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示:脂肪肝危害大,发病率逐年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专家指出,千万不要忽视脂肪肝的危害,要充分认识到脂肪肝是一种疾病。它不仅是疾病,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患者会一步步走向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不归路,所以一旦确诊必须对症治疗。每次体检时,被查出脂肪肝的人很多,就像“啤酒肚”一样,非常常见。轻度脂肪肝没有明显症状,在饮食方面也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很多人根本不把它当成一种疾病,对其完全不重视 。近年来,因为生活水平提升、饮食结构改变以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来势汹汹”,发病率逐年攀升,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年轻化趋势显著。你要小心提防脂肪肝了
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结果,我国脂肪肝的检出率已经达到了20%。在我国,脂肪肝已然成为了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肥胖的人半数有轻度脂肪肝,重度肥胖的人脂肪肝发生率可达60%-70%,这表明胖人更易得脂肪肝 。专家指出,30-50岁的中青年男性已成为脂肪肝的“主力军” 。中年“发福”时不仅身体发胖,肝脏也会“发福” 。近年来小胖墩儿越来越多,脂肪肝发病明显低龄化,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脂肪肝发病率已高达38% 。
不良生活方式是“祸首”
https://img0.baidu.com/it/u=3229457051,378776515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营养过剩会导致脂肪肝,营养不良会导致脂肪肝,胃肠外高营养会导致脂肪肝,药物中毒会导致脂肪肝,大量饮酒会导致脂肪肝,糖尿病会导致脂肪肝,炎症会导致脂肪肝,妊娠会导致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脂肪肝,垂体前叶功能亢进会导致脂肪肝,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会导致脂肪肝,溃疡病会导致脂肪肝,慢性肝炎会导致脂肪肝,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脂肪肝。但近些年脂肪肝显著高发,专家认为这主要和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增多密切相关,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及甜食、零食摄入增多,大量饮酒,多坐少动、体力活动大幅减少。人们吃得过多、过好,而动得越来越少,多坐多卧、少动懒惰,导致体内过剩的养分转化为脂肪,当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沉积于肝脏就表现为脂肪肝。
其中,专家特别指出北方酒精性脂肪肝发病较多。酒精对肝脏有显著的毒性影响,重度饮酒者里80%存在一定程度的脂肪肝。据介绍,若一个人连续2周大量饮酒,每天饮用酒精的量超过80克,或者长期饮酒持续5年,男性每天饮用酒精的量超过40克,女性超过20克,就会引发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也就是说,每天喝60度白酒2两,5年即可患脂肪肝。每天喝35度白酒3两,5年也可患脂肪肝。每天喝啤酒1瓶半,同样5年可患脂肪肝。如果每日饮用酒精的量超过80克,10 - 15年即可导致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若持续饮酒,2年病死率可达85% 。
一旦确诊必须对症治疗
专家指出,必须充分认识到脂肪肝是一种病,过多脂肪积蓄于肝脏,会影响肝脏血液和养分供应以及自身代谢,肝细胞会逐渐发生肿胀、炎症浸润、变性坏死,进而损伤肝功能,导致脂肪性肝炎。若这种情况得不到治疗且长期发展,就会造成肝纤维化、肝硬化,增加患肝癌的危险 。此外,脂肪肝有可能与高血压共同作用,导致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有可能与糖尿病共同作用,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还有可能与血脂异常共同作用,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
因此,即便没什么症状,然而既然是病,那就得及时治疗。患者绝对不能仅仅凭借症状来判断脂肪肝病情的轻重,一旦确诊,就应该积极治疗。特别是儿童脂肪肝的危害比成人脂肪肝更大 。
适量运动是治疗的关键
https://img2.baidu.com/it/u=1955038081,354578522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治疗脂肪肝这种“富贵病”,除了依照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外,从根本上来说要靠自己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要减少食物摄入总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还要戒酒,多吃粗粮、蔬菜、水果,并且加强有氧运动。
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伴有胰岛素抵抗和体重超重的脂肪肝患者,这是针对脂肪肝的运动疗法。在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导致的营养过剩性脂肪肝以及肝炎后脂肪肝的治疗中,运动疗法的重要性仅次于饮食控制。
脂肪肝患者的运动应主要为有氧运动,这包括快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绳,上下楼梯,爬坡,还可以做中等强度的徒手体操,适当的球类活动,太极拳,木兰拳,原地跑等。运动强度最好达到最大强度的50%,心率要达到一定标准,20到30岁心率为130次/分,40到50岁心率为120次/分,60到70岁心率为110次/分,每次持续30至40分钟,每周5次以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