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4 天前

机械制造类企业发展瓶颈之隐形成本及十二种总结剖析

一些机械制造类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总会碰到瓶颈,感觉运营成本急剧上升,然而却很难找出成本究竟在哪里,我们将其称作“隐形成本”。这就好像生命体隐藏着的疾病,长时间治不好,一直无法消除,令经营者非常苦恼。

要是能够找到这些“隐形成本”,这无疑就如同找到了“病原体”,如此一来,下一步的“对症下药”之时必定就是再次腾飞之际了。要是可以总结出企业常常存在的多种“隐形成本”,便能据此进行比照自检。小编特意把十二种“隐形成本”总结如下:

一、会议成本

会议是企业解决问题、发布指令的集体活动,它也是一项高成本的经营活动。这是因为该活动通常是众多领导者参与的集体活动,每过去一分钟,就意味着与会人员总数的分钟数被消耗。然而,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未掌握开会技巧,存在“会前无准备,会中无主题,会后无执行,与会无必要,时间无控制,发言无边际”的六无现象 。

二、采购成本

曾经有一家企业,做新项目时,项目组每天运营成本是8万元,在产品上市前夕,采购部门为采购10万余元包装耗费一周时间,原因是要找价格低的供应商节约采购成本,整个营销团队因此多等一周无法和客户签约。

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企业一味追求降低采购直接成本,却忽略了同时存在的“隐形成本”。降低采购直接成本与本文并不冲突,这里要说的是,企业采购部门要站在整体经营角度,综合权衡各项指标,才能真正控制采购成本支出。

三、沟通成本

在大多数企业里 你会发现在同事间沟通过程中 存在严重失真现象 比如词不达意 比如答非所问 比如百人百解等等 这种现象 往小了说 会使很多工序变成无效工序 或者错失很多重要机会 往大了说 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隐患

四、加班成本

很多老板一直觉得,员工在下班后不顾休息地“加班”属于一种敬业表现。然而他们不知道,这或许暗藏着很高的成本。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加班并非一定是工作任务太重导致的,而是员工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加班意味着效率低 。

https://img0.baidu.com/it/u=1436836114,4228692051&fm=253&fmt=JPEG?w=671&h=1280

第二,加班会耗费员工更多的精力和体力,严重透支员工健康。长此以往,会使一些重要员工无法长期发挥其效能,还存在为公司带来负担的隐患。比如,有的机械操作员工因长时间加班而感到疲累,进而造成事故,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

第三,加班的员工不一定在做正事,有些员工下班后,虽名为加班,却利用公司资源做个人的事,还领取公司的加班费,很多企业出现重要损失、数据丢失等情况都发生在下班时间,加班成了企业藏污纳垢的死角 。

五、机械人才流动成本

一名优秀的机械人才对一个单位有怎样的意义,想必身为企业领导心里是明白的。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大欠缺,他们觉得人才数量无穷无尽,企业如同“铁打的营盘”,员工因而自然成了“流水的兵” 。

不得不说,员工离开对公司而言是一笔成本,公司要承担该员工的培训费等前期投入,要承担新招聘该岗位员工的前期成本,要承担新员工是否适合岗位的风险,老员工离职因职业素养关系,可能会流失重要内部资料或信息,其离职后,很可能会进入竞争对手企业。

所以,员工的流失,尤其是老员工的流失,无疑会给企业带来高出其收入几倍的支出。很多小企业经营多年后,你会发现,他们一直是规模很小的团队,而且除了老板之外,没有一个员工是从企业创立之初就留下来的。

六、岗位错位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即把合适的人安置到恰当的位置上。然而,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着实不多。

曾经在一家人才市场招聘时,听到其员工之间谈话,说每次招聘会都要全体职员去搬桌子和椅子,原因是招聘场地是租借的体育馆。从职业经理人到普通职员,都成了“搬运工”。我不禁叹息,这家从事人才招聘与管理的企业,为何要花那么高工资请并不专业的搬运工。

