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开后,阳性患者出现耳鸣、耳痛等耳部不适,原因何在?
随着疫情管控的全面放松,阳性患者数量激增。大部分患者都出现了高烧、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吞刀片”、“包卷喉”、“水泥鼻”等九九八十一困难。有的患者突然出现耳鸣、耳闷、耳聋,让人抓狂:我的耳朵怎么了?根据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早期COVID-19阳性患者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普遍高于正常人群。同时,一些研究统计发现,在出现典型症状或诊断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1个月内,88%的参与者出现耳鸣,68%的参与者出现听力损失,8%的参与者出现听力损失。参与者经历了耳鸣。疼痛。
COVID-19 后出现耳鸣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阳”后会出现耳鸣、耳痛等耳朵不适?
目前,“”引起的感染主要侵袭我们的上呼吸道,而我们的上呼吸道主要包括鼻、咽、喉。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人的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根管子,叫做“咽鼓管”,它恰好连接着人的耳朵和鼻子。 COVID-19 感染后出现耳鸣和其他耳朵不适症状的三个主要原因:
1、病毒本身刺激中耳腔或内耳,诱发中耳炎,导致耳鸣甚至听力下降,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情况;
2、病毒感染后,鼻腔会分泌大量水样或粘脓性鼻涕。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可能会引起连接耳鼻的咽鼓管水肿、充血,导致咽鼓管咽部开口阻塞,导致中耳形成封闭的空腔。由于空气耗尽,形成负压状态,液体就会从鼓室漏出,引起耳鸣、耳闷、听力下降。同时,在COVID-19感染期间,鼻腔和咽部分泌物通过咳嗽、擤鼻涕等动作逆行进入咽鼓管甚至中耳鼓膜,进一步加重相应症状;
https://appimg.dzwww.com/word/images/20211109/31818814-5082-49df-9487-bdc0f718264a.jpeg
3、听觉神经受到病毒直接刺激后受损,出现神经性耳鸣。
COVID-19康复后,如何缓解耳鸣、耳痛等耳朵不适?
1、首先避免用力擤鼻涕:
正确的擤鼻涕方法:用手指按压一侧鼻孔,将鼻涕从另一侧吹出。一定要小心,交替用一侧擤鼻涕,不要用力过大。
2、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
恢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等,还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脂。另外,养康后两周还可以做一些缓慢的运动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或者做一些耳朵运动来缓解耳鸣症状。
3.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中医药对于缓解患者症状、减少重症发生、促进康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1017/04d76943591e460d99f3bfe9ea003761.jpeg
养康后耳鸣如何缓解?
如果耳鸣严重,并伴有耳痒、耳痛、耳胀、耳闷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越早寻求治疗,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耳内镜检查、听力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发病原因,再进行后续针对性治疗。例如,对于急性中耳炎,可以使用消炎药来治疗耳鸣;对于神经性耳鸣,可以使用滋养神经、改善循环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可以更好地改善疾病症状,从治疗中获益。为了获益,常将经医生临床使用多年、有效的中成药联合使用,如银杏叶制剂等。
2023年1月17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医药界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与国医大师晁恩祥,继杨康之后,率先制定并发布了我国首个中医专家治疗常见后遗症的方法。诊疗共识中还明确提到,银杏叶制剂可用于治疗“脑络失养所致的遗忘性耳鸣”。
天宝宁?银杏叶,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经经络的功效。经现代药理学和临床研究证实,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改善内耳微循环、保护等作用。神经细胞等多重作用机制,从而防止耳蜗缺血缺氧,保护神经细胞,减少继发性神经元损伤,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和代谢紊乱,可有效改善耳鸣、耳痛等耳部问题。不舒服的症状。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阳”后出现耳鸣、耳痛、耳朵麻木、耳朵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不要简单地认为这只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并发症,而是需要及时就医。到医院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当您尝试了各种方法仍无法解决耳鸣困扰时,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耳鸣解决方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