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养生堂:关注国人健康,详解妇女比男性易腰痛原因
中国健康养生堂,专注于国人健康,每日都会与你分享各类健康信息,其中涵盖健康资讯、保健常识、心理健康、中医养生、健康饮食、养生食疗、健康知识、生活常识以及两性健康等方面,助力人们远离亚健康状态,要知道健康其实是一种心态!懂得一些健康养生知识,就能自己主宰自己的身体!让养生变成一种习惯!以下便是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妇女在生活中比男性更容易腰痛 ,原因多种多样 ,有的是由妇科疾病引起的 ,有的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 。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看看下文。
腰痛常见原因
1、受凉
腰部若不注意保暖,就非常容易着凉,特别是患有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妇女。在月经期,要注意保暖。在分娩时,要注意保暖。在产后,也要注意保暖。
2、肾虚、阳虚
这种情况在生过孩子、月经不调或者多次流产的妇女中较为常见 ,这些妇女经常会出现腰酸疼的症状 ,还会出现四肢发冷的症状 ,也会出现全身无力的症状 ,其原因是失血过多 ,或者冲任胞宫虚损 ,进而导致肾虚 。
3、劳累过度
持续站立,会使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会积聚过多的乳,还会导致因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
4、妇科疾病
导致腰疼的疾病不只是盆腔炎或宫颈炎,尿路感染会引起腰痛,泌尿系结石会引起腰痛,结核等疾病也会引起腰痛 。
因此,要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
5、腰椎病变
常见于老年妇女,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引发腰椎管狭窄,进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致使出现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而这往往是由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塌陷性骨折引起的。
怎么办?勤快擦腰
腰痛背后的原因极为复杂,我们唯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够对症下药,进而根治腰痛。所以,长期遭受腰痛折磨的女性,千万不要疏忽大意,最好尽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在此,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个迅速缓解腰痛的方法,就是擦腰。
我们腰上有多种穴位,像命门穴、肾俞穴、阳关穴等,经常擦拭腰部,能刺激穴位,促进腰部血液循环,进而快速缓解腰痛。
如何擦腰?
https://img1.baidu.com/it/u=23166550,111836069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0
双脚分开,使其宽度与肩部相同,让身体站直,双手紧握成拳,用虎口所在一侧的拳头,用力擦拭腰部,腰部哪里感觉不舒服,就擦拭哪里,擦拭速度一定要快,一直擦到皮肤发热便可。
有腰痛困扰的朋友,不妨试试这一招。
吃什么?用地黄
地黄是很好的具有补益滋肾功效的中药,它常见于山坡以及路旁荒地等地。鲜地黄是清热凉血的药物,熟地黄是补益类药物。
地黄被当作食品,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的群众就把地黄腌制成咸菜,用来泡酒、泡茶食用。直到现在,人们依旧会把地黄切丝凉拌,用来煮粥食用。
地黄能滋阴补肾,能养血补血,还能凉血。只要是阴虚血虚肾虚的人吃了,都很有益处。另外,地黄可以强心利尿,可以解热消炎,可以促进血液凝固,还能降低血糖 。
鲜地黄
它能够清除体内热气,生出津液,具有凉血的功效,还能止血。可用于治疗舌头发红且感到烦躁口渴的症状,也能应对出现发斑发疹的情况,对于吐血症状同样适用,还可缓解咽喉肿痛 。
生地黄
可用于热病导致的舌绛且烦渴,可用于阴虚引起的内热,可用于骨蒸造成的劳热,可用于内热引发的消渴,可用于吐血情况,可用于发斑发疹 。
熟地黄
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还能益精填髓。可用于肝肾阴虚的情况,能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减轻骨蒸潮热,改善盗汗遗精,治疗内热消渴,缓解血虚萎黄,改善心悸怔忡,调理月经不调,治疗崩漏下血,缓解眩晕,减轻耳鸣,改善须发早白。
生熟地扇骨汤
**食方不是药物,使用3月后仍不见缓解,建议就医。
生地、熟地、蜜枣、扇骨、生姜
https://img0.baidu.com/it/u=1392663418,321027475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把生地洗干净,将生地切成小块,把熟地洗干净,将熟地切成小块,把生姜连皮洗干净,把生姜拍扁。
2、汤煲里放2/3满的水,将生地熟地及姜片倒入。
将扇骨洗净,放入开水中氽烫,以此去掉血腥,之后夹入汤煲中 。
4、生地熟地汤药材味较浓,故加入两颗蜜枣。
5、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
熟地当归羊肉汤
**食方不是药物,使用3月后仍不见缓解,建议就医。
羊肉、熟地黄、当归、黄芪、大枣、生姜
把羊肉洗干净,切成小块,接着用开水焯一下,以此去掉血沫,随后把其余材料洗干净留作备用。
2、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清水,用文火煲3小时。
宜食
有阴虚发热的情况,有口干渴的症状,有阴伤便秘的问题,存在肾阴不足的状况,虚火上炎导致咽喉干痛,还有湿疹、神经性皮炎 。
2、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忌食
1、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
2、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
3、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