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催生新职业,记者体验新职业风采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消费领域新业态、新模式蓬勃涌现,这些因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相互结合,从而催生了一大批新职业。日前,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公布了“互联网营销师”等9个新职业。新职业带动了新的就业,新就业蕴含着新的机遇 。从事新职业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新职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从业者有着怎样的感受和期盼 ?近期人民日报的记者体验了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连锁经营管理师等新职业 ,感受了从业者的职业风采 。
三伏天的时候烈日高悬,三九天的时候刮风下雪,街头总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戴着头盔,身着工服,骑着装有配送箱的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在取餐、送餐的路上奔忙。人们常常称他们为“外卖小哥”。在今年2月公布的国家职业分类目录里,“外卖小哥”被确定成为正式的新职业,即“网约配送员”。
互联网技术与本地生活服务业深度融合,使得外卖、药品、生鲜等即时配送需求迅速增长,网约配送员的就业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个新职业每天的工作状态如何?有哪些辛苦与快乐?他们为何愿意选择这个在外人看来颇为辛苦的工作?记者跟随一名网约配送员展开了体验采访。
“能早一分钟,绝不晚一分钟”
在订单高峰期的时候,秦帅很少乘坐电梯,他选择爬楼梯,他能够一口气爬上22楼,并且不觉得太过吃力 。
三伏天的中午,气温超过了34摄氏度,记者与美团“外卖小哥”秦帅一同坐在北京市朝阳区常营地铁站外马路边的阴凉地方,等候系统派单。
12点15分 ,听到“叮咚”一声响 ,秦帅迅速打开手机里的APP ,点击“确认接单” ,说道“来了!”
秦帅说着咱们要快点,距离不远就在旁边的商场,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叫上记者一起小跑着赶往取餐的门店。
取到餐后,秦帅看了一眼送餐地址,随口说了句:“运气不错!”
记者看着订单上的地址,那是附近一个写字楼的806房间,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地方,不禁问道:“为什么?”
秦帅表示,10楼以下都算是运气好 ,咱们赶快走 ,到了你就会知道了 。
记者上车,启动电动车然后出发,想操纵好这辆两轮电动车并非易事。一路上,迎面吹来的风也是热的。顶着太阳骑行几分钟后,身上便开始不停地冒汗。十几分钟后,两人终于抵达订餐者所在的写字楼,此时距离外卖送达的最后时间只剩10分钟。记者觉得时间较为宽裕,停车后想要喘口气,然而秦帅却在旁边大声呼喊:“别停,快走!”
又是一路小跑,来到了写字楼一楼的电梯口,记者打算在这里等电梯,秦帅却说道,这个写字楼的电梯总是要排队,在订单高峰期,为了能准时送达,自己很少坐电梯,而是选择爬楼梯,还催促快些走,称10层以下爬楼梯比较省力 。
12点42分,记者跟着秦帅爬了8层楼,终于将餐品送到订餐消费者手上,此时距离接单系统要求的最后送达时间只剩3分钟,“好险!”记者下意识地喊了一句,随后便气喘吁吁地坐在楼梯台阶上 。
秦帅早晨6点上线开始接单,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左右才下线停止接单。他从事这一行业一年多,累计骑行里程达33674公里。他每天都要配送几十单,骑行距离超过100公里。在当月的“骑手排行榜”里,秦帅的订单数量达到1179单,在片区所有骑手中排名第一,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单王” 。
在记者和秦帅等人交谈期间 ,他的同事插话说 ,难怪人家是 “单王” ,送餐时我们都是走着 ,秦帅基本是跑着 。
说起“跑”,秦帅确实有基础。小学时,每逢学校运动会,100米、200米比赛,秦帅拿了不少第一名。初中时,每逢学校运动会,100米、200米、1000米比赛,秦帅又拿了不少第一名。高中时,每逢学校运动会,100米、200米、1000米比赛,秦帅同样拿了不少第一名。当了“外卖小哥”后,他一口气爬上22楼,都没觉得很费劲。
送外卖关键在于“快”,要能早一分钟送达,就绝不晚一分钟。从业一年多来,秦帅配送的订单数量众多。他的准时率很高。他获得的好评率也很高。前不久,国家公布了新一批职业名单。“外卖小哥”有了标准职业称谓,即“网约配送员”。这让秦帅感到非常欣慰。他说这是国家对他们这群“小哥”的正式认可。他表示自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给更多人“配送”便利。
