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3 天前

蒋介石女婿竟是中共特工,陆久之身份成谜,是优秀特工还是投机者?

陆久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直至如今,人们仍然只能用神秘这个词来描述他。

陆久之最引人关注的头衔是“蒋介石的女婿”,最令人惊愕的身份是中共特工,蒋介石的女婿竟是中共特工,想必此刻一场谍战大片已在人们脑海中迅速上演,然而这部谍战大片的放映似乎并不那么顺畅。

在老党员陈修良口中,陆久之是个好同志,他为党立过许多特殊功勋 !

可是,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给陆久之的身份蒙上一层朦胧面纱的,除了滚滚向前的历史烟云,还有他的弟弟陆立之,在陆立之眼里,他这个哥哥“是柔软的骨头”,是“风月场上的花花太岁”……

陆久之十分神秘,他究竟是一名优秀特工,能将身份隐藏得连家人都被迷惑,还是一个时代的投机者?

本是同根生

陆家在湖南长沙,是个官宦世家,到陆翰这一辈志向仍未改变,陆翰做过湖南省税务局局长,还曾给好几个军阀做过幕僚。

先是在浙江军阀卢永祥那里,之后陆翰出任孙传芳为总司令的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军法处处长,陆翰后来遭人暗中杀害,陆家的顶梁柱倒下了,从此家道中落,十个子女只能辍学,到工厂上班。

陆翰有个长子叫陆久之,他在浙江省甲种工业学院读机械科,毕业后到上海寻找工作机会。他的校友蔡叔厚留日归来创业,聘请陆久之到绍敦电机公司工作。在老板蔡叔厚的影响下,陆久之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陆翰另有一个儿子名为陆立之,他比哥哥陆久之小7岁,在北伐战争期间,弟弟陆立之跟随中共第一个工人党员徐梅坤开展组织活动,他是中国共产党为发动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而秘密培训的工人中的一员。

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失败后,经徐梅坤介绍,陆立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组织派他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那里,他的同学中有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还有“一大”年龄最小的代表刘仁静。后来,陆家的女儿陆慎之与刘仁静喜结连理。

最开始,兄弟俩都投身于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哥哥陆久之在老板蔡叔厚的引领下,于上海地下总工会秘书处开展工作,弟弟陆立之已然成为一名党员,被组织派遣前往苏联学习,他们在血亲之外,拥有了新的关系,即同志 。

1930年,命运将同根生、长在同一根主干上的两兄弟分到了不同的枝叶上,在苏联期间,他们的妹夫刘仁静成了托洛茨基的信徒,甚至在未向组织汇报的情况下,寻访了被苏联驱逐出境的托洛茨基。

刘仁静回国后,组织了托派“十月社”,弟弟陆立中加入了这个组织,因为他们参与了托派活动,所以都被开除出党。

哥哥陆久之长期于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他曾参与营救陈赓的行动,因掩护日本共产党领导人佐野学而致使身份暴露,于1930年前往日本避难 。

托派组织内部经历巨大动荡是在被开除出党的第二年,弟弟陆立之变节,向南京政府自首,之后被收入军统工作。

他的妻子黎彩莲,与他同为托派,当时正在医院产子,听到消息后,她丢下孩子,跑出医院,与成为叛徒的丈夫决裂 。

哥哥陆久之在1926年与孙中山好友陈国权的女儿陈宗蕙成婚,1930年妻子和他一同前往日本留学,陆久之进入日本铁道学院读书,还进入早稻田大学读书。

陆久之用了七年时间,日语说得极为流利,与此同时,他被《申报》聘为特派记者,凭借记者身份结交了众多日本朋友,抗战爆发后,身处国民政府驻日使馆的陆久之带着妻子回到国内 。

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因信仰不同而反目成仇的父子兄弟不在少数,因政见不同而反目成仇的父子兄弟也不在少数,只是在中国共产党这棵树上能分成两棵树杈的兄弟有些稀奇了。

也正因如此,同样的事件,在兄弟俩日后的叙述里,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兄弟俩共同演绎的这出罗生门,让哥哥陆久之的面貌,在历史的迷雾中,若隐若现。

首先弟弟陆立之表示,哥哥陆久之在前往日本前,与上海滩黑帮刘玉清交往甚密,在那段时间里,从哥哥陆立之的口中得知,那正是他与共产党人结交,并且参加地下党工作的时期 。

