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0-12 03:22:27

数九寒天:记录最冷时节到来直至春暖花开的全过程

昨天,北京再次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今天早上醒来,北风呼啸,气温急剧下降,冬天的味道越来越浓。我无意中想起了快板的《十八愁》的开头一句:“寒天寒风呼啸!”感觉挺合适的,因为现在已经到了数九的时间了。数字九,又称冬九、冬九九,是中国民间计算立寒、暖至日期的方法。以九天为单位,将这段时间分为九段,即九十九天和八十一天。其中,3月9日是最冷的季节。古语云:“三月寒,中暑”。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九十九的歌:九十九难拍,三九四走冰面,五九六河边看柳,七九河花开,八九来,九九加一九,耕牛到处走。换句话说,数九就是记录从最冷的季节到来到春天花开的整个过程。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数四、五、六、七或八,而是数“九”呢?这和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古人有“物极必反、物以类聚”等说法和观点。其实,自然规律其实就是一个事物往下走的过程,另一个上升,夏天结束,寒冷来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阴阳的概念。冬为阴,夏为阳,寒温的过程被视为阳的生阴的消去。

在数字上,九是阳数,也是极数。称为阳数,或至阳数。它是最大、最多、最长的概念。九个九的叠加就是“最大”。那就是八十一(不然唐僧为何要经过九十九、八十一才能学经呢?)。数字九与冬至有关。顾名思义,冬天已经到了极点,意味着阴气已经达到极点,阳气开始上升。冬至的到来虽然是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开始,但也被视为阳气的开始,所以冬至次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减少,直到达到最大数量(八)。十一天),正是冬去春深之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九九歌所唱的场景并不适用于全国,甚至只能真正对应少数地区。然而,这并不妨碍数九的习俗在该国的使用。在民间广泛流传。既然是民间传说,自然没有历史事件那么多的文献记载。九号就是这样。这只是民间的口头传统,相关史料记载并不多。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不知道它的确切起源。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3%2F1014%2F36c80b94j00s2ic8c004dc000xc00m8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然而,它并没有完全从文献中消失。梁宗茂《荆楚年记》中记载:“风俗以冬至日数、九十九日、八十一日为寒终日。 ”。这可能是关于数字“九”最早的文字记录。由此看来,我们姑且认为数九的习俗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即便如此,它也有大约1500年的历史。说了半天,九这个数字怎么算呢?现代人们普遍认为冬至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由于数九的地位没有二十四节气重要(你能这么说吗?),所以我们可以在挂历上看到节气的日期,包括手机和电脑上的日历。我们看不到我们数到了九天。它可能会标记在一些老式的月盘上。

而这些日历卡上标注的是哪一天,大部分都是按照冬至来计算的。事实上,你知道吗?这种方法并不准确。我记得我们说过夏至,夏至的第一天应该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老话,叫做“夏至三庚,冬至九”。也就是说,按照正确的方法,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就是农历九月初一。连利是什么?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实行干支纪年制度,即十日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加上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四戊、五未、酉戌亥相配,周而复始,六十年一个周期,比如2019年己亥年就是猪年。

其实月日也是以此方法为基础的,所以有丙子月、甲午日等。农历九月初一的具体日期取决于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发生的时间。古时称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为“交九”,意为寒冷的开始、数九的开始。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为什么今天不再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数字九呢?原因很简单:麻烦!自从民国时期我国引入西历(现称公历)以来,我们原来的历法(这里还要说一句:把中国传统的历法称为农历其实是不正确的,更准确的说法是农历)并没有被废除,但它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

https://q7.itc.cn/images01/20240127/0d87dc99b7654288bb8b4637ee078cb9.png

到现在为止,如果不看日历,不看新闻联播,恐怕没有多少人能记得今天是农历几月几日,更不用说十二生肖是几月几日了。 。我们现在的大部分日历,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通常都会标注生肖年、生肖月日和二十四节气,但很少标注生肖月日。因此,如果你想用传统的方法来计算数字九,你就必须检查年历或万年历。于是为了省事,人们直接把冬至“人为地改”为初一。

那么2019年的数字九该如何计算呢?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按照公历,冬天是除夕夜。今年的立冬是11月8日,而立春则要等到明年2月4日。按照农历,冬天虽然不过​​除夕,但也必须数九。这将是除夕夜。古人认为农历二十三日为春季,四日、五十六、四日为夏季,七日、八十九日为秋季,十月为冬季(冬月为农历十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有两个声调,所以为了省事,就出现了“冬”字,我们不是一直听到“腊月冬”这个词吗?)数九是从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的。再过九十九天、八十一天,肯定就是来年的春天了。 。

那么你认为数字“9”应该属于哪一年呢?说得严谨一点:我们来说一下从本次己亥猪年到下一个庚子鼠年的数字九(别以为我啰嗦)!我们先来看看冬至。今年冬至是公历12月22日,也就是农历11月27日。接下来就是翻历书的时间了,历书对应的是己亥年、丙子月、癸巳日。如果你不介意麻烦的话,你可以自己推一下。癸巳末为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 ,辛丑,壬寅,呃,好像到了,今天是公历2019年12月31日腊月初六。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多么令人兴奋啊!它几乎不属于2019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九寒天:记录最冷时节到来直至春暖花开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