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4 天前

网贷逾期债权被担保公司接手遭威胁,平台甩锅说法靠谱吗?

最近有个粉丝遇到了一件闹心的事情,网贷逾期之后债权被担保公司接手,结果他被爆通讯录并受到威胁。他去找平台投诉,客服却推卸责任说“现在债权不在我们这里,找新债主去!”这种说法靠谱吗?今天咱们就把这里边的门道弄清楚,手把手教你解决这个问题。

先说个常识,当你用手指划拉网贷 APP 签订合同时,大概率都勾选了担保条款,逾期 1 到 3 个月左右,担保公司会替你把钱垫给平台,帮你“填坑”,这时你的债主就变成担保公司了,这就是所谓的“债权转让”,但重点来了,那些称“跟我们没关系”的平台客服,大多自己都没搞清楚政策。

咱们先拆穿三大真相:

平台是起到中介作用来撮合交易的,它根本没有放贷的资质,就连路边的煎饼摊都需要办理执照,而平台连这个都没有。

真正的金主爸爸有四类,分别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信托机构,这些都是持牌的正规军 。

你签订贷款合同,实际上是与这些金主爸爸签订,而平台最多只是个“中介小哥” 。

举个例子你就清楚了,这如同你在房产中介处租了房子,之后马桶出现故障,然而中介却要求你直接找房东进行维修。可是实际的租房合同中明确写着“中介负责协调处理房屋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介推卸责任就显得不道德了。同样的道理,许多网贷平台与资方的合作协议里,早就把催收责任规定得清清楚楚。有些平台甚至依靠“催收提成”来获利,即你每偿还一笔钱,他们都能够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现在出事了就说跟自己无关?这跟吃完火锅不认账有啥区别?

重点中的重点:即便债权进行了转让,平台与原始放贷方依旧无法摆脱干系!去年存在一个经典案例:某通平台将债权转让给了自家控股的担保公司,催收员实际上就是原来的那批人,仅仅是换了个身份继续威胁爆通讯录。被曝光后经监管调查,发现:平台和担保公司共用办公系统,甚至连催收话术模板都完全一样!所以千万不要被“债权转让”这种障眼法欺骗,实际上本质上是同一帮人在进行操作,在搞事情 。

https://img2.baidu.com/it/u=1377967462,141819670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8

遇到暴力催收该咋办?给你支两招神仙操作:

️ 第一招:死磕平台别松口

别被客服话术唬住,记住这三板斧:

每次进行通话时,都要先进行声明,声明内容为:“依据民法典第1032条,本次通话会进行录音”。

甩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话术:“我已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信访局递交材料”

每周一早上9点准时致电,每周三下午3点准时致电,每周五下班前5点准时致电,专门挑选客服冲KPI的黄金时段。

有个大学生粉丝运用了这个方法,某平台一开始装死不予以搭理,后来三天就给出了延期3年的方案。要记住,只有让平台觉得你是懂行的强硬之人,他们才会优先进行处理!

️ 第二招:直捣黄龙找资方

https://img0.baidu.com/it/u=773821397,216545999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8

银行/消金这些持牌机构更怕监管大棒,教你个投诉秘籍:

到资方官网下载《个人信贷信息授权书》,要求提供完整合同

重点查两个条款:债权转让约定、外包催收管理规范

拿着违规的证据,直接拨打银保监会热线12378,要记得说,“我要举报持牌金融机构外包催收存在失职情况”

上个月,刚有人运用这一方法,使得某消金公司将转让出去的债权收回并进行协商,利息直接减少了一半!

最后划重点,依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7条,债权转让后原始债权方依旧负有监督责任。下次客服再推诿,你就说出这句话:“按照银保监办发49号文,请立刻协调解决担保公司的违规催收!”记住,欠债是要偿还的,但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进行违法催收!学会这些办法,既能守住法律底线,又能争取到合理协商空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贷逾期债权被担保公司接手遭威胁,平台甩锅说法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