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3 天前

汝城县举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走进中山大学充电蓄能

近期,汝城县成功举办了两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有48名县级领导参加,还有83名县直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也参与其中。他们走进中山大学进行培训学习,学习方式是将课堂教学与现场研讨教学相结合。通过这样的学习,他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进行了“充电蓄能”,还提升了本领。

中山大学是由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以及广东省共同建设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抗日战争后期,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迁移至汝城县泉水镇华塘村办学。中华文化学院也在同一时期迁往此地办学。办学过程中,中大师生与汝城人民相互帮助、彼此扶持,共同开展抗日救国行动。双方结下了真挚的革命情谊。这种情谊促成了此次校地两方的“双向奔赴” 。

培训分两批开展,每批时长为7天,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与现场研讨教学相结合,经由双方仔细谋划,精心组织,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推进,以此保证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能够深入人心、落到实处。5月7日,在中山大学举办了第一期汝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修班开班仪式,在该仪式上,汝城县向中山大学校史馆捐赠了校史资料实物,这些实物包括中山大学在湖南办学的档案资料以及殿华游艺团所用幕布,之后,中山大学向汝城县颁发了捐赠证书。双方表示,要把这当作一个契机,珍视在抗日战火里结成的情谊,强化校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强合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加强合作,在人才培育方面加强合作,以此推动“校地”共同发展。随后,在5月27日举行的第二期汝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修班开班仪式上,汝城县和中山大学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会在人才培育方面开展合作,双方会在引资引智方面开展合作,双方会在技术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进而进一步续写友谊长存的新篇章。

在课堂教学里,讲师针对汝城县具有毗邻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以及红、蓝、古、绿、金“五色”资源优势,专题讲授了多门课程,其中包括《县域经济与大湾区融合发展》,还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及《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另外有《县域政府投融资管理与区域经济转型》,还有《文旅康养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价值共创》 。

培训结束后,还组织学员前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往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前往永庆坊,前往番禺石楼镇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前往佛山紫南村等高质量发展前沿阵地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研讨。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汝城县举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走进中山大学充电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