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市场爆发式增长,潜藏巨大商机,呈现诸多新趋势与机会点
近年来,在新生儿人口红利、消费水平提升、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中国母婴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孕婴童(孕妇及0-6岁婴儿)数量达到1.16亿。同时,根据儿童产业研究中心统计,我国孕产妇和婴幼儿规模2018年婴幼儿市场规模达到3万亿元,未来5年预计每年将以不低于1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左右。
在此背景下,母婴市场无疑潜藏着巨大的商机。因此,它已成为各大商场青睐的优质业态之一,并逐渐展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机遇。
母婴市场:指孕妇和0-6岁婴幼儿群体,满足其衣、食、住、行、用、玩、教育等全方位需求,涉及商品制造、零售、生活服务、教育娱乐、医疗健康等行业。按消费群体可进一步分为婴儿用品、婴儿服务、孕妇用品、孕妇服务等。
婴童用品新趋势
1、质量、品牌、信誉成为消费者关键词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价格不再是新一代母婴购买母婴用品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产品本身,并且愿意为高质量、有信誉的产品支付更多费用。很多费用。从目前商场婴童用品品牌来看,连锁品牌和进口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接受度较高。
品牌示例:
成立于2014年8月,是国内成熟的进口母婴产品整合新零售品牌。目前已与全球数百家一线母婴品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甄选全球优质母婴产品。 ,服务0-6岁婴幼儿及妈妈;
为了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自2018年开始布局产业链,通过线上商城和线下亲子场景的共建,以大数据分析为指导,线上线下协同形成了多元化生态布局。
为了提升客户体验,线下我们还打造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家居体验母婴消费模式。同时,我们将“沉浸式消费场景”与“体验式服务场景”相融合,打造育儿生活方式和育儿服务场景。 、亲子互动场景吸引母婴消费者,满足母婴消费者对母婴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据了解,近年来,其主要在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场开设直营店和联营店,目前在全国180多个城市和地区拥有近300家门店。未来1-2年,预计在全球开设2000家门店。
2、注重细分化、个性化
家庭资源的倾斜投资带动了优生优育理念的发展和消费升级,进一步加速了婴童用品行业的细分和迭代。各品牌根据更细分的目标人群、功能需求、场景需求进行产品创新,衍生出婴童护肤品、功能性服装、婴儿车、睡眠家具等多个细分品类展示;
随着新一代妈妈成为婴儿用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她们对产品的时尚化、个性化的追求越来越明显。因此,越来越多的婴儿用品品牌开始注重外观和创意的打造。同时,也催生了新一代的婴儿用品。一批新兴品牌的诞生和成人品牌的下沉。
其中,婴童服装、鞋帽的趋势最为明显:目前,从奢侈品牌、Gucci,到快速消费品品牌H&M、Zara,以及运动品牌Nike等,都已进入婴童服装领域,一些潮流品牌和轻奢品牌也逐渐进军童装市场。通过推出童装系列,掀起亲子潮流,实现品类联动。此外,婴童服饰买手店、设计师品牌等新兴模式也在一线城市逐渐兴起。
品牌示例:西面
成立于2012年9月,中国排汗睡衣开创者,专注于婴幼儿排汗睡衣研发与设计;
西棉成立之初就与美国杜邦公司开展全面合作,并获得®在中国睡衣行业的独家授权。西棉经过上百种材料的实验,在该材料(全球最好的高科技速干材料)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适合睡衣的新型速干面料——Hinos。
该面料在保持原有高效吸湿排汗性能的基础上,克服了速干面料质地坚硬的缺陷,使席面速干睡衣比棉质更加柔软舒适。吸汗快,排汗快,干爽清爽,有效解决宝宝因出汗、遮汗带来的烦恼;
目前,席面已在上海30多家高端商场开设专柜。
品牌示例:
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婴童软装设计和全球高端婴童家居饰品采购的国际品牌。共涵盖13类软装产品;
成长于淘宝平台,主要针对198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父母,产品主打可爱和安全。通过使用独角兽等小动物元素以及温暖的马卡龙色,目的是让消费者从产品中感受到童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审美和精神需求;
线下门店的拓展主要是中道店。目前已进驻上海广场66等一线高端商场,并计划覆盖一二线城市所有高端商场。
3、“产品+服务”成为新趋势,用服务反哺产品消费
过去面向用户主要是解决产品需求。但近年来,随着产品和渠道的不断丰富,由消费产品引发的增值服务需求转向由周边服务需求引发的产品消费。越来越多的线下婴童产品正在创新、结合各种场景。 ,以服务多元化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增强客户粘性,从而反哺实体产品消费。
品牌示例:苏宁红孩子二代店
