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音乐背后的太合音乐集团:低调行事,布局深远
百度音乐最新战略发布,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其背后的太合音乐集团。作为音乐王国的“隐形独角兽”,太合音乐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它如何在快速增长的在线音乐市场中生存下来?▲太合音乐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钱时木
“我对我们的大老板了解不多。”太合音乐集团(以下简称“太合音乐”)的员工谈及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钱时木时,总会感叹这位老板行事低调,就像一个神秘莫测、隐形的老板,将其布局既广泛深入音乐产业链上下游。
钱时木的低调作风与行业正在经历的“繁荣”不相称。
去年7月,号称“史上最严厉”的版权令颁布后,网络音乐市场各路玩家不断出手:QQ音乐与中国音乐集团(CMC)合并重组,收购“ 《两酷》(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酝酿半年多的阿里巴巴星球,为冲击粉丝经济而生;年底,太合音乐收购百度音乐,强化进口优势。再加上各个公司内部的人事变动和调整,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手不再仅仅停留在玩家层面来炫耀他们的绝招。洗牌后的下半场竞争更多的是产业链的整合。
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2016年10月,通过一系列综合发布会和音乐节,太合音乐重新浮出水面,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作为曾经低调甚至沉默的“隐形独角兽”,太合音乐在腾讯、阿里巴巴之外的三足格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太合音乐的转型
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合音乐集团,是由太合麦田、海蝶音乐、大石版权于2015年4月正式成立的“新音乐服务公司”。根据当时的公开信息,整合后的太合音乐集团成为华语音乐市场占有率最大的音乐集团。三个联盟品牌都拥有辉煌的历史。从三者中,我们不仅可以梳理太和音乐的前世今生,还可以一窥中国音乐的发展史。
历史最悠久的是海蝶音乐。海蝶成立于1986年,早期培养或参与专辑制作的艺人:阿杜、林俊杰、蔡春嘉、陈洁仪、陶晶莹等,都在华语乐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作为一家传统音乐公司,海蝶是传统唱片时代的代表。它拥有很多优秀的制作人,比如易嘉阳、毕小石等,现阶段是一家非常传统的唱片公司。它的盈利模式是签约艺人,包装他们,让他们出名,然后通过卖CD赚钱。
▲2015年,陈洁仪签约太合音乐
https://s2.showstart.com/img/2022/0104/14/00/360866c19bae4171b73cc8856dc65b4b_480_380_55882.0x0.jpg
宋柯于1996年创立的麦田音乐制作公司也致力于发现中国大陆优秀的原创流行音乐作品和人才。拥有众多内地文化经典,麦田音乐已成为内地最具影响力的独立音乐品牌。 2004年,麦田与当时的太和传媒合作成立北京太和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后来常被称为太和麦田(简称“太麦”),并逐渐发展成为领先的流行音乐公司及内地数码公司。音乐领袖。
2007年之前的时期可以统称为唱片公司时代。在此期间,百度MP3于2002年推出,酷狗音乐于2003年推出,QQ音乐、酷我音乐、虾米音乐于2005年、2006年推出。现在市场上的玩家此时开始进入游戏,等待新产业形态的到来。
2007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音乐产业迎来了数字时代。
当时,太和麦田和海蝶音乐同时遭遇转型机遇,但两家公司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太脉转型无线、移动音乐,其成就有目共睹。李宇春、阿朵等众多艺人涌现并迅速走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海蝶现阶段借助资本,正在拓展产业链,在运营架构上进行一些尝试,改变传统唱片公司的运营模式,新增运营部、新媒体部等互联网运营部门,并开始真正了解市场需求。
现任太合音乐集团副总裁的刘鑫当时就职于海蝶音乐。据他介绍:“2007年,海蝶音乐做了融资,应该是国内第一家融资的唱片公司。当时因为有了投资,我们扩大了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建立了自己的发行渠道。”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的企业和影视公司。”
英雄间的分裂
当无线音乐的浪潮逐渐退去时,海蝶音乐此前的布局开始显现出优势。
从最初的海蝶音乐到现在的太合音乐,截至2015年,海蝶音乐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公司转型,通过产业整合解决艺人服务、收入等问题。这个时候,单靠聚焦产业链上的一点,已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随之而来的是生态融合时代的新阶段。 2015年4月,太合音乐集团正式成立。
“当时我们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是把之前遇到的产业链瓶颈和问题全部梳理出来,然后以创新、生态的方式重新整合起来。”太合音乐集团副总裁刘鑫表示,后来与百度音乐的合并也遵循了这个思路,用生态布局帮助艺人、版权、网络音乐良性运转。
其他同样来到新发展阶段的玩家,包括2008年成立的天天动听、2013年进入市场的网易云音乐,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新的整合,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三大支柱逐渐显现。
直到2016年初,此时的阿里音乐在宋柯、高晓松、何炅加盟后,正摩拳擦掌,尝试开拓新的业务板块。 2016年9月19日,阿里文娱领导小组组长余永福宣布,原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出任阿里文娱战略委员会主席,任命宋柯出任阿里音乐董事长,合一集团总裁杨卫东也被任命为阿里音乐董事长。 CEO,这一职位的任命与阿里音乐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不无关系。
https://images.tmtpost.com/uploads/images/2016/10/8242859a438609db494dbcbb3a8d92ce_1476894356.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nterlace/1/quality/85/format/jpg/thumbnail/1400x1065/gravity/center/crop/%211400x1065&ext=.png
人们期待已久的阿里星球表现并不理想。再加上天天洞听与虾米音乐整合不佳,前者已于今年10月停产。虎嗅网的一篇文章称,这部分是由于版权重叠导致双方用户重叠增加所致。版权方面的相对劣势似乎已经成为制约阿里音乐的关键节点。
事实上,2015年6月,酷狗指控阿里巴巴侵犯了数万首音乐作品。随后在2015年7月,北京极兴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太和麦田音乐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大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亚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至少5家唱片公司被查封。有限公司向阿里巴巴发出法律警告信。该集体指控阿里音乐侵犯其音乐作品的独家版权。
▲太合音乐子公司(部分)
目前行业优势明显的QQ音乐,在“双酷”合并后拥有最大的C端用户群。然而,几个玩家的用户高度重叠。确定重复数据删除后将保留多少用户需要时间。等待其内部整合。
此外,网络音乐用户本身流动性较高,QQ音乐购买大量音乐版权是受到高昂采购成本的推动。在接下来的持久战中,其战斗力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后来者网易云音乐在原创、代理、版权购买等方面面临着与QQ音乐类似的成本问题。加之原有生产能力不足,未来还存在一定的变数。
“对人畜无害”的商业模式
回到太合音乐,它的定位本身不仅仅是一个播放器。正如刘鑫解释的那样:“太合音乐是一个服务于音乐产业各个方面的机构,我们希望打造全产业链的布局,而不是专注于C端。”
艾瑞咨询2016年网络音乐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5亿,增长4.9%。庞大的用户基数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收入,这也是在线音乐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2016年后中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及增速预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