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11 21:41:23

2023 年中国 GDP 增长 5.3%,经济复苏呈弱复苏态势且各行业分化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晓晓北京报道,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年度论坛(2023-2024)在北京举办。今年年度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从分化到均衡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CMF主要成员余泽代表论坛发布年度报告。报告预计,2023年我国GDP将增长5.3%,如果考虑基数效应,两年平均增速为4.1%。今年经济复苏将较为疲弱。出现复苏趋势,各行业分化趋势明显。如果以2019年为基数,2020年至2023年四年平均增速为4.7%,低于疫情前水平。展望2024年,随着周期性因素触底反弹,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向上恢复,行业将从2023年的行业分化状态转向更为均衡的增长状态。微观主体经济复苏体验将大幅提升。但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2024年经济仍难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预计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为4.8%。

“综合考虑进一步填补产出缺口、稳定就业、提振市场信心、提振物价,建议在制定今年经济目标时,应考虑2024年、2025年,以取得‘十四五’的圆满收官。”基于以上考虑,建议将2024年的经济目标定为5%。”于泽说。

报告对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总需求低迷拖累经济复苏乏力,新发展格局驱动新动能不断涌现。经济复苏的背后有三大动力:一是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二是市场内生需求疲软,三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预计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为5.3%,能够全面实现年初设定的目标。但考虑到基数较低,与潜在产量的差距仍将维持。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3%2F0516%2Faeb0dd16j00ruqzhg004xc000p700fp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于泽表示,国际上从疫情防控到秩序​​恢复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国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也造成了行业间的分化,这与订单恢复和更快恢复密切相关。比如,疫情期间,我国通过保护市场主体,工业生产秩序总体稳定,服务业受到较大影响;疫情期间,我国居民通过网购基本可以满足商品消费需求,但服务消费受到较大影响。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这些前期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将恢复得更快。例如,春节和夏季消费快速增长,交通数据明显改善。

于泽表示,2023年我国市场内生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出口和房地产投资方面。今年出口下滑是因为疫情期间产业链优势带来的国际替代正在回归常态,加上今年欧美国家的“去库存”周期导致出口疲软。当前房地产投资深度下滑,就是需求不足的核心表现。在2022年房地产投资下降1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今年1-10月房地产投资继续萎缩9个百分点(-9.3%)。

当然,2023年我国经济新动能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比如在新能源产业带动下,装备制造业高位运行。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明显高于整体投资增速。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以电动乘用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三新”产品出口拉动明显。

https://pics0.baidu.com/feed/472309f790529822cb1d9f6ce4bdc4c00b46d4f2.png@f_auto?token=4c23dfe9f4a79f16147d2e6e2931072b

于泽表示,我国近期宣布对6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未来这些国家有望对我国做出善意回应,可以预见2024年国际交往将进一步恢复。判断2024年经济表现最关键的是市场化程度内生需求将恢复向上。 2024年总需求恢复背后存在大量结构性、体制性、转型性问题,这意味着总需求的恢复不会一蹴而就。因此,中国经济的新均衡状态将较疫情前增速放缓。

具体来看,周期性因素将在2024年触底反弹。例如,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将推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目前居民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性调整可能已经见底,这将​​为2024年的消费提供一定的支撑;目前房地产处于超调状态,预计2024年房地产投资降幅将大幅收窄;随着出口价格回升和国际交换秩序恢复,2024年出口增速有望进一步恢复。同时,新的结构性动能进一步完善,比如可能引发5G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将于2024年1月1日等进入表中,预计将对经济产生上行拉动。

于泽表示,预计2024年经济总体增速在4.8%左右,供需将更加平衡,物价有望实现温和增长。但2024年,我们仍需重点关注国内外利差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房地产流动性风险可能蔓延、地方政府经济手段需要改善等问题。建议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用政策推动经济尽快恢复潜在产出水平。政策建议方面,建议进一步加强市场化改革,重点关注资本市场和财政领域;总量政策方面,强调就业优先,扩大财政支出总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效率,货币政策进一步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强化汽车等大宗消费扩大消费措施的空间;短期和中长期来看,可以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复苏。短期内可以考虑进一步放宽房地产市场限制,更好满足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 年中国 GDP 增长 5.3%,经济复苏呈弱复苏态势且各行业分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