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3 天前

法院工作人员遭催讨电话骚扰186条,催收行为涉嫌违法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7月10日,湖南某法院干警王果(化名)接到第97个催收电话,向对方表明自己是法院工作人员,称不认识对方所说的欠款人刘某某,并明确告知对方,他们这样的催收行为已涉嫌违法犯罪 。

自今年6月1日起,王果一直被催讨电话骚扰,缘由是其老家有位他不认识的老乡,在重庆市分众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旗下平台“还呗”上,有1221元欠款逾期。对方称,王果是欠款人的联系人。然而,该欠款人否认自己在网贷平台登记了王果的号码。

王果收到的催收信息。

王果表明自己的身份后,对方称已对情况做了备注,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果依旧遭到催收电话以及催收短信的骚扰,自6月1日到7月12日,王果总共收到186条催收短信与100个催收电话,直至发稿之时,骚扰电话和短信依旧没有停止。

106短信平台发来的186条信息部分截图。

王果提出抗议时,“还呗”工作人员表示,您对骚扰的定义存在误解 。

不认识的老乡欠了1221元网贷

王果是湖南某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今年6月1日上午9点多的时候,他收到了一条催收短信,短信的号码开头是106,内容为“【分期金融】刘某某,还贷呗欠款网贷因为多次跟您协商都没有结果,清收人员将会在今日12点拟定债务委托书,授权专员到预留证件地上访,还款终止拒收请回复R。”

刘某某6月的还款记录。

王果觉得很奇怪,他表示自己根本不认识那个“刘某某”,他心想大概是对方发错了,所以没有理会 。

中午11点多的时候,他再次收到了由该106开头号码发来的信息,内容是“【分期金融】刘某某,在与还贷呗欠款沟通之后仍然拒绝还款,资料已经核实完毕,现在将会出发前往平台预留地址,进行全额收缴,并且联合当地村(居)委陪同进行全款清收,若拒收请回复R。”

接着,当日下午3点多,他又收到一条短信,短信的号码以106开头,后面的数字不同,短信内容为:【普惠金融】刘某某,委派的外勤人员已到达户籍地调查财产,并提前于附近公示其欠款及个人实名图,全程摄像,请不要出现逃匿行为。拒收请回复R。

当日下午4点,该号码好像发来了最后通牒。内容是“【普惠金融】刘某某,贷款今日18点若未处理,我司会通过当地管理人告知您家中人处理全额,还会全力拨打催收电话核实你的相关情况。拒收请回复R。”

王果没有进行“回复R”的操作,他心里担忧这可能是电信诈骗行为。从那以后,以106开头的号码持续不断地发送类似的骚扰信息 。

发信息时,各种虚拟号码打给王果,6月1日,两个显示为辽宁沈阳的电话打过来,王果解释自己根本不认识刘某某,可对方没放弃,6月2日,一个显示为福建福州的号码两次联系王果,称王果被登记为刘某某的紧急联系人,要求王果通知刘某某还款。

王果不堪其扰后,想起母亲也姓刘,便询问父母是否认识一个叫“刘某某”的人,父母想起老家村里确实有个人叫“刘某某”,随后王果被催收电话骚扰的情况被转达给了刘某某。

6月7日之后,王果未曾再度收到催款信息。然而从7月1日起,新的一波骚扰信息以及电话如炸弹一般,每日在上班时段轰炸王果的手机。截止到7月12日,王果总共收到186条催收短信以及100个催收电话。

7月11日,刘某某告知澎湃新闻,他今年50岁,几个月前,他急需资金,经朋友介绍,由朋友帮忙操作,在“还呗”借了5000元,两笔借款总计需还七八千元,还款方式为每月分期,其中一笔已还清,另一笔已还2869.65元,逾期欠款1221.25元,后续三个月每月还549元便可全部还清。

刘某某表示自己从事工程工作,上面的老板未给他支付钱款,他对此毫无办法,目前正在四处筹措资金以偿还欠款 ,他还称正常扣利息可以,等自己有钱了定会偿还,自己从未说过不还钱,也没有赖账的打算 。

