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天坑的华丽变身:从废弃矿石到生态公园
眼前的“亚洲第一天坑”引人注目,令人震撼。从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观景台俯视,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有坑的“矿冶大峡谷”面积108万平方米,看上去就像一道巨大的黑色“伤疤”,静静地沉睡在山谷之中。
峡谷周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每年春天,当这里漫山遍野的数万亩国槐林变成一望无际的花海时,各地市民和游客纷纷出门赏花,留下感叹: “空气真新鲜啊!”
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废弃矿石山;如今,它是拥有亚洲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生态林的黄石国家矿业公园。
近日,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铁矿70岁的退休职工吴东明从包里拿出一对竹板,阵阵清脆、悠扬的竹板声响起。讲述“石头上种树”的故事。
岩石上种树,铁矿又被绿了
“半城有山,半城有湖”。黄石公园的美丽在于风景。这座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的城市,曾经戴着“灰色城市”的标签,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作为我国近代第一个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在黄石乃至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推行洋务,创办大冶铁矿。 ; 1958年,重建的大冶铁矿投产,成为全国十大铁矿之一,被誉为“武汉钢铁粮仓”。
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大冶铁矿。这是他一生中唯一考察过的铁矿。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毛泽东雕像,手中握着铁矿石,表达了对这座新兴重工业城市的殷切期望。
然而,大冶铁矿因矿山而繁荣,却也因矿山而遭受环境污染的苦涩。由于长期开采,山体伤痕累累,寸草不生,常年尘土飞扬。
“以前,人们不敢穿白衬衫去矿井,那时的天空是灰色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严红勇说。
https://media.9game.cn/gamebase/ieu-gdc-pre-process/images/20241109/1/1/18b5112decb9bdafce3abd0117945be3.png
“谁毁了它,谁就夺回它。”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颁布了《土地复垦条例》。 “什么叫填海?就是恢复原来的样子。”吴东明回忆道。
此后,大冶铁矿员工纷纷上山植树。然而,他们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 “植树时,树苗的选择非常困难,到处都是石头,谁会在石头上种树呢?”吴东明说道。
“在石头上种树”并不容易!当时,大冶铁矿动员全体矿工,寻找能够在岩石上存活的树苗。
“黑刺槐!这里是适合种植黑刺槐的地方!”经过大冶铁矿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反复尝试,终于发现成活率很高的黑刺槐能够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
后来,大冶铁矿的人们年复一年地种植黑槐,死后又重新种植。他们不断地种植、挖山、植树,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最终慢慢形成了现在的万亩槐林。
铁矿现在又披上了绿色的外衣。
如今,曾经荒凉的瓦砾堆,已变成绿林花海。每年四月,远近的游客纷至沓来,观赏无数红白槐花的美丽绽放,体验大冶铁矿人民“石头上种树”的绿色奇迹。
青山绿水再现,人民享受生态福祉
“在石头上种树”只是第一步。
严红勇介绍,大冶铁矿后来趁热打铁,大力实施“插绿地、回填绿植、破墙绿化”,走出了一条“修复环境、改造环境”的科学发展道路。 、管理环境、重建环境。”形成了“园中有矿、绿中有园、画中有绿”的生态环保格局。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01118ac/57/w490h367/20201118/4d84-kcysmrw5687011.jpg
夏末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市民和游客在郁郁葱葱的槐树下悠闲散步或拍照留念。 “那时候我们植树,每个人都有一个任务,拿一个蛇皮袋,装满土,拎到山上……”在公园里,吴东明总是说起“植树”的故事。岩石上的树”与人。喷薄。
过去,由于环境原因,人们想离开矿区到其他地方买房。 “现在铁山越来越宜居了,这么好的环境,谁愿意离开呢?”吴东明说道。
不仅大冶铁矿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黄石加大对全市400多处废弃工矿场地的复垦、绿化和生态修复力度,推动矿区生态修复。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石确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战略,高举生态文明建设旗帜,用绿色描绘发展底色,走绿色发展之路。
2018年10月,黄石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城市新名片——国家森林城市。从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到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之一,黄石实现了从工矿城市到山水森林城市、从资源城市的转变。 ——把枯竭城市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森林城市。
大冶铜锣山上,生长在含铜矿山中的铜草花依然盛开,长年开采留下的“生态伤痕”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黄石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转型之路。一幅“半城有山,半城有湖”的美丽画卷,在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矿冶古都黄石徐徐展开。
目前,黄石市森林覆盖率3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长江黄石段Ⅲ类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天数一直保持在300天左右。
如今,环境有所改善。每天晚饭后,吴东明的很多老同事都会去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散步。 “空气好了,环境优美了,现在大家都喜欢去公园休闲了。”亲眼目睹矿山巨变带来的新生机的吴东明说。
出门就看到绿意盎然,打开窗户,到处都是青山绿水。如今的黄石,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们享受到更多生态效益。 (记者刘浩、刘志伟、唐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