度展开攻防大战,堪称矛利与盾坚的较量。郭跃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张怡宁连扳四局。而最后一个球,最能展现张怡宁是如何成功防住郭跃的。张怡宁发球。郭跃接发球后反手抢先拧起来上手,占据主动。郭跃反手连拱四板。张怡宁反手推正手挡抗了四板。紧接着郭跃抢先转正手连攻三板。张怡宁用反手连防三板。第四板(全台第八板)郭跃拉漏了。张怡宁逆转夺冠。次役再次证明张怡宁是同一时代防守型最强的选手,毫无异议。
第五是弧线。
https://img0.baidu.com/it/u=2018593377,414307697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0
代表人物男子许昕,女子王楠。
要说前冲弧圈球谁在世界上拉得最好,那非乒坛魔术师许昕不可。他是世界乒坛最后一个直板横打选手。他球技高超。他手感灵敏。他给球迷带来过艺术美的享受。许昕无论正手还是反手。都打出过精彩绝伦的弧线穿越球。都打出过美丽的弧线穿越球。在小球改大球的时代 直板因力量偏弱受到限制 许昕的反手拧拉 反手反撕 反手放高球 正手前冲弧圈球 正手高吊弧圈球 与横板的远台对拉相比毫不逊色 在大球挤压直板的时代 他与横板周旋为直板延续生机 非常难得 许昕和马龙 张继科配合 创造了马 张 许三驾马车无敌的时代而且身为双打之王,他与多名不同选手搭档,斩获多项冠军。在单打方面,他也曾夺得世界杯冠军。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位直板世界冠军,未来随着许昕退役,他那如艺术大师般的弧线球,将会成为乒坛绝唱的谢幕表演。
王楠运动生涯获24枚世界三大赛金牌,曾高居榜首。此纪录在今年奥运会后被马龙的26枚金牌打破。王楠仍排女子运动员之首,短期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楠是乒坛大满贯得主。她在邓亚萍之后、张怡宁之前取得这一成就。王楠打球力量大。她旋转强。进攻很凶。防守稳健。其打法是弧圈结合快攻。总能打出优美弧线的穿越球。偶尔会来一板高吊弧圈球。线路、旋转和节奏变化让对手防不胜防。看王楠拉弧圈球。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美”
第六是节奏。
代表人男子萨姆索诺夫,女子邓亚萍。
世界乒坛存在三大常青树,分别是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以及波尔。萨姆索诺夫俗称“老萨”。从表面看,他球风绵软。但实际上,他狠辣难缠。中国队众多顶尖高手在大赛中都曾被他淘汰,晋级失败。他有着牛皮糖式的独特打法,有时会让对手有劲使不上。这正如中国孙子兵法中所讲,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他最擅长利用节奏和落点的变化来扰乱对手。职业生涯里3次荣获世界杯冠军。他靠千篇一律的高抛发球。还有不紧不慢的稳健打法。凭借胜败荣辱的平常心。成为国际乒坛百花园中的独特风景。
邓亚萍是世界体坛的传奇。她身高1.55米,创造了世界乒乓球历史传奇。她技术实力超强,无人能敌。更重要的是,她有横扫千军的胆魄、舍我其谁的霸气,令无数球迷为之倾倒。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对她盛赞有加,邀请她到总部做客,还在比赛中亲自为她颁奖。
邓亚萍身材矮小,天赋不佳。但她刻苦训练,弥补了这些弱点。她学球前三年只练正手,没练反手,练就了恐怖的正手杀伤力。在成年队训练时,她每天加练是常事,极端时一天穿坏一双球鞋。她是历史上首个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单打冠军于一身的女子大满贯得主在1990年至1997年期间,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长达7年多。当时国际乒坛有这样一句话,和邓亚萍处在同一个时代的乒乓球女选手很悲哀,因为不管怎么努力,都只能去争取除第一之外的名次。
邓亚萍的打法是横板近台快攻。她以力量和速度惊人见长。她还有个显著特点是反手长胶。她运用快削、慢搓、快带、快拨、快挤等各种节奏和旋转变化扰乱对手。这让对手难以适应。再结合正手快速大力进攻。其节奏变幻莫测。防不胜防。有时在正常攻防节奏里。她会突然反手削一板。或者突然反手挤一板。又或者突然反手拱一板。她利用突然改变节奏。立刻变被动为主动。甚至直接得分。这就是如晴天下雨般邓亚萍的多变球风。书写了一代传奇
以上是乒乓球六大要素以及每项要素的突出代表人物。实际上每个能拿世界冠军的选手,基本上在特长突出的基础上,技术还要全面,在其他项目上不能有明显短板。因为一旦有短板,就会被对手抓住利用,对手会以自身之长,克制你的短处,如此一来你就很难拿到冠军。要总结世界冠军们的技术特点。必须是一专多能型。特长要突出。技术得全面。进攻需犀利。防守应稳健。孰轻孰重。要看个人天赋和选择方向来定。
就历史上的男女选手来说,从攻防方面看,矛锋利的是刘国梁和邓亚萍,盾坚固的是马龙和张怡宁。史上力量、速度、旋转、落点、弧线、节奏融合得最好的全能型选手是马琳。他获得过一次奥运会单打冠军,四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在“二王一马”团体不败的时代,他最能担当大任,表现值得称赞当代的樊振东正在从一专多能向攻守平衡的方向完美挺进。王曼昱也正在从一专多能向攻守平衡的方向完美挺进。孙颖莎同样正在从一专多能向攻守平衡的方向完美挺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