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中国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数据首次公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截图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3%2F0205%2Fcd966150j00rplqw6000oc000hs00aw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今天,中国疾控中心在官网公布了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结果。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接种新冠疫苗2.65亿剂,报告接种不良反应31434例,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剂。
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26078例,占不良反应总数的82.96%,报告发生率为9.84/10万剂;异常反应5356例,占不良反应总数的17.04%,报告发生率为2.02/10万剂;重症反应188例,报告发生率为0.07/10万剂,发生概率在极其罕见范围(万分之一以下)。
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信息解读显示,我国新冠疫苗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发生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类型疫苗平均报告水平,目前评估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新冠疫苗接种益处远大于风险,各国都在持续推进疫苗接种。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20602/5768201d3960450a90cee723f9cac9b0.png
新冠病毒疫苗的主要不良反应与其他疫苗报道的不良反应相似,一般反应中约40%报告头晕、乏力或恶心等主观症状,发热、局部红肿、结节等客观测量指标的中度和重度症状相对较少,多数症状为一过性,适当休息后可自行消失。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报告数量较多,但通常不会导致严重后果;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急性和严重过敏反应极为少见,及时治疗后通常不会产生严重后果。
一些国家还报告了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不良反应的监测情况,多以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头痛、恶心、腹泻、乏力、四肢疼痛等全身症状为主,也有报道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经评估认为部分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与疫苗有关,其他事件仍在持续监测和研究中。
附录:新冠肺炎疫苗不良反应常见问题解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