陆久之的老板是蔡叔厚,蔡叔厚思想激进,他们所在的公司,表面上是电机公司,实际上是地下党一个重要的秘密联络站。

“四·一二”事变之后,陆久之按照组织的安排,进入了负责搜捕革命志士的“工会统一委员会”进行隐蔽,特务围捕陈赓的消息是由他传送出去的,特务围捕向忠发的消息也是由他传送出去的。

内部排查问题查到陆久之头上,组织安排他到广州叶帅家避难,叶帅了解到陆久之有个挡箭牌,他妻子是孙中山挚友之女,于是让他返回上海继续工作,还托孙中山秘书连声海出面,介绍他进入上海招商局工作。

哥哥陆久之称,陈寿昌前来与他联系,交给他一项秘密任务,即掩护并保卫日本共产党总书记佐野学的生命安全,这位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在他家安然度过了35天,后来此事终究被人泄露,佐野学被押解回日本,他因受此事牵连,也不得不出走日本 。

不过,事情在弟弟陆立之口中有不同说法,弟弟陆立之说,当时陆久之只是分租了一间房子,租给一个身份不明的日本人 。

后来,日本人被逮捕了,无法确定此人就是佐野学,同时,他怀疑哥哥有出卖佐野学的嫌疑,原因是当时在上海,蒋介石围捕革命党人的声势极为浩大 。

与此同时,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受了很大破坏,原因是叛徒出卖,专门惩治叛徒的“红色打狗队”声势渐大,哥哥莫名其妙地仓皇逃往日本,这或许与之有关。

在弟弟陆立之看来,哥哥陆久之此后的人生经历,只能被总结为,他是有着柔软骨头的人,是风月场上的花花太岁 。

陆立之说,陆久之前往日本后,依旧和日本的黑社会有所往来,所以回国之后,他成了国民党对日情报部的情报员。

抗战期间他身为双面间谍,他是中国的情报员,同时也是日本的特务,在日本海军特务机关的指使下开设信托公司从而发了横财,他办了舞厅还收舞女为妾,一时极为疯狂,在国难期间他还运送物资进行走私 。

建国后,哥哥抛弃了原配妻子,还曾偷渡前往日本,转移了巨额财产。陈瑶光移居香港后,与女友厮混在一起,此事被发现后,他被赶出了家门。他入狱是因为被判定犯了日本特务罪 。

判决书上写道,存在亲日的奴化反动宣传,这种宣传危害了革命事业,并且此人仗势欺诈、受贿,其情节十分恶劣,解放后还交代不成……

弟弟陆立之所说的哥哥,完全是一副小人的嘴脸,他还提到了哥哥的一段婚姻,在这段婚姻中哥哥成为了“蒋介石的女婿” 。

“蒋家驸马”

陆立之声称,哥哥和陈瑶光的这段婚姻,已被彻底美化,其背后,隐藏着一桩肮脏的交易:

陆久之当时担任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少将参议,他为接收上海的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物色了一位成年的“八小姐”,这位“八小姐”是无锡商会汉奸钱某的幼女,之后将其藏于钱家花园。汤恩伯投桃报李,秘密嘱咐其秘书长胡静如代他寻觅“一枝花”送给陆久之,让“一枝花”成为陆久之的第三方小妾 。

这“一枝花”是陈瑶光,陆立之说,陈洁如不同意这门婚事,因为哥哥已有妻妾子女,哥哥年龄比陈洁如大三岁,比陈瑶光大22岁,还说哥哥“逢场作戏,必始乱终弃” 。

第一个人物是汤恩伯,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带领部队参加台儿庄战役,还参与了徐州会战,是让日寇胆寒的抗日名将。

在解放战争期间,汤恩伯是蒋介石的“三大宠臣”之一,然而他的表现糟糕透顶,最终落得个声名狼藉的下场 。

陆久之称自己和汤恩伯是“总角之交”,那时汤恩伯正在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汤恩伯打算改学军事,于是辍学回国筹措求学经费 。

于是他便向陆久之求助,请求陆久之的父亲陆翰为他托人保荐,经过一番周折,汤恩伯经由陈仪保荐,最终如愿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八期步兵科。

汤恩伯学成归国后,受到陈仪、蒋介石的赏识,仕途顺遂,不断高升,他自然没有忘记当年的恩人,1945年3月,汤恩伯担任陆军第3方面军司令官 。

抗日结束之后,汤恩伯出任京沪卫戍区总司令,与此同时,陆久之担任了第3方面军的少将参议。对于汤恩伯,陆久之谈论较多的是创办《改造日报》以及策反汤恩伯这两件事情。

陆久之担任汤恩伯少将参议,他对军事并不熟悉,于是他打算创办一份针对在华日俘、日侨的日文报纸,宣传中日友好,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罪行。

