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自行车骑游俱乐部:平均年龄 70 岁的老年人,用骑行活出色彩饱满晚年
FPS
视频类型
视频网址
视频
视频
视频加载
人物小品:泉城自行车俱乐部成立已有16年,会员是一群平均年龄70岁的老年人。他们每人都有一辆自行车,载着简单的行李,随时会开始一段旅程。 16年来,成员们骑行遍布山东、全国各地,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了多彩的晚年。
11月22日上午,在历下区潮汕街道施工场地,71岁的曹志斌正在用棉布仔细擦拭自行车。这辆自行车陪伴了他十年,走遍了全国几十个城市。
不仅是曹志斌,他的“自行车圈”里的数十位老人的生活也因自行车而改变。从这些60多岁的老人戴上头盔、上车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生活半径不再局限于孩子和家庭,而是逐渐扩大到包括城市、省内,甚至全国。自行车载着他们从城市走进荒野,奔向祖国的大好河山。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6a787def5bf34a6680eb57d58de10c45.jpeg
骑车去西藏
保养完自己的“车”后,曹志斌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室。团队成员提供的这个办公空间最有趣的就是照片墙。一张照片,从2005年至今,记录了这群老人骑行的足迹。
“这是大刚,当年他自己骑车去西藏,骑了三个月!”曹志斌指着自己的队友,自豪地介绍道。这位留着长长的灰白胡子的高个子男子名叫刘刚,今年67岁。退休前,他在店里担任技术员。在工作期间,他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两年内骑遍中国”。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骑自行车穿越全国?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但刘刚确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骑遍了全国的省会城市。这期间,他从来没有坐过车,只有一个人和一辆车。在漫长的骑行旅途中,吃住极其简单,但刘刚说,他获得了无尽的“财富”。这种“财富”是深深植根于生活经历中的。
采访中,刘刚拿出手机,翻出一张他在西藏然乌湖拍摄的风景照片。清澈的蓝天倒映着平静的湖水,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在自行车道上偶然遇到的这一幕,定格了我美好的记忆。这也是刘刚最喜欢的照片。
到达歌声中的远方
“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交通、信息都不像现在那么方便,从一些文章或者一些歌曲中,我们都向往祖国的大好河山。”退休后,老年人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家庭和工作任务。 :“是时候为自己而活了!”
2007年,济南泉城自行车俱乐部成立。作为最初的领导之一,曹志斌清楚地记得他们的第一次长途旅行:“我们一行12个人,从济南出发,一路南下到江南!” 42天的骑行中,有12个人一起出行。我们先到徐州,然后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到扬州、无锡、杭州,最后到达上海。回国后,他们还把一路走来的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车队内部的《骑行小报》上。
https://image.8264.com/forum/201303/13/151257oy6r6tcb1wort5c7.jpg
16年过去了,队伍中最年轻的曹志斌如今已经71岁了。这期间,他们几乎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江南之旅”。足迹逐渐从省内延伸,从华北到华南,再到西北。只要你敢想,你就可以开启“随时的旅程”。
阿里山、达坂城、太阳岛……歌里听到的地方他们都去过了。看着照片,老人们唱着那些歌:“夏日的天空是那么的晴朗,太阳岛的美丽是那么的迷人……”那种幸福真切地在他们的眼里闪现。
骑行路也是人生路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67岁的童玲是一名女队员。她曾骑自行车去过西藏、大兴安岭等地。她告诉记者,自行车道不仅风景优美,也有坎坷甚至危险。她曾经在风雨冰雹中驰骋;她的队友曾在下坡路上撞到树桩,脚骨折了。曹志斌和他的队友曾经在寒冷的冬天被困在山里。幸运的是,他们被路人救起,才到达安全地带。 。惊心动魄的遭遇并没有让他们放弃,反而给了大家考验。
“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这一代人经不起的。”童玲说,他们经常把骑行路比作人生路。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你的人生观就会变得豁达。
每次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尤其是翻相册的时候,总有话要说。那些照片可以瞬间将他们带回当时的场景,思绪涌入他们的脑海。
看着老照片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曹志斌心里有些难过。和他组队的老人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则因为身体状况退出了。年轻球员不断加入球队,曹志斌担负起带队重任。如今,他制定旅行计划,每周组织活动,对整个团队进行无微不至的管理。
“我只是想,趁着身体还好,我还能再骑个十年、八年!”在曹志斌充满活力的话语中,记者看到了一种轰轰烈烈的“骑行,邂逅生活”。 (济南日报记者 王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