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环保政策爆发年,催化剂在环境保卫战中作用凸显
如果说2015年是环保政策的起始之年,那么2016年必定堪称环保政策的爆发之年。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的环境问题在雾霾方面突显出来,《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持续出台并得以落实,环保领域成为众多公司挖掘财富的地方。在这场“环境保卫战”里,有这样一种催化剂,它不为人所熟知,但其发挥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它已然成为油品升级的重要推手,成为煤炭清洁化利用的重要推手,成为火电节能减排的重要推手。
『能源转型下的机遇』
今年1月起,我国成品油市场全面进入“国五时代” 。油品标准提高,意味着要对炼厂的设备进行全面更新 。油品标准提高,意味着要对炼厂的工艺进行全面更新 。油品标准提高,意味着要对炼厂的催化剂进行全面更新 。而这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对催化剂企业而言,这是新的商业机会 。
在催化剂业务处于风口之时,化工巨头们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其中以科莱恩作为代表 。
科莱恩催化剂业务主要划分成三大业务板块,这三大业务板块涵盖石化、合成气以及特种催化剂,特种催化剂的应用特别针对油品升级,针对工业尾气的净化,还针对固定源及移动源排放控制。
催化剂业务是科莱恩重要的业务单元之一,它源于2011年的一起并购,科莱恩斥资约25亿瑞郎收购了化学品公司南方化学,南方化学拥有150多年历史,这项并购被认为是科莱恩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继科莱恩2010年成功完成重组后,其进一步加快了实现盈利性增长战略的步伐。近年来,科莱恩不断完善产品组合,向更高利润率的业务领域转移,2016年实现了58.47亿瑞士法郎的销售额,扣除特殊项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上升至15.2%,达到了重组以来的顶峰。
近两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油价下跌,全球催化剂业务整体下滑,科莱恩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财报显示,与去年同期较高基数相比,其催化剂销售额以当地货币计算同比下跌6%,为2.31亿瑞士法郎。
https://img1.baidu.com/it/u=1028682359,75392541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低油价的确给科莱恩带来了一定影响,传统石化行业增速放缓,主要是出口需求下降所致,其中包括科莱恩一些甲醛相关项目。科莱恩催化剂业务单元中国区总裁汤文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与此同时,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会朝着高质量、更环保的方向迈进,这使得注重研发创新的科莱恩拥有了更多发挥空间。
科莱恩大中华及韩国区总裁严凯鹏表示,纵观当今的中国化学品市场,大部分生产商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提高生产率,改进工艺,节约能源和资源,以及控制排放等,科莱恩催化剂业务将围绕这些主题向生产商提供支持。
资料显示,在石油化工领域,科莱恩催化剂的市场占有率依旧处于首位。科莱恩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顾培楠觉得,低油价会对科莱恩的竞争力产生一定作用。不过,科莱恩相关产品的产能始终保持在高位,而且还有上升的态势。这主要是因为科莱恩的产品组合丰富多样,能够运用不同原料(包含原油)来生产化工产品,还能提供给石油公司用于提炼和开采的化学品 。
中国资源禀赋呈现贫油、富煤、少气的特点,这使得煤炭长期在能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能源安全以及环保压力促使煤化工等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再次受到重视,在经历两年沉寂后,煤化工行业开始步入回暖期。
依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十三五”这个时期,煤制油的生产能力会达到1300万吨左右,煤制天然气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70亿立方米左右。
2016年,中国煤(甲醇)制烯烃预计新增产能506万吨/年 ,这是根据亚化咨询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的 。2016年底总产能达1285万吨/年 ,其中对催化剂的年需求达到1.2万吨左右 。在“十三五”期间 ,面对可能持续的中低油价局面 ,中国的煤制烯烃工厂需要提高竞争力 ,通过催化剂的优化和升级来提高工厂效益 ,这将成为重要课题 。
科莱恩的催化剂技术,对煤转化为氨、甲醇和烯烃等化工基础产品的新工艺技术开发,有着重要作用,对效率提升,也一直起到重要作用。科莱恩的产品组合,基本能够覆盖煤化工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除此之外,科莱恩还在开发新的催化剂产品和系列,以适应全新的使用领域。这不仅针对大型的煤化工项目,也针对一些中小型的煤化工项目。汤文赫介绍 。
『加快本土化』
https://img1.baidu.com/it/u=2033031946,252289553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329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关键期,经济增长速度变缓,油价下跌,化工行业面临严重过剩局面,个别产品快速增长,导致产能远远大于市场需求 。
2016年中国政府出台了较为具体的措施来削减现有的产能,尤其是关停那些低效、无效的工厂。在严凯鹏眼中,不管怎样,中国市场具备无可比拟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的前景依旧充满希望,仍旧是全球最佳投资地。
在科莱恩2016年到2018年的各个业务单元全球发展规划里,中国策略都已经成为非常关键的章节。
严的信心源于公司最高领导层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源于他们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念,源于他们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期望。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市场,业内人士预计,未来10年全球增长的60%将来自中国。对科莱恩来说,其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点正在从中低端产业转向高端产业,特别是环保、全球化和城市化、资源和能源等行业带来的机遇。
上个世纪末科莱恩刚进入中国时,重点是低成本生产,产品出口到国外,过去几年,战略重点变为为中国本土客户进行中国本地化生产,尤其在过去四五年间,科莱恩在中国显著加快了扩张速度,严凯鹏直言希望科莱恩成为真正的“中国市场的局内人”。具体而言,就是未来所有公司的战略,都需要与中国当下的发展战略相契合,也需要与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相契合。
据了解,科莱恩催化剂业务单元在上海建立了生产基地,还在辽宁盘锦建立了生产基地,目前科莱恩正在上海莘庄建立一体化园区,并且在管理方面增加中方人员数量,预计2019年迁入,科莱恩在中国13个主要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员工数量约为1300人,中国员工数量已超过瑞士总部。
在决策权方面,科莱恩更多地向中国转移,顾培楠是科莱恩执行委员会成员之一,2015年他被派往上海并常驻,将企业的执行委员会委员派驻区域总部,这对西方化工企业来说非常罕见 。他在接受《能源》采访时称,为抓住中国新一轮市场机遇,本土化变得至关重要,科莱恩有五个本土化策略,分别是本土洞察力,本土竞争力,本土决策力,本土创新力以及本土合作力。
科莱恩建立了办事处、生产设施,设立了应用和研发实验室,如今又制定了系统的本土化发展战略,建立了一体化中心,其正在不断把中国业务从边缘转移至核心,不断适应中国发展步伐,书写成为真正的“中国市场局内人”的发展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