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是心血管病的元凶?事实并非如此
猪油是中国厨房中最受欢迎的油脂之一。一碗简单的白米饭,拌上猪油,就会让人唇齿留香。这是无数人难忘的家的味道。炒菜的时候,加一勺猪油,即使是青菜也会立刻变得鲜美。及时完成升级,变身香喷喷的美食~
猪油味道鲜美,但很多人认为它会加重心血管疾病,对人体有害,所以不宜食用!事实真的如此吗?
猪油是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吗?
大众认为猪油不健康,因为猪油含有饱和脂肪,而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升高血脂和胆固醇。
然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由高血压、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多重危险因素造成的,不能单单归咎于猪油。
更重要的是,猪油还含有约47.5%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1.5%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两种脂肪酸都有利于调节血脂水平;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D,并且与其他植物油相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烹饪过程中不易分解产生有害物质。
所以,我们没必要把猪油视为洪水猛兽。健康人偶尔吃点猪油其实并没有多大风险;
如果已确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最好少吃猪油及用猪油制成的食物,如玫瑰糕、猪油粽、八宝米、青粽、莲蓉糕、酥油糕等。
吃植物油更健康吗?
有人认为,既然需要严格控制猪油的用量,那直接放弃猪油,改用植物油是不是更好呢?
https://p1.itc.cn/images01/20230530/ebbfec22ddce4f5885af0b6ba137f46b.jpeg
事实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植物油主要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一定条件下,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会转化为反式脂肪酸:
①植物油在精炼过程中,温度往往高达200℃以上,会产生少量的反式脂肪。
②植物油长时间高温加热,如长时间煎炸、油炸等,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增加心脑血管风险。而且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就越多。
反式脂肪也被称为“魔鬼脂肪”。它比胆固醇危害更大,是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调查发现,每日膳食总热量中反式脂肪每增加2%,患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25%。也就是说,人体根本不需要它,摄入它反而会损害健康。
健康吃油,牢记4点
食用油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与健康密切相关。我们应该怎么吃呢?
1避免只吃一种油
如果脂肪酸组成相似,改变或不改变吃没有太大区别。例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相似,茶籽油和橄榄油相似。
应根据不同的脂肪酸成分更换不同的油,如葵花籽油、花生油等。
https://p0.itc.cn/images01/20230308/bde8163a56734ee7b613c688321d022b.jpeg
2 每天不超过3汤匙
无论哪种食用油,每人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为25至30克。如果您体重超重,建议控制在25克以下。
家里喝汤用的白色瓷勺,一个瓷勺相当于10克左右的食用油。一天不要超过 3 个瓷勺。
3.不要让油太热而冒烟。
如果等锅里的油冒烟了才放进锅里炒菜,油温会接近250℃。这样的温度会导致油变质并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
4.建议食用油开封后3个月内食用完毕。
如果家庭人数较少,建议装在小瓶中,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炉存放。因为油在光照和高温下会很快氧化变质。
开封的油最好在3个月内食用完,否则很容易氧化。
(我是医生官方微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