2017年9月正式上线,是专为母婴打造的集吃、喝、玩、购于一体的线下体验乐园;
与第一代店相比,更具体验感和科技感。同时,产品SKU较传统门店增加50%,并配备专业保姆、健康护士、营养师等人员,提供儿童保育和成长服务;
在消费者体验方面,针对不同的产品品类进行相应的场景设计,如食品区的“奶瓶”设计、服装区的“衣架”设计,以及旋转木马、轨道小火车、才艺表演等。 、亲子射击、儿童攀爬等体验娱乐区;
今年6月,苏宁红孩子与安沃基因达成战略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打造涵盖孕产妇健康基因检测、“会员过敏宝宝筛查计划”、宝宝成长等领域的“孕妈尊享计划”家庭护理计划针对孕期健康、产后恢复以及婴幼儿生长周期中出现的过敏风险和重要生长节点,提供健康风险提示,配置科学的计划和解决方案。
婴童服务新趋势
https://www.brand2china.com/resource/UploadFiles/%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180415212428.jpg
1、幼儿教育、STEAM益智玩具、绘本图书馆等受青睐
85、9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与以前的父母相比,他们越来越注重育儿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功能。代际育儿的现实也促进了对育儿指导和教育服务的需求。因此,早教、STEAM教育功能玩具、绘本图书馆等具有早期智力功能的业态日益受到青睐,现已成为商场婴童服务的主要业态。
品牌举例:爱悦嘉
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0-6岁儿童有声玩具童书的开发。旨在帮助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巧思、创意、互动、手脑并用的创意阅读产品,打破幼儿的“阅读难”。 ”、“选书难”、“家长引导难”的现状,让孩子潜移默化地爱上阅读,启迪思维;
爱悦嘉拥有国际水平的婴幼儿阅读产品研发中心、国内外知名幼儿教育专家、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优质配音演员等资源。还与国内顶尖教育出版机构合作,并荣获多项奖项。目前拥有500多本原创童书的文字、图片、音频版权,19项专利,1000多项版权。
品牌范例:IBOBI国际家庭互动成长中心
由美国、新加坡国际教育家和科技专家共同开发创立,是一个针对0-6岁儿童及其家庭集教育、科技、艺术、互动游乐于一体的国际家庭互动成长中心。目前入驻深圳多个高端商场;
IBOBI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教学,打造更尊重孩子天性的互动教学系统。同时,通过互动学习体验,让家庭的成长和沟通更加和谐、丰富和愉快;
IBOBI开设戏剧英语、多感官音乐、互动艺术、LUCY礼仪、IBOBI中文、幼儿班等多种课程。店内还设有IBOBI LAND母婴及新生儿玩具用品零售店,提供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产品。 、荷兰等知名国际品牌及国际获奖婴幼儿及家庭产品。
2、儿童健康产业开始响应市场
随着育儿观念的升级,孩子的健康管理和身体素质逐渐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因此,包括运动、健康、医疗等在内的儿童健康业务也开始响应市场,为婴童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除了婴儿游泳池、儿童运动馆等,儿童体检中心、儿童牙科诊所、儿童中医保健等业务也逐步向商场拓展。
品牌示例:吉橙儿童牙科
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解决2-8岁儿童的牙齿问题。现已进驻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商场;
采用直营连锁模式,首先从线下布局开始,并于2018年7月获得A+轮融资。本轮融资距离上一轮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仅4个月。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过亿元。 ;
吉成儿童牙科自成立以来就提出了“帮助孩子享受牙科护理”的目标,以游戏化牙科护理为特色。通过太空、海洋等主题场景,结合关卡等游戏化流程,让每位患者都能享受到牙科护理的乐趣。每个诊所都变成了孩子们的“主题游乐场”;
以诚保卡为切入点和精细化操作,为每一位购买诚保卡的客户建立电子档案。它记录了孩子的特征,并提供了相应的预防方案。当孩子需要预防措施时,会帮助家长预约合适的时间进行现场诊断和治疗。
品牌示例:西安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主要为1个月至12岁儿童提供儿童保健、保健和潜能开发服务。遵循国际育儿健康标准,开创医、育、教三位一体新理念,守护儿童健康;
服务内容包括儿童症状管理(感冒、咳嗽、发烧、腹泻、便秘)、儿童鼻炎、儿童病后、儿童智力增强、儿童脾胃、儿童免疫力等专项治疗项目。它还具有中医与五行护理方法相结合的特点。 “喜潇湘”产品品牌。
三是消费升级催生新需求,涌现一批新兴服务业态,提升婴幼儿生活质量。
消费升级后,婴幼儿需求趋于多元化、个性化,促使婴幼儿服务业态多元化发展,也催生了一批提升婴幼儿生活品质的新兴业态,如如儿童餐厅、儿童理发、儿童摄影等。
品牌示例:So Sweet by HAIR
成立于2016年,是香港知名美容产业集团Hair旗下的“儿童安全造型”品牌。独创“3S”服务标准:安全+风格+服务;
