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3 天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劳动与美食课成果展示,外校小朋友也能学烧菜啦

他从厨师转变为教师,见到学生们斩肉切鱼,学生们有着那股认真劲儿,他从中体会到了投射在大学生身上的工匠精神。

26日中午,大三学生李洋和同学们头戴厨师帽,身披长围兜,他们把自己学着做成的十几道家常菜,从学校食堂后厨搬进了图文信息中心大厅。他们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本学期《劳动与美食》课程的选修学生,在这个劳育成果展示日来此“赶集” 。

全校各专业只有20名学子幸运获得的这门课,当天被列入赋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27门“3C”课程菜单里。这表明,外校的小朋友也能够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学烧菜了。

李洋同学就读公共关系学,他与搭档每周都到食堂上3节《劳动与美食》。这个五一劳动节,他可以在家做菜孝敬爸妈了。这次他亲手做了几道“佳肴”,其中有鲜香热辣的水煮肉片,有肉量十足的糖醋小排,还有一道蛮吃功夫的“孔雀开屏”。他表示这是为清蒸鳊鱼做的造型。

学校大厨缪良华十分努力,目的是教好那些几乎零基础的选课学生,每次开课他都会提前备课,给自己“开小灶”。他从厨师转变为教师,看到学生们斩肉切鱼时认真的样子,从中体会到了投射在大学生身上的工匠精神。课后,同学们会自己洗净锅碗瓢盆,将灶头间整理得井井有条。

冷菜拼盘展示了劳动育人成果,避障小车展示了劳动育人成果,练着五禽戏的机器人也展示了劳动育人成果,这些成果在交流展演中各显神通。智控学院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学生自主设计制作了各式航模并进行展示,能材学院带领现场师生观众,使其领略了使用新型材料光子晶体制作走马灯的全过程,外文学院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劳育相结合,用一幅幅精美的非遗剪纸作品呈现校园地标美景,数统学院发挥数学思维,采用AI绘制劳模画像的形式,引导学生感悟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开门办学,做到“大中小”一体化,大学的劳动教育成果,转化为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3C”课程。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知悉,“3C”劳育课程的作用是培育学生的劳动认知,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本领,促进学生形成劳动意识,当前它被划分成三大课程模块,分别是学研结合,从而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实践淬炼,使学生习得劳动的能力;文化浸润,助学生领悟劳动的美好,该课程涵盖电子设备焊接、废弃物改造、绒绣体验等27种“小课堂”,为中小学校的“学弟学妹”赋予能量 。

目前处于“双减”背景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开展了20门课程,有190名学生参与其中,还为880名中学生提供课后服务。与此同时,“大手牵小手”组织举办了浦东新区“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并成立了首支模范人物事迹宣讲队。五一前夕,在“弘扬劳模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浦东新区曹路镇红领巾讲解团活动里,来自二工大附属龚路中学的学生走进上海劳模学院,该学院位于二工大,同时,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的学生也走进这里,他们在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开展了首场培训学习,还进行了试点讲解。

原始链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劳动与美食课成果展示,外校小朋友也能学烧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