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秋事促西风,天冷要添衣,来年谷满仓
霜降了,天空安静了秋事促西风
隐藏的地方,冰冷的声音
初闻夜入梧桐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此时,天气渐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降温。最后一次回望秋天,往事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俗话说:“有霜则无霜,有霜则碾米无糠”。 “霜来了,有霜,米粒饱满。”这意味着如果霜冻之日没有霜冻,来年就会歉收,发生饥荒。霜日若见霜,来年必定有好收成。这些俗语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对节气的重视。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1023/6efe395086e44b63942f7ad9f5856a62.jpeg
霜降后,要及时制止“秋冻”。虽然我们常说“春盖秋冻”,但霜降后昼夜温差较大,应及时积蓄能量,度过冬季。
民间常称“五日”为“一时”,“三时”为一个节气。三霜节气反映了自然规律。第一个时期是豺祭祀动物;第二个时期是植被黄化期;第三个时期是刺虫时期。贤福。这时,豺狼将捕获的猎物整理好后再进食;大部分叶子变黄并掉落;藏在土里的虫子停止进食,低下头进入冬眠。
霜降习俗——吃柿子
霜降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在一些地方,红柿子很受欢迎。俗话说,霜降吃柿粒,就不流鼻涕了。柿子不仅能御寒保暖,还能强筋骨。它们是一种非常好的无霜产品。
霜降习俗——登高赏菊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023%2Fcf595949j00r1fqa000a5d200u00190g00u00190.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霜降节气距离重阳节已经不远了,所以也适合登山。天高云淡。寻找一个好天气,俯瞰周围的景色,心情舒畅。古代还有“菊花霜降”之说。秋菊盛开时,许多地方都会举办菊花会,赏菊、饮酒,以表示对菊花的尊重和喜爱。
霜冻习俗-拔胡萝卜
“高粱白露谷夏,霜来拔萝卜。”霜降后,早晚温差较大。农村种植的萝卜如果不及时收获,就会出现冻皮,影响萝卜的收获。很多节气、习俗都是老百姓经过几千年的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则。我们无法控制自然法则,但我们可以遵循它们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最后提醒大家,随着秋冬交替,天气转凉,要适当多加衣服,但衣服不要太多,以免感冒。饮食方面,应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图片来自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