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史上最豪骑手计划:高额福利与清晰职业路,家属优先就业
京东推出“史上最豪骑手计划”,该计划要撕掉临时工标签,还要打造行业新标杆。2025年4月27日,京东公布消息称,未来三个月要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公司会承担所有费用,为这些骑手缴纳全额五险一金(含个人部分)。入职的前三个月,骑手在完成基本出勤量的情况下,能享受5000元保底工资,后续收入按照“多劳多得”来计算,月均综合收入能够达到1万至1.6万元。另外,骑手能够享有年假福利,还能享受体检福利,也可享受带薪病假等福利,表现出色的人能够晋升为副站长,表现优秀的人能够晋升为站长,其职业发展路径很清晰 。
更引人注目的是“家属优先就业”政策,骑手的配偶能够优先入职京东快递员岗位,骑手的配偶能够优先入职京东保洁等全职岗位,从而实现“一人入职,全家上岗”,网友调侃:“东哥这是包办婚姻+包办工作?”
对比行业目前的状况,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的骑手大多是兼职人员,社保覆盖的比例不到30%,然而京东却以“铁饭碗”的模式,把行业标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
二、订单狂飙倒逼运力扩张:从500万到1000万单仅用一周
京东外卖于2025年2月上线,上线后增长速度很快,在40天的时候,日订单量突破了百万,4月15日,宣布订单量突破500万单,4月22日,订单量更是飙升到了1000万单。按照每位骑手每天平均配送50单来计算,京东需要至少20万名全职骑手来维持运力,然而当前全职骑手的占比只有45%,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商务部《即时配送服务规范》所要求的60%,所以此次进行扩招,既是因为业务上有刚需,也是符合规定的行为。
https://img2.baidu.com/it/u=353300140,259458369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67
京东推出“超时20分钟免单”政策,以此提升用户体验,用户不用申请,系统会自动退款。部分城市30分钟送达率达到了92%,配送效率逼近行业龙头。
三、高福利背后的隐忧:成本、管理与行业博弈
尽管京东的“骑手革命”赢得一片喝彩,但挑战同样严峻:
成本压力方面,若按每位骑手月综合成本 1 万元来计算,那么 10 万人每月就需要投入 10 亿元。京东新业务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长期烧钱恐怕难以持续下去。
管理难题:10万骑手数量激增之后,怎样避免出现抢单乱象?从骑手晋升到站长需要18个月的周期,管理岗位的增长速度能不能与扩张速度相匹配?
京东高薪挖角引发美团、饿了么“防御性招聘”,部分城市单费从5元涨到7元,全行业人力成本或被迫抬升,这属于行业成本推高 。
四、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一场暗合风向的豪赌
京东的这一行动,不仅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还契合了政策导向。商务部规定,即时配送企业中全职骑手的占比不得低于60%,然而京东目前的占比仅为45%,因此扩招是符合规定的必要举措。另外,刘强东多次着重强调基层员工的权益,从快递员到外卖骑手,京东尝试凭借“高福利+稳定性”来重新构建零工经济生态,把劳动者尊严放在商业逻辑的核心位置。
https://img2.baidu.com/it/u=1415702880,104804400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97
专家分析,京东构建即时零售闭环,采用“家庭保障 + 用户体验”双引擎,其野心不仅在于外卖,更指向本地生活全链条 。
五、网友热议:东哥赢麻了?
打工人十分高兴,说:“这才是共同富裕!”,“以前送外卖如同打游击,现在终于能够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正规军了。”
消费者进行调侃,说道:“建议竞争对手学习一下什么叫做用户思维,以后点外卖就要等着超时!”
行业观察显示,这场“骑手大战”有可能促使全行业摒弃压榨模式,不过中小商家成本转嫁的风险必须予以警惕。
结语:送外卖能否送出一片新天地?
京东的“骑手革命”不只是商业层面的博弈,更是对社会价值进行重构。企业只有把劳动者权益以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才有可能真正在市场中取得胜利。然而,高福利能不能转化成可持续的竞争力呢?这场“闪电战”所产生的后续效应,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