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必看!大厂B端产品研发管理流程及问题解决方案
你是否常常因需求变更遭开发测试吐槽,被抱怨研发管理流程规范过多,流程太过复杂,还被领导质问为何延期需求如此之多?对于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而言,研发管理流程是极为繁琐且难以规范化的工作,本篇文章会介绍大厂的B端产品研发管理流程以及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研发管理流程
整个研发管理过程被划分成5个阶段,分别是需求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上线阶段以及验收阶段,每个阶段都设有相应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要对阶段内的所有任务以及节点的交付情况承担责任,以此确保节点能够正常推进,而项目经理则承担起统筹推进全局的角色。
若依照双周发版的频率,两次版本之间会存在时间交叉,也就是说,上个版本的测试阶段会与下个版本的需求阶段重合,如此一来,能够确保各个角色在每个阶段都拥有工作任务,进而满足快速迭代的要求。
1. 需求阶段:产品经理主导
整个需求阶段会和上个版本的测试阶段重叠,测试人员的工作重点会放在上个版本的测试工作之中。
开发阶段,由后端开发起主要作用。测试阶段,测试起到主导作用。上线阶段,运维占据主导地位。验收阶段,项目经理发挥主导作用。
https://img2.baidu.com/it/u=1484431395,71259149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893
该流程只展示整个版本流程里各交付节点以及其对应角色的产出物,对于其他工作事项,比如产品经理开展竞品调研、客户调研等工作,就不一一罗列了。
二、发现问题:研发管理报告
建议在整个研发管理过程中,制定一些指标,用这些指标去发现研发管理过程中出现最多的问题,还要发现影响面最大的问题,据此制定规范,针对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指标1:不规范行为次数
统计整个研发管理过程里各角色人员出现不遵守规范的次数,统计各角色人员出现不遵守规范的情况,据此进行积分排名,实行奖惩并行的措施。
指标2:bug数据
统计上线前的bug数量,统计上线后的bug数量,统计包括但不限于占比、趋势变化情况等内容,分析各类bug出现的根本原因,分析各类bug的责任人。
指标3:需求延期情况
统计每个版本的需求延期情况,统计每个版本的需求延期原因,跟进需求延期造成的影响,对影响大的需求进行根本问题处理。
指标4:需求变更
https://img1.baidu.com/it/u=370679525,274776039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8
统计每个版本的需求变更次数及原因,对占比对大的原因进行整改
其他指标包括,需求溢出率,自动化测试覆盖率,漏洞处理率,版本回退率,sonar扫描率等。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
研发管理问题在任何公司的任何部门都会出现,需要协作的部门就必然需要管理,其本质包含能力问题、惰性问题和合作问题,能力问题会致使需求质量差、开发质量差、测试质量差,惰性问题会造成各种节点延期以及信息不统一,而合作问题则会引发沟通障碍与协调合作问题。
能力是需要进行培训的,而惰性则需要借助规范以及奖惩相结合的方式来加以克服。在面对研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时,并非所有问题都得马上处理,因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会引发一些新问题,关键在于要针对那些影响最大且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展开针对性处理,并且要有奖励制度。在整个研发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类问题:
需求发生变更,节点出现延期,没有统筹人员,测试质量欠佳,研发管理规范的遵守程度较低,缺少统一管理平台,存在人员冲突或者工作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开发规范或者文档有所缺失 。
好的研发管理可显著提升团队工作效率,不过每个部分都要依据实际情形开展适配性管理,要是有兴趣,能更多留意项目管理框架比如scurm框架,也许会发觉研发管理没那么困难。
我是一名B端产品经理,我对世界满怀好奇,产品经理不但要知晓方法论,还得学会将方法论应用于实际,要是大家有想了解的,也能够留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