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0-30 15:31:06

日本冈山县:从桃太郎传说到旅游文化品牌的成功营销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桃太郎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从桃子里跳出来,斩妖除魔的故事。日本冈山县被誉为“桃太郎的故乡”。其实,桃太郎的故事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为什么会有“桃太郎的故乡”? “这个说法呢?这与冈山县吉备津神社供奉的“兴备彦名”有关,冈山县以此灵活结合当地特产与文化历史特色,将虚拟童话打造成当地的旅游文化品牌,这种“无中生有”的营销方式威力如此之大,以至于现在想到冈山旅游就会想到桃太郎。

桃太郎的原型是吉备津彦?

乘坐JR西日本吉备线,被称为“桃太郎线”,在吉备津站下车,步行约十分钟即可到达著名的吉备津神社。前一站备前一宫站有一座吉备津彦神社。两座神社所供奉的神明都是同一个吉备津彦,也就是现在被认为是桃太郎原型的传奇人物。而他的出身又是什么?

在前往吉备津神社的路上,您会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地标。熟悉日本历史的人大概可以从人物的服饰和地标本身铜钟的形状看出,这些都是日本大和时代的东西。是的,吉备津彦是大和时代的王子。

《日本书纪》中记载,他与另外三兄弟被任命为“四将军”,前往四方征讨违抗大和朝廷的势力。在冈山县一带,据说他曾经打败过一个从异国飞来的名叫“翁罗”的恶鬼(翁罗应该是当时被唐朝打败的韩国百济王朝的王子) 。神社西北约十五公里处,有一座名为“鬼城”的古山城遗迹,传闻也是翁罗的城堡。

吉备津神社的入口处有一块长满青苔的大石头,名叫“八木岩”。据说,当吉备津彦和翁罗用弓箭互相射击时,吉备津彦放出了他的箭。

好吧,有英雄、有魔王、有鬼城,但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勇者斗恶龙故事吗?断定这个传说就是桃太郎的原型,似乎还缺少一些元素……但是冈山县告诉你:还有!

吉备津彦有三名部下,第一名是犬井武明。他的另一个著名后裔是大正时代出生于冈山的日本首相犬养武。吉备津神社台阶前的公司名称也是犬养武所写。顺便说一句,演员奥田英二和演员安藤樱是犬养武的孙子和曾孙女。

另外两人分别名为龙玉命和乐森彦命,而这三个人据说就是桃太郎故事中的狗、野鸡和猴子的原型。吉备津彦与浦罗打斗时,曾化身为老鹰追赶浦罗,浦罗化作野鸡飞走。桃太郎故事的元素也出现在这里……你还觉得牵强吗?

https://p.d1xz.net/2016/09/05/14730608293827024.jpg

日本各地桃太郎故事的不同版本

事实上,桃太郎最初是一个在日本各地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现在人们所熟悉的是明治时代纳入小学教科书的公版。不过,随着故事在不同地区的流传,每个地方的内容也有很大不同:有的地方,桃太郎是个女孩;有的地方,桃太郎是个女孩;有的地方,桃太郎是个女孩;有的地方,桃太郎是个女孩;有的地方,桃太郎是个女孩。有些地方,桃太郎不是从桃子里生出来的,而是从吃桃子的老人和他的妻子那里生出来的。跟随桃太郎打鬼的动物们也各有不同。有的地方,桃太郎的属下甚至是螃蟹、石臼、马粪等,而去打仗的不是鬼而是猴子。他们已经和日本另一部著名童话《猿与蟹》混在一起了。虽然乍一听很滑稽,但这种大家各说各的乱七八糟,才是民间口头文学的本来面目。

桃太郎如何成为冈山的象征

名人旅游效应非常有用,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都在“抢”名人,它带来的旅游效益是非常可观的。过去,日本多个县市都声称自己是桃太郎故事的发源地,但冈山形县恐怕是第一个将这个大家都听过的童话故事与当地行动紧密结合起来的案例,而且自明治以来时代。

相信来冈山县的游客都会知道这里的吉备团子。这种点心起源于吉备津神社。它最初是用糯米制成的,用作祭祀神的贡品。江户时代后期,由点心店小荣堂改良并作为商品出售。虽然商品名“吉备团子”和“糯米团子”在日语中发音相同,但事实上,后来的“吉备团子”的原料已经不再使用糯米了。

过去,日本各地的部队想要出海时,大多会通过山阳线铁道经过冈山,从邻县的广岛大本营乘船。那时,小荣堂的老板开始思考生意。他打扮成桃太郎,带着吉备团子来到广岛港,卖给准备上战场或平安回国的士兵,作为送给家乡亲友的纪念品。这样一来,既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又把远征的士兵比作去打鬼的桃太郎。由此,吉备团子成为日本冈山知名的特产,并与桃太郎的团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昭和初期,冈山的一些当地人首先提出了浦罗传说与桃太郎故事的相似性。虽然这种“原型论”并未得到历史学家或民俗学家的认可,但冈山人民当然没有理由不支持。将他们“平贼安民”的信仰对象等同于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对当地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毕竟,对于当地的宣传,多了一分。

