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17 01:52:06

汉中:探寻历史的足迹,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代

汉中的历史

位于汉中市西南6公里的梁山第三级台地上,有闻名国内外考古界的龙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从7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在这里长期居住,留下了大量的墓葬遗迹和一些房屋遗迹,为我们提供了人们的生活轨迹。祖先为今汉中人。珍贵的物理信息。在龙岗寺,还相继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物,这与汉中盆地发现的30多件旧石器时代的文物相互印证,表明早在50万年前,甚至更早。历史上,汉中曾有远古人类活动。

汉中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 《尚书·禹贡》记载,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其中“华阳黑水为凉州”。华阳在华山之南;黑水虽然不确定,但距离陕西南部和四川西部边境不会太远。凉州虽然面积广阔,但汉中一直是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汉中至今仍被称为凉州。夏、商、周时期,汉水上游的一个国家保国安居乐业。春秋战国时期,秦、楚、蜀、巴四国争夺汉中。秦厉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筑“左苏长城南征”。这可能是南郑县设立的开始。秦惠文皇后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攻楚、汉中,置汉中郡,“先治南郑”(钱穆《史记地名考》)。后来,为了防御楚国的入侵,秦国曾在陕南东部的西城(今安康市)置郡。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建都南郑。刘邦从汉中起强盛,征服天下,遂定国号为汉。南郑因帝业昌盛,故不封诸侯王。汉中,汉王,与汉朝一脉相承,汉中也因此成为汉民族称号的来源。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派李通攻克汉中,迁郡于南郑。南郑县改为郭寿县,隶属汉中县。从此,南郑市成为县城所在地和县城。

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张鲁占领汉中,以五斗米聚民,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割据政权。改汉中县为汉宁县,县辖南郑。与东汉作战25年。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灭张鲁,改汉宁郡为汉中郡,辖南郑。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击败曹操,汉中回归蜀汉。汉中县属益州,县治南郑。

魏三国景元四年(263年),曹魏灭蜀汉,汉中归魏管辖。魏将蜀汉所辖领土分为凉州、益州,置凉州于汉中,辖八郡,以汉中郡为首。初辖沔阳(今沔县),后迁至南郑。

晋武帝太始三年(267年),在汉中置凉州。太康十年(289年),濮阳王司马第被立为汉王,汉中郡改称汉国,定都南郑。不久,司马狄被杀,汉朝改称汉中郡。

金代汉中市还设立州、郡、县三级衙门。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北朝。由于战乱,许多外州县华侨定居南郑。

北魏延长年间(512—515年),南郑县分为东北部的武乡县和西南部的涟水县。南朝梁大同年间(527—529年)废止。

西魏三年(553年),南郑县改称广益县,隋元年(605年)改称南郑县。

北周改汉中郡为汉川郡。隋开皇元年(581年)废汉川都城,保留凉州。

大业元年(605年),撤凉州,恢复汉川县,治南郑。

唐武德元年(618年),废汉川县,复凉州,辖南郑。开元十三年(725年),因梁、梁两字音近,凉州改称宝州。开元二十年(732年)改称凉州。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999a9014c086e06154e0fd410087bf40bd1cb4e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路分东、西路,山南西路辖南郑。天宝元年(742年),凉州改称汉中郡。乾元元年(758年)改称凉州。兴元元年(784年),德宗为躲避朱嗣叛乱,逃往汉中。叛乱平息后,他返回长安,命凉州改称兴远郡,升南郑县为池县,开创了我国历史上以皇帝年号命名郡县的先河。山南西路与兴源府合辖南郑。

五朝时,山南西路并入前蜀,蜀改兴元府为天义军。

北宋干德三年(965年)平蜀,恢复兴源郡,辖南郑,属澧州路管辖。南宋

绍兴至端平年间,利州曾分东路、西路,兴源府为东路治所。后来又复合又分裂。端平三年(1236年),汉中遭元侵扰,道路被毁。

元代,兴元府改称兴元路,辖南郑,属陕西兴中书行省管辖。汉中并入陕西。

明洪武三年(1370年),兴元路改称汉中府,辖南郑。隶属陕西省兴中枢省管辖。

洪武九年(1376年),改陕西行中书省为按察使部。

清朝继承明朝,汉中府辖南郑。南郑隶属郭寿县,隶属陕西布政使部。民国二年(1913年),陕南地区废府,复设汉中路。辖原汉中府12县,安康、商州13县,共25县,辖南郑。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汉中路,南郑县直属陕西省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汉中设立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辖南郑。

1949年12月8日,汉中解放,设立陕南行署,南郑县更名为南郑市,并在蒲镇设立南郑县。南郑县与古南郑城分离,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1951年2月,撤销陕南行署,改称南郑专区。 1954年改称汉中专区,南郑市改称汉中市。 1959年,南郑县并入汉中市。 1961年恢复南郑县,行政驻地迁至汉水以南的周家坪。 1964年,汉中市更名为汉中县,1968年,汉中专区更名为汉中地区,1980年,汉中县更名为汉中市。

1994年1月4日,国务院公布汉中市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撤汉中专区,设立汉中市,辖1区10县。将原县级汉中市改为汉台区。

汉台区顾名思义,因古汉台而得名。

2017年9月,撤销南郑县,设立南郑区。

(原载于《古汉台胜迹》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https://i2.hdslb.com/bfs/archive/46d1cae6751e0dbb3f6794a396600b269b9d12da.jpg

【作者简介】王静源,原陕西省书法协会理事、汉中博物院副馆长。现任汉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赤土岭文联》微信平台编委会

总法律顾问:王鹏

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马俊辉、马强、王含熙、李汉荣、李青石、李虎山莎、建国姚君丽

艺术顾问:吴妙华、龙一珍、陈超、黄国梁、李治石、延年

主编:熊建华

副主编:赵万红、王东

执行主编:胡彦辰

编委会:吴鸿贤、罗峰、张胜利、杨藏、马岩、孙芬岭、曲树东、孙斌、毛鹏举、王辉、林素智、李岩、杨阳

本期审稿人:田野,编辑:天慧,编号:1693

赤兔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中:探寻历史的足迹,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代