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11 13:20:02

游戏行业上半年坐东风,下半年陷变局,Ai 与游戏结合的未来走向何方?

今年上半年,游戏行业成功借力AI应用端,成为A股表现最出色的板块之一。

上半年的几位基金冠军都来自游戏行业。

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AI应用的渗透,AI的新鲜感逐渐褪去。游戏公司的AI逻辑一直没能看到令人信服的作品。相反,今年随着疫情的释放,版本号基本已经放出。但供给侧的放松并没有带来行业的整体景气,大部分企业的业绩依然不佳。

因此,今年下半年,博彩业迅速回撤,纳斯达克基金已经占据了基金成长排行榜的头把交椅。

对于整个游戏行业来说,目前正面临着变革。 AI与游戏的结合有快有慢。还没有真正影响到这个行业,但是这个行业正在上演另一种逻辑。

1. 图片和模型生成已完全基于AI

虽然AI的新鲜期已经过去,但AI在游戏行业的落地却非常明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游戏素材图片模型的生成,它在游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已经看到了几个例子,比如最简单的二维绘图,现在我们可以使用Ai+来获得很好的样本。

在3D动态模型方面,视频生成AI还没有达到如此发达的水平。最主要的是,使用给定的固定特征模型来模拟随机动态需要结合大量的物理算法。目前这样的小模型的训练还是非常困难的,只能交给像这样的公司,但只能模拟一些小场景中的对话,但市面上的AI视频生成工具大多还停留在类似于玩PPT的关卡。

目前有一些很好的例子。可以看看独立手游《细胞防御》。这是一款类似于吸血鬼幸存者模式的游戏。美术和图形设计基本上全部交给AI。看起来很粗糙,收入也不是很好。高,但这是两个人依靠AI完成的工作,开发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基于吸血鬼模式优秀的玩法逻辑,只要稍微修改一下游戏的数值进行优化,仍然可以流行并赚一些钱。就算收入几万,分给两个人,花上几十个小时,这也是一个非常赚钱的项目。

很多游戏开发者也使用设计线,但是这个用法和gpt写文章是一样的。有很多陈词滥调,很难直接使用,需要大量修改。

除了设计和生产之外,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很少。比如大家一直想象的一个方向是AI在游戏中发挥作用。它尚未被广泛使用。主要原因是大多数NPC都是游戏剧情的一部分。 AI模拟NPC,不一定能推动剧情,但反复调用gpt。 ,但是消耗大量的计算能力。而且,在游戏中增加一套并不能保证玩家会花更多的钱,但公司的大型模型的成本肯定会暴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I已经在游戏行业得到了全面落地,生产力工具市场也明显因此而繁荣。我们也看到Adobe等设计软件公司的业绩稳步上升。其中,收入已达2亿美元。

但艾大模型却从未触及游戏的关键剧情、玩法和核心设计。 AI无法独立开发游戏。 AI只能随机组合现有的东西,比如让新手快速完成蛇类游戏。小游戏,但开发出新玩法的游戏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过去六个月的新鲜感已经消失。当我们刚接触它的时候,大家都觉得AI的答案非常好,甚至可以通过图灵测试。但当大家了解了AI的关键词提示技术后,就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引导AI了。通过回答,发现了AI的规律性,并且它的回答是可追溯的。因此,人工智能产生的文字将很容易被识别。此时,AI已经变得不那么聪明了。所以核心问题是AI不具备人类所具有的创造力和随机性。它的能力只是随机组合。当放置在 2D 平面图像上时,比较容易获得合适的结果,但当放置在带有时间轴的三维图像上时,环境是四维空间时,其随机模拟将很难形成全面的封闭环形。

https://img.chinaaet.com/images/2020/11/02/6373989636934278704177952.jpg

2、游戏行业正在加速逻辑变革

AI普及对游戏行业最大的意义在于美术设计团队的简化,但放在成熟游戏公司的利润链中,其意义似乎并不大。

游戏项目的利润分配如何?以国产手机游戏为例。游戏也是典型的高毛利率产品,开发所需的人力只占销售额的10%-20%左右(一部分计入运营成本,一部分计入研发费用)。 。对于那些持续更新的游戏,后续的更新也会持续规划,运维的人力成本也包含在其中。

硬件的维护成本约为10%,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剩下的30%-50%是推广和渠道成本。最终,合格的游戏利润率在20-30%左右。当然,由于固定费用的原因,那些收入快速下滑的游戏,或者那些刚刚上线、需要大量宣传的游戏,往往容易出现亏损,而那些运营时间较长的游戏,收入稳定,发展迅速。由于宣传成本的降低,利润率往往会降低。更高。

当你看到这个的时候,你可以发现AI能改变的大约是销售额的10%。人力成本内分配给美术设计的是AI赋能、产品经理、数值策划、玩法策划等,显然,不能用AI改变那么多。

如果整个成本的变化在10%以内,那么整个游戏行业的利润显然很难实现飞跃。

当然,如果换个角度思考的话,对于那些失败的游戏项目来说,因为最终的收入很低,甚至为0,那么人力成本显然还是对这个项目的损失起着主导作用。这时,劳动力成本优化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人工智能对于游戏项目的试错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但问题是人们不愿意投资经常失败的游戏项目和游戏公司。