其实这体现了老板们一种非常清晰的心理,他们觉得招聘回来的这些员工就是要投入使用的,只要自己手下有人手能够完成的工作,就不会再花费更多资金去做。然而我们发觉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颇为高昂。该企业的员工持续不断地抱怨,原因是相当多的都是女职员,根本没有足够力气搬运桌椅,那些高官们也从未经历过这般“待遇”,于是有些便纷纷离职了。我们不会再在该招聘会进行招聘,原因是我对这样的团队无法提供优质服务一事深信不疑 。

七、流程成本

企业出现混乱,很多情况是源于流程,这在企业管理里是个普遍问题,凡是发展迟缓的企业,其流程必定混乱或者不合理,它们为此承受着高昂成本,可一直对此视而不见。流程是企业运营的产业链,就像流水线,没有科学合理的流程,就会失去对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控制,许多工作会半途而废,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返工,各种情况都有。这会成为裹住企业前进双脚的乱麻。

八、停滞资源成本

停滞的资源是企业中极为广泛的“隐形成本”,像闲置的设备,积压的库存,低利用率的岗位职业,闲置的资金,搁置的业务等。它们虽不一定会持续消耗企业投入,却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企业会为此承担利息等隐形成本。所以,在一个企业里,停滞资源数量的多少,体现了企业资源利用率的高低。

九、企业文化成本

https://img0.baidu.com/it/u=3371311912,231518548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有人说企业文化像一个企业的灵魂,会在企业每个成员的精神面貌里体现出来。这种文化在企业成立初期就开始构建,它受到企业创始人的文化、习惯、技能、职业、喜好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有人讲,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但是说企业文化会成为成本,或许很多人并不认同,然而事实确实如此。我们会发现,一些企业的员工精神不振,做事效率极低。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进入这样的企业,不久之后,要么选择离开,要么也会变得和其他人一样。我们不得不说,这是“环境”问题。而这个“环境”,恰恰就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生命,它会一直伴随着企业,它只能进行调整,而不能够重新塑造。

十、信用成本

这是一个与远期回报相关的成本,诚信经营就如同诚信做人一样。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存在一些不良习惯,比如习惯拖欠供应商货款,习惯拖欠员工薪资,习惯克扣他人,还习惯拖欠银行贷款等,它们觉得这样做能够减轻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

从长远来看,这会成为企业经营的严重隐形成本。首先,供应商会把时间成本算进报价里,这类企业就采购不到最低价格的原料或服务。其次,员工薪资被拖欠,这违背了劳动法规,企业有被惩罚的风险。再者,拖欠银行贷款、克扣他人,会大幅降低企业的信用度,当企业某天遇到困难时,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毫无疑问,企业会为此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然而实际上,企业并没有因为这样而获得任何好处。

十一、风险成本

将企业推向快速发展道路是每位企业家的梦想,然而风险系数也会随之同步上升,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它们发展迅速,收入可观,可一旦遭遇危机,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多个案例表明,企业的诸多风险是由于预料不够或管理欠佳所致,在风险发生之前,隐患就早已埋下,许多大型企业或知名企业会因一次风险而走向消亡。

可见,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隐形成本。而这种现象并非容易被发现,真的是“不发出声响则已,一旦发出声响就会引起惊人的效果” 。

十二、企业家成本

“企业家成本”指企业老板给企业带来的成本 。有句话说得好 ,兵熊一个 ,将熊一窝 。企业家如同军队首领 ,是企业支付成本最高的员工 。很多民营企业老板把自己变成企业的“皇帝” ,一切自己说了算 ,全体员工成了执行机器 。然而 ,企业家个人因素的缺陷 ,会给企业增加沉重的成本负担 。

这种现象主要在小型企业有所体现,不过在大型企业里同样存在,我们还能够把这种成本延伸至企业的每个部门乃至每一位职员。由于每个人都需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我们时常强调,在你的职责范围内,你就是领导,你拥有决策的权力。然而很多领导者一直以自我为中心,这会大幅降低团队的作战能力,还会增加高额的隐形成本。记得曾经跟一位抱怨公司缺少人才的老板讲过一番话,那就是,你们公司欠缺的并非人才,而是发掘和善用人才的智慧 。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经营管理的时候,往往需要承担许多负担,隐形成本就是这些负担中最重的。找到并有效降低上述隐形成本,是推动企业进步的有效措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械制造类企业发展瓶颈之隐形成本及十二种总结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