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1 12:31:44

五岁牛娃申请国际学校简历引热议,网友:输在起跑线上

近日,一名五岁“牛娃”申请国际学校的简历引发热议,令网友纷纷表示“我终于明白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了”……简历显示, “牛娃”的父母毕业于复旦大学,都是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 “牛娃”自称文、史、艺、数全面发展:三岁学游泳,四岁学钢琴,学围棋四个月后升到11级。在数学和科学方面,他写了20多本思维书籍,并通过实验了解了浮力和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在英语方面,我每周写三篇英语日记,每年阅读500多本英语书籍。他不仅读了万卷书,还行万里路,在京都、大阪、胡志明市留下了足迹。

不过,有网友仔细分析这份简历,发现其中存在不少夸张之处。网络上不时有“牛宝”这样的人挑动社会的敏感神经。今年上海某知名学校“低年级上小学”的海选简历被报道有“了解核反应堆”“学微积分”“超越爱因斯坦”。斯坦的孩子们。最近还不是升学的季节,听到“牛娃”的简历,更是让人惊讶。完全有理由怀疑这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或自媒体炒作、兜售教育焦虑。去年,一篇批评“牛蛙宝宝战争”的文章——《牛蛙战争》也登上了社交媒体屏幕。文章讲述了一位退休教授的孙子三岁时进入“牛蛙模式”,准备“少年牛蛙大战”的故事。升入初中的故事。读完文章,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则移民广告。

不管“牛娃”的简历是否被淡化,或者是否是商业机构的炒作,因为无论其性质如何,它都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鼓舞人心的父母。他们的焦虑。如何对待“牛仔”简历是关键。我们是应该与之共舞,参与这场先进教育的“牛娃”大战,还是应该保持冷静清醒,冷眼旁观这场真真假假的教育闹剧?

许多生动的教育案例表明,在教育长跑中,操之过急往往得不偿失。不仅难以保持先发优势,而且打倒孩子的学习兴趣,会让孩子过早消耗殆尽。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学了十几门课程的“牛童”面试了近十所小学,但全部被拒绝。因为这个孩子本来就比较内向,加上学习任务太重,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参加各种培训班上,这进一步减少了他和朋友交流的时间,导致他的社交出现了问题。孩子上小学后,把钱都吃光了,他的成绩就会和别人比较。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17/24682cb1d08c41e68239ee4ca19790e5.jpeg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但仍然很难让父母保持冷静和清醒。 “牛八”或许来之不易,但家长们还是渴望得到,早早赶走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媒体调查发现,随着孩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有强烈的愿望让孩子提前“跃进”。在集体“抢先”的氛围下,尽管不少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提前接受教育。 “小学”教育,也无奈深陷其中。与此同时,一些民办幼儿园成为幼儿园“小学化”的“重灾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他们会尽力满足家长对小学式教学内容的需求。另外,如果家长对幼儿园不满意,家长还会利用周末、节假日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幼儿园过渡班。

家长“操之过急”的执念之深可见一斑,这不是通过教育理念的宣讲就能解决的。家长们冲锋的冲动,源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新时代社会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面对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家长面对“牛宝”的履历需要保持冷静、清醒。迫切需要政策发力、政策组合、深化教育改革。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缩小学校差距,提高教育均衡水平。

今年,教育部启动治理幼儿园“小学生化”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营造健康教育环境、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效果将逐步显现。完善招生政策也可以减少家长的“抢先热”。今年,上海推出“公办民办招生”政策,推动小学升格。政策实施后,民办小学很难通过提前招生来“精准定位”。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台竞争,人们择校的冲动被抑制。民办小学招生明显降温。只要坚持,父母“跃进”的需要自然就会减少。对于小学来说,除了坚持“零起点教学”外,还必须坚定、清醒。有教育情怀、有品质追求的学校,不仅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更要肩负起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做出正确教育选择的责任。 (杨三喜)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41001/e024068f62104e08a47c44120140b91a.png

(责任编辑:方文宇(实习生)、吴亚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岁牛娃申请国际学校简历引热议,网友: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