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9 06:04:04

延长县以脱贫攻坚统揽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11月23日上午,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向人民报告”专题新闻发布会。

延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明介绍了该县近年来农业农村统一脱贫工作取得的成绩。还会见了县农业局局长高斌、县扶贫局局长赵文革、县果业局局长王飞跃。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该县坚持把脱贫攻坚抓农业农村工作大局,重点布局“高原苹果、四川路大棚种植、全县畜禽、全县畜禽养殖”等产业布局。沿黄特色”,并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要求,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基地建设,利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要用品牌建设带动营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16年,预计农业增加值9.23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12元,增长10%。

大量的果实压在树枝上

打造有机农产品基地,向全县农民发放红利

该县是苹果、梨、西瓜的最佳优生区。该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既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原生态生产方式、优质地方品种等明显优势,又存在农产品产量、质量、精深加工、市场开拓水平较低等发展问题。

近年来,该县立足自身条件,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变劣势为优势,以“农业特产——有机农业特产——精耕细作”的递进链条,实施“一次建设、二次建设”链条。农产品加工特产”。 “提升、三补、四促、五构”,积极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努力打造有机农产品基地县。

建立一个基地。该县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建设了高原地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32万亩、高原地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四川路,县内生态畜禽养殖基地,沿黄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将努力增加数量,实现区域布局、规模化生产。围绕市场需求,寻找生产过程的季节差异和销售过程的季节差异,通过多样性、季节性、特色化优化农业特色产品供给侧。

提高质量。以龙头企业为引领,7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8个扶贫产业园,持续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采用绿色生态种植养殖方式,推广“三品一标准” ”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增加优质产品供给,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强品牌建设,对县内生产的农产品实行统一品牌管理,推出“延长苹果”、“延长红薯”、“延长西瓜”、“延长红洋葱”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效应。

弥补弱点。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落实果园土壤、水肥管理和灾害防治制度,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高新技术和农业机械应用,弥补针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融合。以东区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为载体,深入挖掘农业多重功能,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农业休闲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农副产品和延长县有机农业特产加工、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产品直销市场使全县50%以上的农产品在园区加工、储存、销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大产业,以小产品开拓大市场。

结构机制。聚焦当前工作,落实各方责任,创新务实,与时俱进,融入中心。团队进驻企业引领行业,推动转型升级稳增长。领导深入城镇、带领农村,夯实责任保障基础。

https://www.zhihxc.com/uploads/allimg/20220106/1641452364422_2.png

企业进村,凝聚农民,培育致富产业,增加收入。科技入园带动产业,引导提质增效。干部进户引导农民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亚洲国际果蔬产业博览会上,延长县火焰山红薯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出的延长红薯、辣椒等有机农产品广受好评。客人们品尝完蒸延长长红薯后,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连说:“好吃,真好吃,有小时候的味道!”连外国友人都称赞不已。据悉,展会第二天,合作社就签订了价值36万元的交易合同。

近年来,延长苹果、苏梨屡获殊荣。西瓜、红薯、青葱、土鸡蛋、黑猪肉等农业特产频频亮相国内外各大农产品展会,深受消费者喜爱。

推动“园区+”“公司(合作社)+”做大现代农业蛋糕

蓝耳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合作社率先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主体。该县通过“政府扶持、园区示范、企业带动”的方式,着力高起点规划建设。集中投入,着力在规模化、组织化、生态化、产业化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展现现代农业鲜明特色,不断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苹果示范园推广果园间伐、果园种草、无公害防治、水肥一体化灌溉、授粉增产等高科技管控设施,搭建果园防雹网、太阳能杀虫灯等科技管理防治设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在设施蔬菜园建设中,我们采取“抓两端、中间放”的方式,即提供优质种苗、产品包装和销售,中间生产环节优先向土地流转户提供,实现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销售市场化。

为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规模小、分散、抵御市场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有限的问题,该县还着力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开展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品牌创建,将有效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市场、激励农民、推动技术应用、标准化生产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实践承包地经营权和果园、设施大棚、农业示范园等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土地向大规模集中专业户。培育苹果、蔬菜、粮食生产大户和家庭农场,促进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县级示范园区131个;累计发展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注册农民合作社385家。全国有合作社会员3.9万家。

