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3 天前

众多家庭追捧出国留学,听听留学生怎么说及我的留学摇摆经历

如今,出国留学受到众多家庭的青睐,具备条件的家庭都会挑选让孩子出国求学,那么出国留学有哪些益处呢,下面就来听听这些留学生的看法,或许能引发大家对于选择留学的深入思索。

不太满意现在的研究生教育

说起来我是很容易动摇的摇摆党,眼瞅着马上就要大四了,托福和GRE断断续续折腾了半年,仍未结束,怪自己太磨蹭,最主要的问题是这半年来,一直没确定出国的想法 。

如今,时间节点已至关键阶段,与老师、朋友、父母都聊了不少,最终确定前往美国的路线坚定不移,然而在此过程中不知犹豫了多少回 。

本人就读于国内某985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当时周围很多人一上来就叫嚷着要出国读研,那时自己年纪小,处于大一大二阶段,对此一点感觉都没有,整日惶惶不安,虽说也做过不少荒唐事,但很少考虑出国的事情,所以不太关心自己的GPA,每次考试前都会努力复习,平时也安稳地上课,并未特别在意 。

直到大二时学校有了留学法国的项目,本想报名试试,却发现自己在本专业的排名未进50%,顿时慌了,觉得自己很差劲。于是一边学习法语,一边忙着提高绩点。一年后,实际上仍是阴差阳错,没能参加法国的项目。

大三了,马上就要面临如同过独木桥般的关键时期,周围的人,有的在准备考GRE,有的在准备考托福,而我呢,法语学了大半年,却一直都是吊儿郎当的状态,想去法国这个目标,依旧遥遥无期 。

在这期间,和周围同学一样,进入老师的实验室做项目,体会到国内研究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局限性,自己虽不是学神、学霸,却不太认同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于是出国的想法开始不断坚定起来。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我的英语成绩非常差,我一直都不太喜欢学习英语,在大学里也从未用心,所以面对各类英语考试都觉得用处不大,于是在大三下学期就开启了漫长的英语备考 。

说实话,我们专业的专业课程压力不小,每天课程排得满满的,还有作业要做,还要在实验室耗费时间,留给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充裕,所以觉得这是正常的,到目前快9月了,G拖仍未完成,心里十分着急上火。

其实我并没有过多考虑出国这件事,一方面是对当下的研究生教育不太满意,另一方面是不太想工作。我觉得要出国的话,就应当去体验更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个人受到老师、学长的熏陶,了解了不少美国的教育模式,其中有我非常向往的地方。我非常想尝试专心研究一个项目,体会团队合作,感受大家一起科研探索的过程。

如今已经确定下来了,一方面要继续准备GT,另一方面要开始准备写PS和CV,还要查看各种学校,所以还是非常忙碌的,尽管周围有很多同学可以一起准备,但是心里或多或少还是没什么底,也有点自我怀疑,毕竟准备时间太短了。

还有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需要努力,也期望能和大家交流更多经验,还希望自己最终可以申请到心仪的学校,不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出国,是对我自己的一场证明

关于我的出国,也是高考失败的一个故事。

我的成绩不算差,就算考出了三年里最差的分数,也能选一所不错的985院校,还能挑其中最好的专业,然而这是一所我哪怕做最坏打算时都从未考虑过的学校 。

我去下一届高三班上课,上了两天,高考填志愿时,五个平行志愿只填了一个,六个专业填了四个,还不服从调配,其实今天想来,那确实是小孩子的任性,要是当初好好打算,我应该能为自己做个更好的决定 。

但我毕业那年有一句话很流行,高考的魅力不在于梦想成真,而在于阴差阳错,我就这样来到了我的大学,读了工科。

爸妈十分高兴,原因是学校离我家车程仅两个小时。爸妈的所有朋友都夸赞,说你女儿真厉害,我说我考得不好,他们只会大笑着拍我肩膀说真谦逊,仿佛所有不太熟悉的人都认为我理应极其开心。

那是一段让我极其难受的时光,我觉得每个高考失利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心态 ,在报道截止的前一天 ,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复读 ,不管我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这都注定会是一个遗憾 。

我走上了出国这条路,这并不是一个很美好的故事,我爸不支持我复读,他只是告诉我,不同的道路可以通向相同的目标 。

这四个字说服了我,我有一群非常优秀的高中同学,可谓殊途同归。我爸说,大学是你的一段别样路程,学校排名存在差距,这得靠你自己去弥补。你若想追上高中同学的步伐,就得比他们更努力。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终,我在最后一天去报到,迎接属于我的这段独特经历。

当然幸运的是,工科领域付出就会有收获,我这个有惰性的人能在大学保持这样的强度努力,一定和高考失败有关,这里的老师常说,能来到这里的都是班上的佼佼者,在这样的情境下,我总会不由自主想起那些拍我肩膀说我谦虚的叔叔阿姨。

我的殊途是一段孤独的征程,我常常受到挫败,我不能向大学同学抱怨我的高考,因为他们会觉得我作,我自己也会觉得作,我想把一个梦想小心地保存在心里,这应该是珍藏它的更好方式。

是的,我正走在自己独特的道路上,马上就要升入大三了,我一直期待着未来能与高中同学在国外重逢。或者说,他们实际上已成为优秀的象征,我渴望与优秀相遇。这优秀并非他人眼中的,而是我自身所追求的 。

出国,就是我想要的证明,是对我自己的一场证明。

当然,时至今日,出国已不再只是当年所追求的那样了。我爸当年终究是对的,一年时间能学到许多新事物,当以回首的状态去看那段岁月,会发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确实如此呀!

如今看来,国外看上去那般完美,很大程度上只是由于距离产生美,然而我依旧想要出去瞧瞧,因为我坚信一个截然不同的社会能够给予我更包容的心态,更多元的思维方式,更独立的人格。况且,我已然准备了许久......

我不要让自己的人生一眼看得到尽头

在又一次GRE失败之后 我觉得是时候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

那天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踏实这两个字真不应该用口说,一字一顿地才能读出那种厚重感”。其实真正做起来又何尝不是如此。知易行难。大学一点一点变得轻浮。觉得好成绩的到来都是唾手可得。觉得好成绩的到来是理所应当。而忘了奋斗两个字真正的含义。

当初若没有那份决绝,没有专心致志,我便考不进三中的尖刀班,也不会给自己一个能和当地最优秀学子并肩的机会,虽说高中时成绩并不突出,不过有优秀的人相伴,总能领悟到“最优秀的人因聪明而明确且努力的道理”。

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尽管自己就读于C9高校,可总感觉身边的人相比高中时差了一些,而且自己也逐渐被周围环境影响,变得懒惰、爱投机取巧。

然而我不能怪罪环境,重要的是在我余下的两次机会中保持本心,相信自己,申请季不知不觉就来了,而自己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做好,现在只有这两次机会了,请拿出本质的你,最好的你,那个力排众议的你,决绝的你,抛开一切的你,至少,你现在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

关于出国,这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能在22岁时拥有更多可能性,我不会将其视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不过我觉得趁着年轻,不应让自己的人生一眼就看到尽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众多家庭追捧出国留学,听听留学生怎么说及我的留学摇摆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