首先他向中共地下党进行请示,在征得同意之后,他便向汤恩伯提出了这个请求。

汤恩伯亲自为这份刊物题写刊头,为其提供保障,该刊物在中国和日本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总理曾叮嘱《改造日报》的总经理,要将这份有价值的报纸妥善办好,众多左翼作家如郭沫若、茅盾、夏衍、田汉、翦伯赞都曾为这份报纸撰写文章。

《改造日报》的立场愈发倾向激进,这引发了中央宣传部的不满,也招致了冈村宁次的抗议,最终它不得不在1946年9月停止发行。

1947年,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没,他是汤恩伯麾下的,汤恩伯因此被降职查办,一年后解放军百万雄师即将渡江,蒋介石已经无人可用,于是再度启用汤恩伯。

此时地下党希望能像傅作义那样把汤恩伯策反过来,这项任务落到了陆久之的肩上,只是因为受到特务监视,所以策反计划流产了。

当年《改造日报》停刊,陆久之在汤恩伯保护下,继续担任少将参议,3个月后,陆久之与陈瑶光结婚,他又多了“蒋介石女婿”这一保护伞 。

不过,蒋介石的女儿从何而来呢?蒋家向来多提及的仅有两位公子,蒋介石的原配毛福梅育有一子蒋经国,没有名分的侍妾姚冶诚收养了一子蒋纬国,蒋宋美龄未曾有孩子 。

说到蒋介石的女儿,就要介绍第二位人物陈洁如,陈洁如出生于商人家庭,自幼家境富裕,她的好友成为张静江的续弦,她在张静江家偶然遇到前来做客的孙中山和蒋介石。

蒋介石在这之后,便对陈洁如展开了猛烈追求,他向陈洁如表明,自己已经和原配毛福梅脱离了关系,也与侍妾姚冶诚脱离了关系,还允诺说“你将是我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

1921年12月5日,他们举行了结婚仪式。婚后,他们度过了一段看起来十分幸福美好的时光。经何香凝牵线搭桥,他们共同收养了一位侨胞的女儿,并为其取名蒋瑶光 。

年少丧母的蒋经国受到陈洁如照料,到六十年代他仍称陈洁如为“上海妈妈”,实际上蒋介石并未离婚,1927年为追求宋美龄以获取政治利益,他甚至不承认与陈洁如的婚姻关系。

1927年9月28日,上海《申报》刊登了题为“蒋中正启事”的单身申明,1927年9月29日,上海《申报》再次刊登了该单身申明,1927年9月30日,上海《申报》又一次刊登了题为“蒋中正启事”的单身申明,其内容为:“毛氏发妻,早经仳离;姚陈二妾,本无契约。”

蒋介石哄骗陈洁如暂且离开中国五年,称北伐成功、中国统一之际定会马上接她回来,1927年8月陈洁如把女儿交给母亲抚养后,离开上海前往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

1933年,陈洁如回到国内,此时女儿蒋瑶光已经长大,而丈夫蒋中正迎娶了宋美龄,陈洁如深受打击,便将女儿蒋瑶光改随自己的姓,成为陈瑶光 。

1949年蒋介石退往台岛,陈洁如选择留下,之后她获特批前往香港生活,蒋经国出资为她购置了九龙窝打老道的豪华公寓。

第三位登场的是陈瑶光,她是与陆久之结婚的“蒋介石的女儿”。抗日战争期间,陈瑶光未满20岁,她嫁给了朝鲜人安某,还生了两个儿子。

安某身为日本间谍,抗战胜利后,因惧怕通敌汉奸罪,抛下妻儿后潜逃,从此在世间消失不见,陈瑶光成为孤儿寡母,只能依靠母亲陈洁如的接济维持生活。

陈瑶光的好友周安琪,是汤恩伯秘书长胡静如的夫人,她见陈瑶光日子过得艰难,便给她找了一门亲事,那个人就是陆久之 。

陆久之当时已有妻妾子女,其原配是陈宗蕙,陈宗蕙育有一子一女,分别是博雅和蓓莉。对于二人结婚时陈宗蕙的情况,陆久之称陈宗蕙病逝,而弟弟陆立之则表示嫂子是被哥哥遗弃了。

