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硕士论文:中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利弊分析
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的利弊分析
姓名:于文英
https://sghimages.shobserver.com/img/catch/2023/11/11/4f3402dc-794c-4b48-8c99-9ba54428868c.jpg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
指导老师:蒋博克
良好资产比例汇总;二是提高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在国外,银行发行次级债券以补充银行发行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 2016年,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推出了充分灵活资本补充的特点,这也给我国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而其中隐藏的危险值得我们深入分析次贷的实际利弊。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二章着眼于发行银行、监管机构、各种传统挑战和弊端,包括次级债的固有局限性、市场基础、财务承受能力等。第四章进一步关注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特殊财务状况。第3章的基础。我国当前银行业有两个紧迫的问题。一是控制风险,降低银行业非资本化风险。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这种做法非常普遍。但在我国,次级债作为银行筹集资本的工具,仍然是金融工具的创新。 2019年1月,银监会发布通知,允许采取相关商业管理措施。次级债开始引起国内各商业银行的关注和追捧,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发行计划。然而,大规模发行次级债,除了利用次级次级债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外,还为次级债的利弊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对商业银行次级债的传统功能和局限性,以及我国现实金融环境造成的独特市场价值和突出问题进行系统辩证分析,并提出微观和宏观方面的政策建议。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以及未来债券市场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共六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通过探讨次贷问题的研究价值以及中外文献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明确了全文的主题,即中国商业银行研究。从发行投资者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次级债的主要功能。第三章重点讨论发行次级债引发的三大问题:国际市场小规模投资的合理性和潜在风险。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利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次级债可行的微观要素设计和宏观政策建议,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关键词:商业银行次级债;资本充足率;市场限制; CLC分类号:��.�
https://inews.gtimg.com/om_bt/OE9q3De4cMfVMyapATcdyR27AWnsDy16yUBaswtXO_mp4AA/641
畁��������������������������~��������������;�������� ������������������������������������������������� �� ����������������������������������.����:����猵��� �� ����������.�����,�������,�����甀���籥������畉�������� .���瑆������.����.���瑀����������瓹������瑆����.����� �����:��.�
作者签名:8 导师签名:�θ张冢嘂�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的研究工作和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非特别注明和承认,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贡献已在论文中明确表述并表示感谢。作者签名:本人完全理解复旦大学关于论文留存和使用的规定,即:学校有权留存已提交的论文副本并允许查阅、借用;学校可以发表全部或部分论文。
第一章引言:本文研究意义: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四大国有银行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改革导致银行业规模不断增大。银行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银行业目前面临两个行业的资本充足率问题。 2008年以来,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了以资本充足率为基础的框架体系,即资本充足率。近年来,资本充足率标准引起我国银行业高度关注,但协议过分强调资本数额,资本标准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正式公布,虽然新旧巴塞尔协议下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监管资本包括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可能会发生变化。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资本问题,银行业采取降低银行所得税税率、扣押国债、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上市银行、注资外汇等措施,使核心资本银行资本至少可以达到10%。某公司的次级债务优先于银行的股本;次级债不具有信用敏感性。 ,即债务利息的支付不会因银行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次级债务一般分为永久性次级债务和长期次级债务。本文分析的次级债务主要关注长期次级债务工具。次级债作为附属资本,具有与核心资本不同的特点:它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失和坏账损失;数量放开后,居民储蓄快速增长,银行贷款主要用于自筹贷款。当前有两大紧迫问题:一是控制风险,降低银行业不良资产比重;二是控制风险,降低银行业不良资产比重。另一种是提高银行充足率,而忽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其他风险。 2019年末资本充足率要求均相同。市场风险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