刘某某手机上显示的欠款余额。

刘某某提供的截图显示,这笔欠款逾期超过两周。

刘某某表示,他和王果是同村人,他认识王果的父亲,王果读书后在县城工作,和他不是一辈人,或许与他不太熟悉。他手机里有两百多个号码,可能存着王果的,但他肯定没把王果的手机号当作紧急联系人或亲人号码提供给网贷平台。刘某某称紧急联系人填的是自己老婆的号码,他老婆也总接到这种催收骚扰信息和电话。他本人对一些虚拟号码拒接。

“先生,你对骚扰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啊”

王果因持续遭受106短信骚扰而烦躁不已,他将这些号码拉黑,然而仍有新的106号码发来短信 。

有的信息存在冒充公检法的嫌疑 ,例如 :“名下有还贷呗一案 ,现在受到相关机关的指示 ,由于恶意透支贷款 ,已被我司备案 ,户籍地司法协助部门已经受理了此案 。” 又如 :“还贷呗恶意拖欠且失联 ,司法人员将会前往户籍地走访 ,协同村 、居委会登门核查取证 ,核实个人经济情况以及家中条件 。”

王果身为法院工作人员,看到那些借助司法手段实施恐吓的信息,感到哭笑不得,各种虚拟手机号不断打来,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他对部分手机通话进行了录音。

7月10日下午1点,王果接到一个不同手机号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对方自称是“还呗”的催收工作人员,明明声音和其他电话一样,但却称自己是第一次打电话给王果。4点时,王果又接到一个不同手机号打来的电话,同样对方自称是“还呗”的催收工作人员,声音与之前相同,也说自己是首次致电王果。6点多,王果再次接到一个不同手机号打来的电话,对方依旧自称是“还呗”的催收工作人员,声音未变,还是称首次给王果打电话。当王果多次告知对方根本不认识刘某某后,对方表示,可以提供刘某某的号码,让王果来联系刘某某。

7月11日上午,王果再次接到自称是“还呗”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此次王果明确告知对方,自己不认识刘某某,不存在为其向刘某某讨账的义务,自己身为法院工作人员,对方这种催讨行为已涉嫌违法犯罪,希望对方别再进行骚扰,对方愣了一下,称会对王果的情况加以备注 。

王果手机正在被“还呗”平台骚扰。

然而,就在当日下午,106开头的催收信息又准时出现了,按照约定发到了王果的手机上。

当日晚上6点多,王果收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由023开头的座机打来的,电话沟通的内容和之前没有不同,他听出来打电话的是同一个人 。

王果认真地质问对方,他表示自己不认识对方,也不认识他,还质问对方凭什么可以持续性骚扰自己达一个多月时间 ?

对方表示,由于他留了你的电话作为紧急联系人,所以在系统上删不掉。若你想不让他们打电话,可打电话让他来删掉 。

“你们这样已经骚扰到我了。”王果说。

对方说,先生,您对骚扰的定义是不是存在误解,我们只是让您给对方打个电话 。

王果表示自己不认识他,反问为何要给他打电话,之后023座机继续来电,王果就再也没接 。

澎湃新闻留意到,5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该指引被简称为《指引》,《指引》明确作出规定,在催收对象这一方面,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催收机构应该只针对债务人进行催收,而不应该向联系人进行催收 。

催收人员可与联系人联系存在三种情形,这是根据《指引》规定的。第一种情形是,无法联系到债务人本人,目的是及时恢复与债务人联系。第二种情形是,债务人已死亡、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要建立与其可能存在的财产继承人或利益相关人联系。第三种情形是,金融机构与债务人可通过协议约定等方式明确无法联系到债务人本人的具体场景等 。

《指引》还强调,若联系人明确拒绝催收人员的请求,或要求催收人员不得再联系,那么催收人员不应再与其联系。

更重要的是,要是有任何一个你不认识的人,随意将你的手机号登记为网贷联系人,那你岂不是就会成为催收人员能够肆无忌惮进行骚扰的联系人了 ?王果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院工作人员遭催讨电话骚扰186条,催收行为涉嫌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