“要想外卖送得快、送得多,除了靠腿,更要用心”
订单高峰期以外的时间自由,每月收入稳定在1万元出头
记者发现,送外卖看起来挺简单,实际上存在不少学问,怎样去抢单,抢何种类型的单,这些方面都是有讲究的。
一次,接单手机发出“叮咚”声,记者刚想帮忙抢单,秦帅一下子拦住了,说:“你看,这个单要求30分钟送达,现在是下班高峰,从咱们这里出发,路上至少需要20分钟,其中有两个路口,红绿灯时间特别长。要是抢下这单,不能按时送达,这活儿就白干了。最好让附近的‘小哥’去抢。”
秦帅说,要想外卖送得快、送得多,除了靠腿,更要用心。
秦帅表示送外卖有不少窍门,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在他经常服务的约5公里配送半径范围内,几乎所有小区的位置、楼号等情况,他都已牢记于心。哪个路口的红绿灯等待时间长,哪几栋楼可以抄近道等信息他也清楚。他说看到订单地址的第一时间,送餐路线图就在脑子里规划好了。
“天天这样,你不累吗?”记者问。
说不累是假的,秦帅说,但是每次听到客户收到外卖后说一声谢谢,就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2015年,秦帅刚满18岁,他怀揣着梦想,订了一张火车票,从山东聊城的老家来到北京,他说当时没多想,只是觉得北京机会多,想过来见见世面。
秦帅起初在一家餐馆打工,他从餐厅后厨配菜开始做起,之后做到了后厨领班,接着成为店长助理,最后当上了外卖店长,凭借自身努力,秦帅工作颇为顺利,收入也不断增长,每月能拿到五六千元。
2018年年底,秦帅做出决定转行,去做“外卖小哥”。他的朋友对此有些不解,问:“放着好好的店长不做,为什么要去送外卖?”
但秦帅有他自己的想法 做店长的时候 一天从早到晚都很忙 而做网约配送员 忙得很有节奏 在订单高峰期以外的时间 自己能够自由支配 可以看电影 可以听音乐 还能够看书充电 他说这种工作节奏 他觉得收获更大
现在,秦帅一个月的收入稳定在1万元出头。去年春节前,秦帅与老家的父母商量妥当,决定春节假期留在北京继续工作,等节后再回家探亲。春节期间,秦帅的订单量较多,有一天最多配送了将近100单。他说“晚上10点多回到宿舍,背一挨床就睡着了”。虽说累,可等到月底发工资,看着1.4万多元的工资条,秦帅感到“很满足”。
“过几年,想回老家和哥哥一起开超市”
送外卖可以接触到诸多知识,比如物流配送方面的知识,还有互联网管理方面的知识等,这会让自己在将来创业的时候更有自信和勇气。
记者在体验过程中察觉到,配送订单大多集中于中午以及晚上的高峰期,在其他时间段,基本上都是一些零散订单,此时能够好好歇口气。对于“外卖小哥”而言,思考最多的是职业前景。
秦帅收入不错,不过他也清楚,送外卖终究是个体力活儿,随着年纪增大,不一定能一直轻松地从事这份工作,所以提早考虑下一步的工作很有必要。
忙碌过后 ,记者和秦帅终于有了时间 ,可以坐下来 ,聊起将来的职业规划 ,秦帅表示 ,过几年 ,想回老家 ,和哥哥一起开超市 。
秦帅表示,“外卖小哥”存在不少发展方向 ,有的人选择继续留在外卖行业 ,即便不当一线配送员 ,也能到配送站点做管理工作 ,还有人返回餐厅 ,从事饭店管理 。秦帅的哥哥在江苏南京市工作 ,两人常在闲暇时通电话 ,共同探讨未来的打算 ,一起回家开超市 ,这是秦帅提出的建议 。
“做了这么多年的餐饮,为什么不开餐厅?”记者有些好奇。
秦帅说,可能是出于兴趣,也可能是受家庭影响。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老家乡镇开了家超市。从那时起,他就跟着父亲给别人送货。如今他长大了,想“子承父业”,把超市做得更大。
秦帅表示,网约配送员作为一个新职业,能接触到诸多方面的知识,比如物流配送、互联网管理等,这会给将来开超市带来不少启发。
秦帅觉得,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拥抱互联网,将来开超市也不会例外,即便在老家开超市,可能也要走线下线上融合的新路子,甚至要开无人超市,才能跟别人不一样,让消费者觉得新鲜,生意会更好。
就拿超市来讲,当下不仅得把门店经营做好,还得开展到家服务以及送货上门,要是将来自家超市开通了到家服务,凭借自己几年送外卖的经验,能够更好地管理订单并打开销路。
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工作之余也持续学习。秦帅打开手机 APP,迅速找出“在线学习”的页面。在这个页面上,美团大学为网约配送员提供了课程,其中包含关于配送的专业技能知识,还有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都能够免费学习。
秦帅说,将来要把这些进行系统地学习,一遍,从而让自己在创业的时候更有底气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