因此,对于AI工具赋能,从设计方面入手并不能为上市公司带来业绩的爆发。这并不是说如果一款游戏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了AI,玩家就得花更多的钱。

目前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国内游戏市场面临饱和。从上面游戏与AI的困境来看,新游戏的试错成本更低,开发新产品也更容易。然而,对于一个现有的市场来说,推出新产品总是面临着旧产品的问题。国防需要更多的渠道和宣传成本,这也让AI的赋能不再那么重要。

如今,新游戏吸引的玩家一定是老游戏的玩家。他们的注意力广度和消费意愿已经从老游戏转移过来。我们经常在争库存,而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说白了都是在自我迭代,导致业绩提升越来越困难。或许对于很多公司来说,继续运营老游戏更有利可图。

今年以来,国内游戏市场的实际收入仍在下滑。可以说,后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依然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版本号的发布较为宽松。今年前10个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网共公布了9批国产网络游戏版号。除8月未公布外,其他月份游戏版号均已获批。今年国内游戏版号总数达到785个,超过2022年的512个和2021年的755个。

版号放宽,AI到来,但行业表现却并不乐观。 91家上市游戏公司中,游戏业务能够保持增长的仅有38家,营收下滑的公司比例达到58%。

首先,问题在于国内游戏产业付费过多,人均游戏付费金额异常高,相对于人均收入的比例不合理。游戏产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接近美国的市场之一。游戏作为一种付费服务,属于第三产业。 。美国的第三产业占生产比重要高得多。游戏行业收入如此之高,确实是不健康的。相比之下,中国的音乐支付和流媒体支付市场都比美国小得多。

https://cdn.zhuanzhi.ai/images/wx/176ce5458b466c95e18f7d78c3e5ed02

本质是国产网游占比较大,道具收费模式过于主流且利润丰厚,而海外买断游戏占比较大,相对成本不高。

随着经济的调整,这种异常高的消费模式得到了修正。这也是国内游戏行业生意难做的原因。版本号和AI都不能更改。

所以在市场萎缩的预期下,国内游戏行业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使用人工智能,试错成本很低。就像上面的《细胞防御》一样,少数人高效赚钱变得简单。

对于大厂家来说,他们都有强大稳定的产品,渠道和宣传占成本的比例并不高。依靠AI确实可以榨取可观的利润。

但对于那些没有稳定产品的腰部企业来说,问题就严重了。人工智能减少了试错的成本和时间,但每个人都有人工智能,这迫使每个人都加入内卷竞争,而且正如前面提到的,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利润结构肯定不如长期经营旧产品高时间。许多中小游戏公司因此陷入亏损。接下来,他们还要面对小工作室依托AI发起的黑马逆袭。攻击。

其实说白了,我们为什么需要不断迭代产品,就是因为我们无法做出具有领先玩法优势的长寿命核心产品。游戏玩法的创新已成为稀缺商品。近五年来,国内游戏公司大多依靠玩法、改IP、换皮肤、营销等方面的创新乏力来获取客户、运营收获。艾看起来似乎会降低成本,但实际上是技术平等。这使得这些工作室不再受到规模的限制。那些收入数十亿、市值数百亿的公司根本没有规模优势。

当然,以上逻辑仅针对国内游戏市场。如果国家在倒退,那不是就不能出国了吗?唯一的问题是,在海外市场赚钱,所面临的渠道和上游宣传发行都比国内市场强,而核心玩法是,如果你不够强,赚钱会比国内市场更难。在中国。

这也是今年游戏行业亮点不多的原因。新游戏纷纷上市,人们的吸引力已经被《黑神话》这样的游戏吸走了。大家谈论的都是腾讯、网易、米哈游三大巨头的游戏。没有创新,用户就懒得动。

最近流行的《完结》也是一款与AI无关的沉浸式互动剧游戏。其实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但是很多老游戏都是二次元角色扮演。这次换成了真人,而且场景、道具都是实拍,不是艺术图片,所以是真实的。如果有人认为未来可以用AI代替真人,那么这个游戏就过时了。这不是对AI的胜利吗?

目前在美国股市上市的游戏公司并不多。这是多年来马太效应的结果。这种影响应该会在未来10年继续体现出来。上市的91家国内游戏公司还是太多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游戏行业和开发中的应用非常全面,但关键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游戏玩法的核心创新。

这里重要的是游戏玩法,而不是人工智能。消费者并不关心AI是否被开发,也不关心其中是否有虚拟人NPC,更不会因为AI而在游戏上花更多的钱。关键是好玩不好玩。

AI对行业的影响大部分是在成本方面,用来降低成本而不是增加成本。就此而言,显然对于目前盈利的大公司来说,优化效率会更高。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使用AI之后的图片现在已经有了AI的味道。如果这影响了游戏的可玩性,那就实在是得不偿失了。

那么总的来说,人工智能会让游戏行业变得更好吗?只有能够利用AI实现核心创新的公司才会变得更好,而剩下的公司的投资逻辑就会变得更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戏行业上半年坐东风,下半年陷变局,Ai 与游戏结合的未来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