火焰山辣椒丰收

不断拓展绿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做强做优苹果产业,实施提质增效工程。近年来,该县实施“果蔬增效富民”发展战略,以不断增加果农收入为目标,重点“抓两个环节、树立两个模式、建设“两个班子”,着力抓标准化生产。 、土肥水建设、营销,加强科技服务、示范推广、防雹减灾、仓储营销四大体系建设。同时,公司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定期举办延长苹果推介会,进一步提高延长苹果的市场份额。并依托电商平台,聚焦“电商+微信平台”等现代销售方式,孵化培养一批营销人才,打造独特的线上品牌,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全县累计开发苹果面积32万亩,建成苹果专业镇4个、专业村63个、省级果品产业示范园8个、市级果品产业示范园27个、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108个。已认证果园基地2.4万亩,在各大城市设立独家销售窗口。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 2015年,延长红富士苹果被农业部授予名特优农产品新产品称号。今年,延长县预计实现苹果产量23.2万吨,产值8.1亿元。

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40223/4a8cfba83e0e45ae91253eadc14a98fb.jpeg

大力实施万亩蔬菜蔬菜工程,发展蔬菜精良产业。该县按照“市场化运作、区域布局、规模化开发、提升专业村”的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推广模式,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大力发展大棚栽培产业,支持大棚栽培发展。大农户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六大技术”,提高瓜菜品质。延长西瓜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大会上荣获后稷金奖,该县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认定为无公害瓜菜生产示范基地,提高延长西瓜品质。瓜类大棚种植产业成为继苹果产业之后又一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该县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建立大棚种植产业示范村15个,开发日光温室8143座12247亩,温室7950座3615亩,开放式温室9064个。 -田间蔬菜。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49万亩,实现各类瓜菜产量12.8万吨,产值2.25亿元。

该县还坚持“果畜、菜畜、粮畜”立体融合,支持企业养殖、规模养殖、家庭养殖。重点支持标准化养殖基地培育。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已建成规模养殖龙头企业2家、规模养殖户(单位)192户、生猪16.7万头,预计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5亿元。建造的。元。

稳步实施科技增产工程,发展特色产业。该县按照“稳面积、增单产、保总产”的思路,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继续推进炎黄镇特色产业种植,对有机农产品种植给予适当补贴。目前,全县共种植青葱、红薯、辣椒、小杂粮等2万亩。

激活有机农产品直销市场,建立电商体验区

为扩大农业特色产品销售,提高产业扶贫效率,该县依托全县32万亩梨果、8000多个日光温室、西瓜,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青葱、红薯、小杂粮等产业。 2016年5月,延长县投资200余万元在槐里坪新区启动有机农特产品直销市场和电子商务体验区建设,11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在具体工作中,该县把建立有机农产品直销市场和电商体验区作为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县、推广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窗口。整合农产品资源,出台扶持政策,吸引优秀电商企业。扩大公司进驻,免费提供电商技术培训和服务,促进了体验区建设。

体验区运营以来,该县按照“一村一品”农产品模式,选择了24家有经营基础、信誉度高的农产品合作社提前进入市场,在农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农产品直销模式。通过“农业+互联网”模式,依托实体店建立网上商城、移动终端和微信平台,实现生鲜农特产线上运营、下单、线下快速配送,进一步拓展全县农特产市场,增强市场活力。知名度和占有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19日,CCTV-7《科技园》栏目组进驻延长昌,与县城共同主办有机农产品直销市场和电商体验区启动仪式,以及中央电视台cctv-7《大开眼界》专题片,并在CCTV-7频道、农视网、央视网等平台进行现场报道,展示了延长县作为“水果之乡”的魅力。

强化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

在农业公共服务方面,该县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每年为3万人次的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职业农民380余名,有效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按照县培训、县管理购买技术的办法,建成了1000人的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显着提升。延长县共有490个生产主体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信息库,涵盖合作社、涉农企业、“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农业示范点、种植养殖大户为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114家单位(其中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农业龙头企业14家、家庭农场84家)开展生产追溯已实现,追溯率高达100%。

全县目前共建成3000吨以上气调库9个,2000吨以下冷藏库8个,各类简易水果库260余个。总储存量达到5万吨,占总产量的22%。拥有苹果营销公司15家,水果合作社87家,水果营销大户164家,认证苹果经纪人87家,水果销售中介组织152家,注册水果商标10个,员工2800余人。现有生产线4条,水果采后加工能力8万吨。在北京、深圳、内蒙古等地共开设了13个延伸苹果直销窗口,年销量达到2.5万吨以上。

“现在我县已基本实现了以生产为基地、以企业为仓储、以组织营销、以市场流通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副县长张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通讯员 李国强 王晓明 齐祥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延长县以脱贫攻坚统揽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