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0-13 07:06:52

蒙古汉子叶金俄日:13 年坚守黑河源头,守护一方山水

叶金日,男,蒙古族,197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3月至1994年1月在武警青海总队黄南支队服役,荣获“优秀战士”荣誉称号在军队里。现任祁连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黑河流域生态管理与保护干事。

一间简陋的房子、一对夫妇、一个管理站、一辆摩托车,守护着2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3年来,蒙古男子叶吉诺里和他的爱人一直生活在孤独中,独自守护着黑河的源头。他们是观察者,看着一条冰雪融化的长河,看着它改变着面貌,微笑着像个女孩。他说,他愿意守护这个家园,看着它慢慢恢复原来的美丽;她说,他守护着一片风景,她愿意保护他,看他以英姿飒爽的样子巡视黑河源头盆地。

退伍归来,保卫祖国

2006年,退伍不久的叶金日回到家乡野牛沟乡大泉村,开始了放牧生活。由于沙龙海滩的牧场环境已被当时的“黑土海滩”侵蚀,大不如前。家里的牧场载畜能力有限,不能放牧太多的牛羊,所以家里的收入不是很好。当时,祁连县委、县政府要在黑河源流域建立管护站。优先考虑退伍军人作为管护人员人选。听到这个消息,34岁的叶吉诺里想都没想就决定去管护站。

一得到录用的消息,叶吉诺就赶往管理护理站。虽然他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当他看到所谓的管理护理站只是一个12平米的棉帐篷,而且吃住都得自己掏钱的时候。这个帐篷里,没有水,没有电,只有一条碎石路。当风吹起沙尘时,他的心依然砰砰直跳,但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击垮他。回到家后,他向妻子东木托简单说明了情况,希望她不要去。但东木托并不害怕,坚持和他一起去护理站,照顾叶瑾日的起居。尽管叶吉诺里是个当过兵的硬汉,但他还是被妻子的坚持所感动。

第二天,叶吉日把女儿交给老人照顾,自己借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带着妻子来到管理站,拉着床板、被子、炉子。那天晚上他们住在一个帐篷里。由于管护站距离县城太远,夫妻俩很少吃到新鲜蔬菜。易于储存的土豆,成了他们唯一能吃的“蔬菜”。煤炉是他们唯一的取暖设施,一年四季都需要炉子取暖。 “冬天最冷的时候,晚上三四点钟我就得起床生炉子,不然冷得难以忍受。”叶吉日说,当时真的很难。没有电话,有事没办法及时处理。向县里报告。在帐篷里,他和妻子度过了难忘的一年。

2007年新年,叶金日和东木措留在车站。三天三夜的大风快要吹垮帐篷了。此时,去找角铁的叶瑾日还没有回来。东木措还没有回来。曹在大风中独自抓着帐篷的绳子。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她必须拯救这个帐篷。叶吉诺回来后,他们先把角铁钉好,然后绑上绳子,抵御强风。

2007年6月,帐篷被改造成简易房间,但管理站仍然没有通电,只能通过光伏板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用电需求。虽然炉子还得点着,新鲜的蔬菜也很少,条件在外人看来还是艰苦的,但叶吉日却觉得现在管理站的条件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而且他感觉很满足。

从此,黑河源流域多了一个夫妻管理站。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30416/40646020cdca4a5985aaf65139271597.jpeg

他保护“它”,她保护他

管护站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有10个检查点50多条支流。都是叶瑾儿夫妇管理的。最远的地方距管护站约70公里,最近的也有20公里。他们巡山时使用的交通工具只是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是叶吉日向弟弟借来的。他们每周两次在黑河源流域巡逻。他们骑摩托车前往现场。到了没有路的地方,他们就放下摩托车,翻山越岭步行七八公里。他们每次完成一次巡逻,最长需要10个小时,最短需要5个小时。

平时,只要不下雨,夫妻俩每天七八点就骑着摩托车出发巡逻。他们常常要到晚上才回来。中午他们带了一些干粮充饥。有时摩托车的轮胎被扎破了,他们就脱掉衣服。下来把它塞进轮胎里,然后把摩托车推出去。有时晚上回不来,或者遇到大雨、大雪,就只能在牧民的帐篷里过夜。源头禁牧后,牧民搬走,只能用废弃的牛羊圈来遮风避雨。途中,他们遇到了棕熊和狼。他们脱下毛衣,绑在木棍上,点燃,不断摇晃,以驱赶野兽。当他们检查回来时,河水涨潮,摩托车被冲走了。当他们最终把摩托车打捞到下游时,天色已经黑了,摩托车里充满了水,无法点火。夫妻俩等到了第二天。天河退去后,他们涉水过河,回到了管理站。

对这对夫妇来说真正可怕和困难的是非法采矿。有一次,两人在红水梁看到了十几个淘金者。叶吉日让东木措给上级部门打电话。他上前阻止他。他告诉对方不要破坏植被和水源。土地。这些人见叶瑾儿孤身一人,就威胁他少管闲事。虽然对方更强大,但叶瑾儿并不害怕。他多次向他们宣讲生态保护的方针。这些人都被叶瑾儿吸引了。他被李的勇气所震惊,被他的真诚所感动,自愿撤离。距管护站数十公里处,有一个叫果茶石的地方,盛产祁连玉。 2002年的一段时间,这里经常被盗走祁连玉,因为这些人是晚上开着挖掘机来的。这给管理部门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叶金日和东木措决心抓获这些非法挖掘者。经过几天的警戒,他们终于发现了这群人的行踪。经联系有关部门、部门后,非法发掘行为被及时制止。

不管怎样,每次丈夫巡逻,东木措总是陪着他。说到这里,叶吉诺露出了笑容。东木措笑道:“有时候出去巡逻,我担心走远了晚上就回不来了。我还不如跟着他,至少路上有一个同伴。”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夫妻能够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管护区生态逐年改善

随着黑土滩治理、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源头禁牧、草原灭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黑河源区已逐渐恢复原来的面貌。非法开采、超采现象基本消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提升。如今,黑河上游植被覆盖度有所提高,以青海云杉、祁连桧、桦树、杨树、柳树、沙棘等为主的天然林区得到良好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候鸟数量增多,成为黑颈鹤、藏雪鸡、蓝马鸡等野生牦牛、盘羊、藏羚羊、白羚等的理想栖息地。 ——唇鹿、马鹿、岩羊、香鹿在这里奔跑,雪豹、熊时不时出现。这里发现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十余种,二级保护动物二十余种。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草原又回来了。

“以前很难看到的黑颈鹤、狍鹿,现在也经常能看到了。”叶吉日说,野生动物的回归是这里生态逐渐改善的最好证据。

在这片人迹罕至的高原冻土滩上,叶金日和妻子依山而眠,依水而眠。长时间远离亲朋好友的孤独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我愿意永远守护这个家园,看着它慢慢恢复原来的美丽。”叶吉诺里说道。作为黑河源头的守护者,他和妻子常年坚守岗位,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埋头苦干、埋头苦干,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叶吉日的初心从未改变。从成为护林员的第一天起,他就希望永远守护家乡,看着家乡的生态越来越好。 (青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蒙古汉子叶金俄日:13 年坚守黑河源头,守护一方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