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肥城市创新打造会走的党史展厅,掀起学史热潮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6日报道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我们正怀着初心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泰安肥城市干部群众掀起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尊德、学史尊德的热潮。练习一下。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肥城市创新打造“行走的党史”。历史陈列馆”,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受到了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锤炼、精神洗礼。他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品格更加纯洁,斗争热情更加昂扬。
渗透“全覆盖”营造良好氛围
“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多么稳定和团结的国家。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肥城市王家店街初级中学的学生康新林说。肥城各中小学青年学生正在开展“红领巾心向党”、“打卡肥城红色地标,争当红色解说员”等活动,引导肥城孩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基因。努力成为时代新人 在肥城党史学习教育广场红色地标上,白云山学校五年级学生刘晓义还在留言簿上庄严宣誓“竭尽全力为党服务”。心,不辜负我的青春。”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肥城市结合各自实际,在原则不变、标准不松动的前提下,创新扩大覆盖范围的方式方法。面向政府机关,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培训班、歌唱比赛、红色电影观看等活动,让党员干部从百年党史中体会初心使命,激发自我意识,推动作风转变,努力创业。 。对企业来说,突出党建展厅、走廊、活动室等党建阵地建设,将党史与企业发展史融为一体,开展沉浸式教育,鼓励党员干部员工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业,为国家做出贡献。
针对妇女群体,开展“巾帼心党、奋进新征程”和“歌颂党恩、传承家风”主题在家学习党史活动,鼓励广大妇女坚定不移走党路线。党员满怀信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力量。
“我们利用在线学习主题党日‘网络课堂’,通过视频参与组织生活,实现千里之外的在线互动。我们还利用‘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组织党员学习诸如此类的内容。”作为灯塔大课堂,微信群也会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流动党员分享心得等。”肥城市胡屯镇流动党员李凯介绍,胡屯镇依托党的主阵地。镇党校结合流动党员实际情况,利用春节和中秋节、流动党员返乡探亲等节假日开展教育培训。针对流动党员常年不在家、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肥城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和灵活的教育形式,让流动党员及时学习、跟进,从而真正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历史学习和教育要保证学生不漏学、不落后、不掉队。
https://bj.bjd.com.cn/images/202110/28/617aa902e4b023339224c140.png
创新宣传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肥城市坚持敞开学习党史大门,在全国率先创新创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历史学习教育广场。广场通过“移动”、“互动”方式的创新,使党史学习既“有意义”又“有趣”。
“我感觉党史学习教育广场非常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上的成长,非常震撼。周六日我会经常带着孩子来这里再来看看,让孩子们体验一下红色教育。” “肥城市民卢欢雷说。
除了党史学习教育广场,肥城还策划上演了首部原创大型舞台情景剧《鹿方之战》,在线观看人数达20万人,深受群众好评。肥城市以红色教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突出现场感悟,把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在用好泰安市25个优质现场学习点和7条学习路线的基础上,选定鲁坊突围胜利纪念馆、老革命纪念馆等24个地方党性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设施。市革命纪念馆、肥城市第一党支部纪念馆。通过八个点、八个学习路线,组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体验式教育,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通过参观肥城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我加深了对党的历史,特别是肥城当地革命精神的了解,这是在其他地方很难理解的。所有设施都非常科技、先进,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伟大精神。”肥城市汴源镇东乡西村党员卢志国说。
据了解,肥城市第一座党支部纪念馆位于汴源镇东乡西村。纪念馆采用VR全景技术实现线上展览,让公众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了解党史。纪念馆内部用文字、图片和实物展览介绍了肥城市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过程,以及东乡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顽强拼搏、英勇奋斗的故事。反抗外来侵略,解放自己。一场顽强的斗争。通过参观陈列馆,肥城市干部群众回忆起革命的艰难岁月,激发了“学习党史、感恩党恩”的思想,坚定了“学习党史、感恩党恩”的决心。跟着党走。” 2021年,肥城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参观人数达到1万人次以上。
此外,肥城市还开展了“六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网络)理论宣传和“三个100”党史宣传(点名100个)。 “飞乐轩”骨干宣讲员、评选100个党史故事、举办100场集中宣传活动)、“新时代·中国梦·跟党走”公益宣传等活动。去年以来,共开展活动280余场,打磨“飞乐宣传”、宣传品牌。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425/63c63a4915fc4626be35c876fa71a870.png
用情感“办实事”提高人民幸福感
了解党史、了解思想、解决问题。肥城市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用心解决群众身边的烦恼和忧虑,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
肥城市公共服务不断改善。 2021年,肥城市市民生支出4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2%。新建文阳中心小学、石横南大峪小学等农村学校塑胶操场项目6个,投资1.4亿元扩建市属学校3所,合并小学校13所,小学55人以上大班名额中学也被动态清理。
“以前我们学校的操场条件比较差,跑道是土路,跑步时扬起灰尘,下雨天没法上体育课,现在建了新操场。”变成了塑料跑道,我们的体育课、课外活动都方便多了。”文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子轩说。
2021年,肥城市投资15亿元,启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大楼等6个重点医疗项目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显着提升。委托专业机构为3100名分散供养的特困群众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并在13个社区建设老年人“幸福食堂”,让老年人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走进文阳镇江华村快乐食堂,志愿者和老人幸福地聚集在一起。志愿者一边和面、擀面、包饺子,一边和老人聊家常、讲乡村历史。幸福食堂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孩子们平时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陪伴我们。在这个快乐的食堂里,我们都可以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和志愿者们有说有笑,我感到很幸福。”年近70岁的刘建军微笑着称赞幸福食堂建设得好。
办好民生事,必须树立“解决思维”。 2021年,针对学校附近停车资源紧缺、道路堵塞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肥城市住建局对白云山学校、金旗店幼儿园、河西小学等周边部分绿化带实施改造,投资300万元以上,建设机动车停车位130个。可停放非机动停车位2000余个。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下,部分城区路段新增临时停车位1570余个,使全市累计新增停车位1810余个。
闪电新闻记者王迅通讯员吉宗玉泰安报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