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22第八届艺术长沙开幕,聚焦中国画传承与更新
11月12日,2022年第八届“艺术长沙”在长沙正式拉开帷幕。“艺术长沙”是长沙具有极大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以及艺术品牌,今年初冬,它在时隔三年后再度与长沙市民相逢。今年,长沙美术馆和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区的策展人是吴洪亮 ,展览以“三相”为题 ,聚焦于中国画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更新 ,该展区有彭先诚的“诚者亦灵变”、梁铨的“日日试新泉”与卢甫圣的“知一知二间”三个个展 ,展区借用了流经长沙奔涌向前的湘江的意象 ,这不仅提示了湖南文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的历史意义与地缘作用 ,还以中华文明水的智慧 ,在当代语境中 ,展现了三位画家回应历史、周遭与自我的不同侧面 。
吴洪亮称,“三相”是“三”系列的又一场展览,在之前的“三少”展览里,李津、刘庆和、武艺三位艺术家作品展现出的是近于成熟且期待破壳的艺术家新状态,“三相”展的三位艺术名家是在艺术经过多年不急不躁的打磨后一次返璞归真的蜕变,彭先诚、梁铨、卢甫圣三位前辈艺术家的自由与坚守是展览能够建构的立足点。他们对艺术有着深厚理解,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这是本次展览的学术支点,那些艺术状态醇纯相融,这是后学的榜样,也是观者的最大看点。
https://img0.baidu.com/it/u=497642596,203023833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7&h=500
此外,展览还会展出外国艺术家然娜·卡迪罗娃名为《水果》的艺术创作 ,展览将持续展出到2023年2月5日 。
潇湘晨报记者李佳美
【展览链接】
1.彭先诚:诚者亦灵变
彭先诚在绘画方面是典型的自学成才,在绘画这一途上,他与不少专业画家不同,在十年动荡时期,那些专业画家少有作画机会,而青年彭先诚的绘画基本功恰恰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打下的,他利用当时画宣传画的机会,进行了大量的水粉画练习,还进行了大量的油画练习,他还可以临摹苏联印刷品,画模特儿写生 。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使他熟练掌握了造型技巧,这种高强度的创作,让他熟练掌握了色彩技巧,同时,也为他以后的中国画创作奠定了基础。
从1970年代末起,彭先诚开始转向中国画创作,他很快就显现出非凡的能力。他的人物作品多采用没骨法创作,他的花鸟作品也多采用没骨法创作,其色彩清灵,画面雅致,具有典型的个人风格。
彭先诚先生回忆青年时期的自己时曾写道,35岁以前,自己的绘画历程总的说来本是一种自发的力量,是一种单纯而强烈的绘画欲望 ,然而这种“力量”和“欲望”正是一个艺术家成长的源动力 ,如今年逾八十,他仍然“不教一日闲过”,可见当年的“力量”与“欲望”并未减少 。在此衰年,老当益壮,创新不止,诚者亦灵变,此之谓也。
2.梁铨:日日试新泉
https://img1.baidu.com/it/u=4014388023,357902317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025&h=463
据介绍,本次参展的三位艺术家中,梁铨的作品数量是最少的,仅有20多件,并且没有尺幅巨大的画作,对一般艺术家来说,用如此数量的画作撑起近千平米的空间显然做不到,然而梁铨的作品恰恰具备这种能量。
本次展览在空间方面对梁铨的作品做了进一步延展,在理念上也做了进一步延展,借用“大地艺术”的概念,把梁铨作品里的色彩应用到空间设计中,将梁铨作品里的元素应用到空间设计中,营造了一个充满趣味的互动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所有人包括成年观众和小朋友都能够沉浸式体验梁铨作品的能量,流动的人群与静止的空间构成了另一种动与静的结合。
3.卢甫圣:知一知二之间
从教育背景方面来看,卢甫圣接受过最为传统的私塾教育,他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深入研究,他对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深入研究,他对中国传统思想有着深入研究。与此同时,他对西学极为关注,他能够在国际视野之下思考问题。在艺术理论领域,上世纪80年代,他便提出了影响广泛的“球体说”,他贡献了自己对于艺术发展的独到见解。此外,他还曾经担任《朵云》的主编,担任《书法研究》的主编,担任《艺术当代》的主编,担任《公共艺术》的主编等多本重要学术刊物的主编,他同时涉猎艺术理论领域,涉猎艺术实践领域,涉猎艺术传播领域,涉猎艺术市场等多个领域,他可以说是当今中国美术界少有的通才 。
本次展览采用彩虹桥式作品选择方式,一方面挑选卢甫圣早年代表作品,另一方面展示其最近两年新作,这些新作反映艺术家当下创作状态。据悉,本次展览特别展出卢甫圣多件书法作品,呈现其书法造诣,起到管中窥豹之效,折射出艺术家思想光辉。
新闻线索爆料的途径如下: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者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