以童话场景为主,通过精心定制的“巧克力冰淇淋理发镜”、“巧克力华夫饼理发椅”、“马卡龙亲子陪伴凳”等,将这里打造成孩子们最爱的游乐场;
采用香港进口洗护用品,专为婴幼儿肌肤设计。它还建立了儿童发型数据库。所有完成的造型图片都会按照风格、场合、年龄甚至性格进行记录和分类,以便家长和孩子可以与以前的造型进行比较,规划未来的发型趋势。
4、儿童娱乐需求旺盛,教育和成功是增长新动力。
新时代背景下,母婴消费进入从消费内容、消费方式到消费决策全面变革的时代。消费重心将逐渐从基础消费转向娱乐消费,但传统的纯玩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为了满足需求,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娱乐与教育功能融为一体,向“寓教于乐”方向发展,提供更多附加值,如儿童剧场、亲子农场、儿童博物馆、室内动物园、等新业态。
品牌范例:彼安儿童博物馆
2018年12月,首家门店在北京蓝色港湾开业,也是国内首个进驻购物中心的儿童博物馆品牌。区别于传统博物馆、亲子乐园、早教中心,彼安儿童博物馆打造“0-8岁婴幼儿非正式学习场所”;
彼安儿童博物馆以“玩中学、学无界”为设计理念。博物馆并不注重讲解和展示,而是通过为孩子们提供互动游戏来吸引孩子,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世界和感知事物的规律,练习读写能力、数理逻辑、社会学习等。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dHdHjlwjF6wKfIKzddWOA9NUKC5fugoLTfD6ZABONQJs11545549700299.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孕妇用品新趋势
1、刚性需求供给趋于品牌化、高端化
据相关数据预测,2021年中国母婴用品市场零售总额将达到1200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3%。可见,母婴市场潜力已逐渐爆发,未来有可能成为母婴行业新的增长点;
随着新一代孕妈妈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转型升级,面对孕产后用品、哺乳内衣、孕妇装等刚性需求时,她们更倾向于中高端高端品牌,信誉良好;
2、孕产妇营养品、孕产妇护肤/彩妆品爆发式增长
随着90后、95后涌入母婴消费市场,科学、时尚的母婴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美容经济不再局限于年轻和未怀孕的女性。孕产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孕产妇营养品、孕产妇护肤/彩妆产品等呈现爆发式增长,满足当代孕妈妈孕期“专业高效、毫不妥协”的消费需求。
孕产妇服务新趋势
1、自我护理意识觉醒,孕期及产后修复护理需求大
女性自我保健意识的觉醒和美容经济的盛行,驱使新一代孕妈妈不断提高孕期和产后的护理水平。针对不同阶段的备孕、孕期产后、孕期护理、孕期锻炼、产后修复等需求不断增长;
品牌示例:Mrs. Rose Total Care
广生行旗下集日本香薰与孕产保健为一体的品牌;
我们专门针对孕妈妈推出了全方位服务。同时我们从日本引进了一整套成熟的系统,为孕期提供特殊护理。妈妈在怀孕期间的心理和身体需求也可以通过SPA香薰来缓解;
除了护理、美容、美体护理服务外,玫瑰夫人还会提供一些专业的育儿知识,建立社交网络,帮助妈妈们解决社交和心理需求;
首家玫瑰夫人店于2017年在上海新天地开业,并计划三年内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开设300家门店。
2、科学育儿理念催生孕育中心等行业。
80、90年代出生的孕妈妈普遍受过良好教育,更加注重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分娩观念。因此,胎教中心、准妈妈培训、孕期心理咨询、月子中心等专业机构也随之诞生。出现。
品牌示例:芝麻堂孕育中心
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首家提出“孕期生活管理专家”服务理念的孕期家庭教育专业机构。致力于帮助追求生活品质、关注孕期身心健康的孕妇平静、顺利、科学地规划和生存。怀孕;
芝麻堂提供系统的孕产课程以及营养管理、体重控制、住院医生咨询等相关配套服务。课程体系分为四大系列: 孕期好知识:从备孕开始到孕早、中、晚、产后;艺术胎教:欧洲/中国古典音乐欣赏、摇篮曲创作、音乐冥想、宫律等。还有艺术胎教;快乐孕期:孕期健美操、舞韵/球舞韵/环舞韵、孕期瑜伽;产后恢复:产后普拉提塑身、产后恢复瑜伽、亲子瑜伽等;
目前全国已有数百多家专卖店,并已进驻多家大型商场。
3万亿母婴市场随着消费群体的壮大和消费观念的提升而快速发展,将开始新一轮的洗牌和改革;
对于品牌来说,如何打造有特色、连锁化、高品质、有口碑的产品,并提升服务水平和体验,是获得更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突破口;
对于商场来说,在差异化招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类母婴产品的筛选和选择,选择真正站在消费者角度、具有市场活力的品牌,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吸引流量。
\近期热门文章
●
●
●
●
●
|合作|贡献|宣传 |
请加微信
中国购物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最早的购物中心行业服务机构。拥有展览、研究、培训、智库、媒体等权威行业领先平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