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从复仇到灭亡,盗墓祖师爷的传奇一生
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的父亲伍涉被楚平王陷害,与其长子伍尚一起被杀。伍子胥从楚国逃往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后来伍子胥、孙武攻入楚国都城,杀死了楚平王。尸体从坟墓中被挖出来并受到鞭打。后来,武王的丈夫听信谗言,杀死了伍子胥。伍子胥自杀前,让家臣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门上。他要眼睁睁地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被越国灭亡。 。宋代包寿孙路过伍子胥祠时,有诗咏伍子胥的一生:“鞭尸生怨,割目留忠”。在后世的一些盗墓小说或影视剧中,曹操被盗墓者尊为盗墓业的鼻祖。这主要是因为曹操曾经设立过摸金校尉一职,组建军队,专门挖坟墓,准备军粮。后世的盗墓贼也常称自己为摸金队长。但事实上,伍子胥挖坟鞭尸的行为先于曹操。盗墓在任何时代都是违法的。这些人从这些古墓中盗取珍贵文物,走私贩卖,导致中华民族的瑰宝流失海外。
对于这些发现的古墓,我国有专门程序组织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挖掘,保护里面的文物,探索古墓背后的故事。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保护技术的落后,我国的许多文物在发掘过程中遭到损坏。其中,郭沫若领导的明皇陵的发掘造成了重大损失。郭沫若为何执意挖掘明朝皇帝陵墓?你看看他的祖先是谁就明白了。
2000多年前秦朝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系统,2000多年后仍在使用。 1400多年前由隋朝工匠李纯所建的赵州桥至今仍残存于世,并仍在使用。可以继续行走。在中国五千年的传承中,不乏像李冰、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这些人创造了许多即使使用现代精密仪器也难以制造的物品。
https://pic.rmb.bdstatic.com/84f60b63ae72fa1423a49f8f6a128e273682.gif
比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据说就安放在唐太宗昭陵。随着昭陵被盗,《兰亭集序》也彻底从世间消失。古代的王公贵族大多在死后陪葬着无数的珍贵宝藏,其中不乏奇珍异宝。上个世纪,随着世界和平稳定,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古董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大行其道,这也是考古行业蓬勃发展的原因。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大家都知道中国著名作家、诗人郭沫若,但很少有人提及他考古学家的身份。郭沫若还因为他的一项考古行动而受到批评。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朝,在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早期处于鼎盛时期。与明代有关的书籍在现代社会也很受欢迎。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明朝的皇帝也都安葬在皇家陵园中。
上个世纪,郭沫若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起草了一份文件,希望挖掘明帝陵的定陵。由于当时国内考古技术还不发达,郭沫若的提议遭到了很多考古学家的反对。如果贸然挖掘墓葬,很可能会对墓葬内部造成破坏,甚至对内部文物造成损害。 。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应该保护墓葬,等技术成熟后再考虑发掘。
但郭沫若在明皇陵发掘问题上始终保持坚定态度,不肯让步。最终,经过激烈讨论,郭沫若被允许带队发掘定陵。不久之后,郭沫若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开始挖掘明朝皇帝的陵墓。最初,郭沫若等人想挖掘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墓。然而,花了十几天时间,郭沫若等人却毫无进展。于是,郭沫若等人无奈来到定陵挖掘。
据有关统计,定陵随葬品已达3000多件。郭沫若等人收获颇丰,但还没有高兴起来。由于这些随葬品已经多年没有暴露在空气中,郭沫若等人打开定陵,让新鲜空气进来后,这些随葬品很快就变成了飞灰,三千多件文物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痕迹。这起事故不仅引起了整个考古界的震动,还引起了郭沫若等人遭到考古界的抵制,给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
https://pic.rmb.bdstatic.com/8cad4a3c5679f81860dc218b4f540c976524.gif
因此,在这次事故发生后,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禁止对这些皇陵进行挖掘。即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郭沫若仍然没有放弃。 1965年,郭沫若再次提出挖掘明皇帝陵。毫无疑问,这一次他的提议被果断拒绝了。郭沫若为何如此热衷于挖掘明朝皇帝陵墓?其实主要和他的祖先有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众多皇帝中最特殊的一个人。他以乞丐身份逆袭,成为一代帝王。他的经历很神奇。在朱元璋的崛起之路上,有一个人可以说是他的贵人。 ,这个人就是郭子兴。正是在郭子兴的帮助下,朱元璋才能够聚集如此众多的人才。就连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也是郭子兴的养女。
然而,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他称帝后,屠杀了功臣,其中包括郭子兴的几个儿子。据郭沫若介绍,他是郭子兴的后裔。他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挖掘明朝皇帝的陵墓,就是因为他想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
人们对郭沫若的行为表示理解,但又不能苟同。与了解过去的历史相比,保护这些现存的文物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买不到珍珠盒,导致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藏被毁掉。这些文物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好,传承得好,让后人能够了解祖辈的生活,了解民族的发展历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