20世纪60年代,随着旅游需求,冈山县开始将县内的文化资产和吉备团子、白桃等名特产结合起来,打造“桃太郎故乡”的印象。就这样,包括吉备津神社在内的许多历史遗迹和景点都与大罗和桃太郎的传说联系在一起;一年一度的夏季祭典更名为桃太郎祭典;火车站广场竖立着桃太郎的铜像,站前的主干道被命名为桃太郎大通,机场也被称为桃太郎机场;桃太郎的形象出现在冈山大大小小的商店或者政府机构上……在政府和民众的大力宣传下,桃太郎这个虚构的童话故事传遍了世界各地,已经成为冈山县的象征,真是“造”出来的东西无中生有”。

无论中日两国,地方创造或区域振兴都是各地的重要发展,这与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冈山县以桃太郎为强大资源,灵活连接当地特产与文化历史特色,将古代童话构建为地方符号,振兴地方发展。这可以说是非常有远见的。

吉备神社的建筑和故事

我们回去看看吉备津神社吧!这座巨大的国宝建筑是室町时代由将军足利义满建造的。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它最独特的外观是屋顶,看起来像两座山峰,中间有一个屋脊相连。这种设计被称为“翼入母屋风格”。由于这是吉备津神社独有的设计,因此也被称为“吉备津造”。

https://www.cj360.net/usr/uploads/2021/05/1906619362.png

除了本殿之外,吉备津神社最著名的风景就是建于战国时期的长达360米的长廊。这条走廊不仅长,而且是沿着地势起伏而建。走进走廊,看不到尽头,却给人一种期待和兴奋的感觉。

走在走廊上,还可以看到邻近的普贤院。古代是吉备津神社附属的沙僧寺。寺前湖中有一座红色神桥和红白相间的小神龛。景色不仅美丽,而且从这个角度,你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寺庙建筑元素聚集在一起,从神社的流动风格到正殿的宝藏造型。后面修建的入海屋建筑和汤婆峰建筑都挤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堪称日本建筑教科书的素材。

回廊的中央,有吉备津神社继本宫之后最著名的地方——后贺门殿。在这里,神父和被称为“阿苏女”的巫女进行着名为“镰海真司”的占卜。而这个神秘的占卜也与文洛的故事有关。

乌拉被吉备津彦斩首后,继续咆哮,于是吉备津彦命令犬养武关上门,放狗出来,将乌拉的头嚼得只剩骨头。没想到,他还是没有死。即使被埋入地下,人们依然能听到文洛不断的呻吟声。一天晚上,文洛出现在吉备津彦的梦中,让他去找妻子阿增源,让她做点东西祭祀他。这样,文洛才愿意静下心来,用自己的力量。预测世界的好运和坏运。

据说文洛的头颅就埋在这座御鼎殿下。

阿曾源出生的阿曾地区位于鬼城山脚下,这给这个看似真实的传说增添了一些色彩。迄今为止,所有作为阿曾元继承人进行福明仪式的阿曾姑娘都出生在阿曾地区。

每当举行大锅仪式时,阿曾努都会在大锅中烧开水,然后在祭司祈祷的同时放上蒸锅来蒸米饭。随着蒸汽的冒出,会发出一种奇怪的低沉声音,像是温洛的呻吟声。科学地解释一下,这是一种因温差而产生振荡的热声效应。

凡是有犹豫和担心的人,都可以向神社申请持有釜海神社,根据声音的感觉得到自己心中的答案。不过,祭司或阿曾努不会为当事人解释占卜的结果,因为即使你问神鬼,最终做出判断的还是你。

当你走到走廊的尽头时,你可以看到一个纪念碑,上面写着“我们在这里学习”。

二战末期冈山空袭期间,当时的冈山第一中学受到影响并被烧毁。一些没有教室的师生聚集在吉备津神社的走廊里,将其作为临时教室,直到战争结束。他们在这里上课了两个月。这座石碑是当年的学生为了纪念他们艰难的青春岁月而建的。

作为冈山的代表性地标,吉备津神社在桃太郎包装的背后,是千年的历史肌理,也是无数人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推动家乡旅游的努力。正是因为与当地文化、历史的联系,才能创造一个地方的旅游魅力。 《桃太郎的故乡》漫长的营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从无到有”的旅游品牌创建故事。值得国内很多旅游景点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冈山县:从桃太郎传说到旅游文化品牌的成功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