妾室余莉娟原本是舞女,她生了一个儿子,这样算起来就是一妻一妾,还有二子一女,即便算是蒋介石的养女,去做比自己大20多岁男人的第三任太太,也是会觉得委屈的。

但在当时,蒋陈二人已分开多年,陈瑶光还带着两个孩子,对于那个时代的女性来说,陆久之算得上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

据陆久之讲,陈洁如颇为满意,还送给他一块金表。1946年圣诞节,陈瑶光和陆久之在上海成婚,婚后育有一女陆玖莉,并且还有陈瑶光前夫的两个儿子陈忠人、陈晓 。

陈洁如在香港去世后,留下了一笔巨额遗产给夫妻俩,陈瑶光获得特批前往香港处理母亲的丧事,此后便在香港定居了。

蒋介石的“红色”女婿?

陆久之确实娶了蒋介石和陈洁如收养的女儿陈瑶光,从而成为了“蒋介石的女婿”,这件事倒不会引发什么争议。

然而陆久之是不是中共特工,因弟弟陆立之的访谈变得扑朔迷离,要探究陆久之的红色身份,就得判断兄弟二人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

世间多数人都会为亲人隐瞒缺点或错误,然而在陆立之嘴里,哥哥陆久之存在投机倒把的行为,还极其善于钻营,兄弟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在什么时候关系失和的呢?

弟弟称,哥哥陆久之在日本与日本人来往密切,蔡叔厚察觉到陆久之有嫌疑,于是取消了东京站计划,因蔡叔厚已死无对证,陆久之便放言揽功。

但他还表示,1950年时,陆久之是受上海统战部负责人吴克坚的派遣,与蔡叔厚一同前往香港,为前往台岛开展工作做准备 。

倘若陆久之真的存在日本特务的嫌疑,如此重要的任务怎么会交给他呢,蔡叔厚又怎么会同意两人一同前往台岛呢?

依照弟弟所说,陆久之前往日本转移财产,这一行为被统战部识破,双方断绝了往来,那么在动荡时期,陆久之为何又受到统战部保护从而保住了性命呢?

陆久之表示,他从日本回到上海后,凭借和日本人的关系,在上海开设了“璇宫舞厅”(后来改名为“云裳舞厅”),还创办了海安信托公司,利用舞厅与信托公司为共产党提供情报、运送物资;1950年,他被派往日本策反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团长朱世明 。

从资料中能够查到,在《改造日报》存在期间,哥哥陆久之担任社长一职,弟弟陆立之则出任了《改造日报》的记者,由此可以看出,一直到抗战胜利之后,兄弟二人的关系还没有达到水火不容的程度。

他们闹翻,不是在1930年“托派”陆立之被开除出党之时,也不是在投到国民党旗下的期间,信仰和立场似乎都不是兄弟失和的缘由。

分歧产生在1955年之后,“潘扬案”发生后两人都被捕入狱,弟弟陆立之说哥哥是因日本特务罪入狱,然而哥哥陆久之称自己是被“潘扬案”牵连 。

该相信谁说的话呢?兄弟俩谈论这些往事时都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记忆难免出现差错,两人的言辞中都存在前后矛盾或者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弟弟叛变并投向军统,哥哥与日本人走得很近,因此很难依据其中任何一人的话语来判断陆久之的真正身份。

沙文汉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他和妻子陈修良都是资深党员,陈修良曾肯定陆久之对革命有特殊贡献,还曾在回忆夏衍的文章中写道:

夏衍是留日学生,陆久之是留日学生,蔡叔厚是留日学生,他们都为苏联远东红军总参谋部做日本的情报工作 。

这对忠诚的革命夫妻所说的话,应该会比陆立之的话更加可靠,陆立之与陆久之兄弟间存在怎样的龌龊,确实难以知晓,而若想确定陆久之的特工身份,也需要更多资料公布出来 。

2008年,陆久之在上海病逝,享年106岁,他的妻子陈瑶光赶回来为他主持葬礼,上海文史馆发出的讣告肯定了他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的经历。

陆久之的身份有待进一步证明,然而有许多隐蔽战线无名英雄,他们的经历和陆久之叙述的经历极为相似,为了革命,他们隐姓埋名,亲人们不理解他们的行为,甚至将他们当作坏人、敌人,他们功勋卓著,永垂不朽,可他们的名字却无人知晓 。

“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名?河山即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蒋介石女婿竟是中共特工,陆久之身份成谜,是优秀特工还是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