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鼠疫的历史:从起源到欧洲的灾难性影响
鼠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由老鼠和其他啮齿动物携带的鼠疫耶尔森氏菌通过中间宿主跳蚤传播给人类。由于感染鼠疫后死亡的病人尸体呈黑色,因此很多人也称其为黑死病。 。公元早期,瘟疫就已经出现了。早期有三个焦点:喜马拉雅山麓、中非五大湖地区以及从蒙古到乌拉尔的欧亚草原。然而,瘟疫对人类造成灾难性影响的真实记录发生在欧洲。
541年至542年,欧洲地中海沿岸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瘟疫,史称“查士丁尼瘟疫”。目前我们无法得知究竟有多少人死于鼠疫,但从一些相关记载中,我们还是可以对当时鼠疫的惨烈状况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例如,拜占庭帝国官方宣称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死亡人数高达23万,但民间估计君士坦丁堡的死亡人数至少有30万。一位名叫普拉克皮乌的拜占庭官员报告说,在瘟疫最严重的时候,君士坦丁堡每天都有一万人死亡。疫情发生前,拜占庭帝国约有65万军队。然而,疫情过后,帝国军队的数量锐减至原来的一半以下。有人估计,这场瘟疫造成了整个帝国20%以上的人口损失。当时拜占庭帝国的总人口约为2600万。 20%的数字意味着至少有500万人死于鼠疫。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50/364/307.jpg
1347年至1353年,瘟疫再次席卷欧洲。短短六年内,瘟疫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然后是北欧、波罗的海国家,最后是俄罗斯。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夺去了大约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早已出现的瘟疫时不时地给欧洲带来致命的打击,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却很少听说呢?事实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瘟疫更喜欢“欺负”欧洲人,而是一些客观条件造成的。
首先,几个鼠疫疫源地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地广人稀。鼠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死亡率极高。感染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将高达30%-60%。但高致死率也使得鼠疫传染链容易中断。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寄生在患者身上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在传染给下一个宿主之前会与原感染者一起死亡,从而中断感染链。然而欧洲人口密度非常高,非常适合传染病在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因此,当瘟疫蔓延到欧洲时,立即产生了可怕的连锁效应。直到大量人员死亡,人口密度大幅下降,肆虐的瘟疫才逐渐平息下来。
其次,疫源地宿主与鼠疫菌经过长期斗争,双方逐渐相互适应。他们有足够的经验来控制这种熟悉的传染病的疯狂传播,而且很多人都对鼠疫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所以鼠疫在这些地方并没有那么可怕。相反,当瘟疫跨越原本难以突破的地理屏障,通过船舶和海上传播到完全缺乏后天抵抗力和应对方法的地中海世界时,前所未有的灾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news/84d8321ace42b1cec71f7d4732127a32.png
后来,世界各地不时出现鼠疫。其中最著名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这场瘟疫持续了近40年,影响了全球60多个国家。不过,随着人们对这种传染病的认识不断加深,总体死亡比例比前两次鼠疫流行时要低得多。
随着卫生环境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鼠疫这种让所有人都认识的传染病,在现代社会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参考文献:《瘟疫与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