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学生用真菌作画,展示微观世界之美
✪ 我们见过用颜料画画、用沙子画画,但是你见过用真菌画画吗?近日,在安徽安庆师范学院,一些大学生用真菌画出了一幅名为《民族魂》的松鹤长城画,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美丽。
一位参与制作的大学生表示,画中使用了红曲、白曲、青霉菌,按照时间顺序接种培养,堪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据悉,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5名大学生花了近9个月的时间,制作了微生物中的细菌标本,并以国画的形式展示。在2018年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中,这组“画作”因其独特的创意而备受关注。
细菌画法,尝试了十几种
“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太微观了,普通人很难用肉眼识别它们。”团队指导老师黄朱和尹立伟的最初想法是通过具体的作品来展示生活中人们不太关注的微生物群体。出来增强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由于三件作品的形状和颜色不同,意味着制作它们所需的微生物、培养基、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都不同。因此,团队成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合适的菌株和培养基。
https://leaders.people.com.cn/NMediaFile/2015/0428/MAIN201504281026000297783535884.jpg
“一开始,团队成员打算用云芝和黑曲霉来制作口罩,但他们发现真菌生长缓慢、蔓延,使得口罩非常‘可怕’。”在尝试了十几种微生物后,几名大学生决定使用原核微生物进行标本制备。为了保证微生物按照规定的形式生长,他们选择添加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传播。
“先复制你找到的图案,然后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作为基底,然后将图案贴在培养皿的底部,用刷子将细菌浸入其中进行接种和涂色。”队员陈柏松表示,“只要等待,十二个小时后,‘画’就会出现。”
扫描二维码查看菌种介绍
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应该观察标本的生长情况,如果情况不理想,就进行改进。 “作品中的金色、红色、黑色等颜色是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自然产生的,这也是我们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到的结果。”陈柏松说道。
“莲花的制作使用了三种不同的细菌。这三种细菌的生长条件和适应性是不同的。”团队成员牛顿表示,三种细菌很难在同一个培养皿中实现共生。一次创新和突破。为了让从荷花尖端到荷花边缘的颜色渐变更加自然,他需要在不同的温度下逐步绘制荷花的花蕊、花瓣、花蕾和叶子。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标本中使用的微生物,团队成员在每个标本下精心制作了一个二维码。观众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标本培养基和菌株的介绍。
“我们希望这套‘中国画’不仅是艺术展品,更能成为有助于实践教学的科研标本。”队员佟飞宇表示,他们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我也感受到了生物研究的乐趣和意义。
请观看视频↓↓↓
网友评论:“太神奇了”“原来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多元化”
https://msxy.aqnu.edu.cn/__local/4/31/CC/0025D6C099FDAC897D1EA0048F0_9E87E330_1418A.jpg
↓↓↓
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