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前天 04:19

武汉三环内最后一家化工企业停产搬迁,古田老工业区告别化工时代

长江日报 记者康鹏 通讯员杨丽 马巍

昨日,在解放大道古田,60多年来,这里首次出现烟囱不冒蒸汽的情况,机器也不再轰鸣,空气中也闻不到刺鼻的化学品气味 。

武汉三环内最后一家化工企业——武汉有机实业正式停产搬迁。

“一个时代结束了。”57岁的员工王斌感叹。

这位工作了38年的老职工表示,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这里的一砖一瓦他也都熟悉,这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他闭上眼睛都清清楚楚。

自2008年启动化工企业搬迁工作以来,历经七年,充满艰辛,极不寻常。这其中饱含着硚口化工专班的艰苦努力,也得益于数万企业职工对城市不断成长的理解与支持。有着百年光荣历史的古田老工业区,正式告别“化工时代”,迎来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变迁。

双虎涂料厂内,有一座等待拆除的老烟囱,它见证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记者陈卓 摄

边生产边搬迁,企业实现平顺对接

古田地区曾密密麻麻地挤下300多家企业。

菜地变成了闹市,危化品生产环节的安全隐患加剧了,危化品储运环节的安全隐患加剧了,危化品销售环节的安全隐患加剧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了。

搬迁,这不仅是政府提出的要求,也是民众发出的呼声,同时还是企业走出“围城”的内在所需。

政府开展土地收储工作,以此对企业予以补偿。企业凭借土地变现获取发展资金,于更具生产条件的工业园区建造新厂房,购置新设备,引进新技术,从而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远大医药于2010年开始启动搬迁工作,新的生产基地陆续迁移至阳新、沌口、东西湖等地,在这4年的时间里,企业的总产值从10亿增长到了22亿。董事长谢国范表示,搬迁是一次能实现多方共赢的机会,在此之前,他们犹豫了20多年,结果反倒耽误了企业的发展。搬迁之后,企业获得了转型与发展的空间,职工化解了历史遗留的矛盾,政府能够对产业展开重新规划,城市环境也实现了巨大的改善。

力诺旗下的双虎、有机进入武汉化工新区并入驻,用地面积比原来扩大了6倍,还更换了新一代设备,新的流水线基本能够实现无人值守,不像过去那样存在瓶瓶罐罐的情况,安全风险和污染都大幅降低。

更为有利的是,力诺、有机搬迁到化工新区后,与武汉80万吨乙烯生产基地仅一墙之隔,该生产基地被誉为“十一五”期间“湖北一号工程” ,力诺、有机的上下游产品无需包装运输,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力诺、有机成为“乙烯”最靠得住的“小伙伴”,年产值可增长数倍。

无机盐新厂一期投产后,年产量为6万吨,这一产量比老厂扩大了一倍多,二期投产后,年产量能够达到25万吨。

在搬迁过程里,企业需要留住客户,生产绝不能有一刻停顿。多数企业采取“边生产、边搬迁”的策略,新厂开展建设,设备进行调试,同时老厂的设备进行拆卸,厂房予以腾退,物料实现转移 。

因此,项目立项是政府最经常协调的问题之一,征地拆迁是政府最经常协调的问题之一,道路水电等也是政府最经常协调的问题之一。仅在2014年,硚口区政府就与化工新区协调了64次,硚口区政府还与黄冈等地的化工园区协调了64次,硚口区政府又与潜江等地的化工园区协调了64次,促使搬迁承接一环扣一环,实现平顺对接。

“企业要越搬越大,越搬越活。”硚口区化工专班负责人表示。

部分企业搬迁示意图

多花四年,四万员工人性化大分流

硚口99家化工企业进行集体搬迁,涉及在职职工,涉及离退休职工,还涉及社会居民,人数超过4万。规模如此大,人数如此多,在武汉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

在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分流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硚口样本,书写了许多有关迁移与坚守的故事,书写了许多有关牺牲与温情的故事。

硚口区委区政府态度明确,这些老工人是这座城市的有功之臣,搬迁改造要对历史负责,要对功臣负责,要对情感负责,要对记忆负责,要对活生生的人负责,要直面困难,要采用人性化的方式,力求“一个都不能少”。

搬迁工作原本预计3年完成,实际上持续了整整7年。

时间持续得久,这体现出难度是很大的。企业搬到市郊或者外地后,老人看病不方便,大人上班不方便,小孩上学也不方便。如果不随迁,很多职工劳动技能单一,而且年龄偏大,再次就业会更加困难。

处于去留两难的状况时,硚口区政府和企业以及职工代表紧密交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分流方案,竭尽全力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想留下来的职工,提供技能培训,在安置上给予政策性倾斜。

对于那些愿意前往新厂工作的人,政府会进行协调,让企业在新厂增建宿舍,并且每周安排往返接送,以方便轮班职工。

有机实业的负责人介绍,企业为方便职工上下班,职工要前往60公里外的化工新区,为此企业不但提供班车,还调整了倒班时间,将三班变为两班,让职工休息时间更长 。

对于其他职工的特殊困难,化工专班一个一个地用心解决。

药厂宿舍住着一位70岁的阮婆婆,她担心搬迁后养子不能为其养老送终,所以一直守在老厂区宿舍不肯搬家,化工专班多次登门做阮婆婆和其养子的思想工作,帮他们化解家庭矛盾,还帮他们搬入一处新建的还建房,阮婆婆对此十分感激 。

一家油漆企业里有一对老夫妻职工,爹爹眼睛失明了,婆婆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他们还有一个30多岁瘫痪的女儿。因为日常生活没办法自己照料自己,化工专班和社区专门去找了一家小餐馆,让餐馆老板每天按照一荤两素的标准给这一家人送饭菜,这个过渡期长达两年 。

化工专班负责人表示,职工为整座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牺牲,职工不能被亏待和遗忘,居民为整座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牺牲,居民不能被亏待和遗忘。

一场没有淘汰的进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三环内最后一家化工企业停产搬迁,古田老工业区告别化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